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係車為何加大在華投資
丹麥丹斯克銀行近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麵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德國車企在華投資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今年更有多個(ge) 大規模投資項目接連落地。德國車企對華投資的動力來自哪裏?
一是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德係車一直深受中國消費者歡迎,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5%左右。說中國市場事關(guan) 很多德國車企的未來成敗,一點也不誇張。統計顯示,大眾(zhong) 汽車近一半的銷量在中國,奧迪和奔馳約40%的銷量也在中國。未來,中國的中產(chan) 階級群體(ti) 還會(hui) 穩步增長,將成為(wei) 德國車企最值得依賴的增長“引擎”。
二是中國在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中越發突出的地位。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正加速朝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變,要在未來的汽車產(chan) 業(ye) 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贏得中國市場至關(guan) 重要。僅(jin) 就電動車市場來看,中國消費者接受度高、產(chan) 業(ye) 政策穩定、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日趨完善。對於(yu) 德國車企來說,利用好中國市場的優(you) 勢,開發新技術、新產(chan) 品,並將相關(guan) 經驗和車型推向全球,是最有效的轉型路徑。德國車企近年來在華投資的很大一部分,也確實是投向電動車領域,包括發布新車型,改造、擴展生產(chan) 線,以及與(yu) 中國企業(ye) 深化合作關(guan) 係等。
三是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帶來的緊迫感。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建成投產(chan) ,有力緩解了產(chan) 能困局,讓特斯拉逐漸確立了在全球電動車產(chan) 業(ye) 中的領軍(jun) 地位。這也讓整個(ge) 汽車行業(ye) 清楚地看到,中國市場及產(chan) 業(ye) 鏈對於(yu)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格局的影響有多大。除了特斯拉的“狂飆突進”,中國本土車企市場競爭(zheng) 力也越來越強,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加速轉型的傳(chuan) 統車企,都讓德國車企倍感壓力。如果再不加大在華投入,那麽(me) 德國恐怕會(hui) 從(cong) 市場領先者變成市場失意者。
四是中國擴大開放帶來的投資信心。近年來,中國汽車領域開放舉(ju) 措不斷:2018年取消專(zhuan) 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製;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製;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製,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e) 不超過兩(liang) 家的限製;等等。這些舉(ju) 措,無疑讓包括德國車企在內(nei) 的外資車企,在投資中國時擁有更大的空間和更穩定的預期。 (袁 勇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