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彩雲之陽是故鄉(我與一座城)

發布時間:2022-12-09 09:28:00來源: 人民日報

  前不久,因創作紀念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紀實文學,我回到故鄉(xiang) 重慶雲(yun) 陽。江竹筠出生於(yu) 四川自貢,她的丈夫彭詠梧烈士是雲(yun) 陽人,當時是下川東(dong) 遊擊縱隊政委。重慶解放前夕,夫婦兩(liang) 人在雲(yun) 陽一帶組織武裝暴動,烈士的鮮血染紅過這片土地。

  近鄉(xiang) 情更怯。一回到縣城,我就來到明德廣場,瞻仰彭詠梧、江竹筠烈士紀念碑。這對革命伉儷(li) 的雕像攜手並肩、挺胸昂首,站立在蒼鬆翠柏之中。這座紀念碑從(cong) 前位於(yu) 老縣城人民廣場,我上學時,每逢清明,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去祭掃。如今,這座紀念碑依然是這座新城裏最引人注目的紅色文化地標。廣場旁的蓮湖公園風景怡人,園中一組“江姐托孤”主題浮雕引人注目,石頭上刻著江竹筠被捕、入獄、受刑、寫(xie) 信托孤的情景。湖水清澈,遊人如織,人們(men) 駐足觀看浮雕,重溫那段紅色曆史。

  這片土地“四時多雲(yun) ,山水之陽”,故名雲(yun) 陽。因三峽工程建設,雲(yun) 陽人溯江而上38公裏,把縣城搬遷至長江與(yu) 澎溪河交匯處。雲(yun) 陽老縣城搬遷時,一些曆史文化遺跡也整體(ti) 搬遷,一磚一瓦原封不動移了過來。現在的建築,倚山取勢、層層疊起,朱樓碧瓦、倒映江流,仍是我幼時所見的一派美景。

  回家鄉(xiang) 後的第三天清早,父親(qin) 約我去爬登雲(yun) 梯。新城建設伊始,雲(yun) 陽人就設計建造了這道登雲(yun) 梯。梯道起於(yu) 長江岸邊,止於(yu) 縣城製高點磐石城下,共1975級。整個(ge) 梯道酷似一個(ge) 巨大的“人”字,蘊含“以人為(wei) 本、勇於(yu) 攀登”的城市精神。我們(men) 一步一步登上最高處,整座城市盡收眼底。峽江山水依舊,而家鄉(xiang) 已出落成一座氣質獨特的現代化公園城市。近些年,雲(yun) 陽還舉(ju) 辦了國際登梯比賽、全國沙灘排球賽、全國自行車邀請賽、世界翼裝飛行挑戰賽等諸多體(ti) 育賽事,運動的因子讓這座城市愈加青春勃發。今年6月,又有一個(ge) 好消息傳(chuan) 來——雲(yun) 陽開通了高鐵,從(cong) 此,回家變得更方便了!

  這次回鄉(xiang) ,恰逢雲(yun) 陽舉(ju) 辦“天生雲(yun) 陽”金秋節,活動在縣城附近的太地村打穀場開幕。農(nong) 民們(men) 在田間地頭載歌載舞,慶祝豐(feng) 收。曾經貧困的雲(yun) 陽,如今已脫貧,進入西部百強縣市,實現了華麗(li) 轉身。

  縣城裏一條長33公裏的環湖綠道,也在金秋節到來之際全線貫通。為(wei) 了保護長江,保障三峽庫岸地質安全,縣裏決(jue) 定不搞大開發,而是啟動庫岸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麵關(guan) 停拆除砂石碼頭、涉江違建,進行生態修複整治,並且大量栽種狗牙根、馬蹄筋、蘆竹等鄉(xiang) 土植物。曆時7年,原先生態係統極度脆弱的水庫消落帶變成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同時,新建的環湖綠道用寬約3米的自行車道、跑步道和漫步道串聯起幾個(ge) 城市公園,更加提升了城市的現代氣質。陳家溪早年是一片荒灘,人跡罕至,一些白鷺在此棲息。據此,雲(yun) 陽人生發出了打造白鷺公園的巧思,新建了觀鷺台和棧道,種植綠色灌木,定期投放魚苗,設置白鷺保護員。漸漸地,更多白鷺來此“落戶”,成就了“人鳥居一城,白鷺舞蹁躚”的別樣景觀。

  回到家鄉(xiang) 的這段日子,我時常到環湖綠道“打卡”。綠道兩(liang) 旁既有中國傳(chuan) 統的梅花,又有引入的法桐;既有不畏霜雪的羅漢鬆,又有南方常見的小葉榕,引人駐足。公園裏還配齊了直飲水、休閑座椅、服務驛站等公共設施……

  傍晚,我漫步在月光草坪,耳邊突然傳(chuan) 來歌劇《江姐》裏“紅梅花兒(er) 開,朵朵放光彩”的歌聲。尋聲望去,幾位雲(yun) 陽當地的百姓正在齊聲動情歌唱。夕陽映照著新城,高峽倒映平湖之上,紅色的旋律流動在雲(yun) 陽的街巷間,那樣動人,那樣幸福。丁小煒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