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新區加快“數字蝶變”
隨著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互賦能,中國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步伐近年來不斷加快。科技部日前發布《“十四五”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強化數字技術在園區智能化轉型中的推廣應用,引導國家高新區推動數字技術和製造業(ye) 、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專(zhuan) 家認為(wei) ,高新區應充分用好技術積累和政策優(you) 勢,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在數字化轉型中釋放發展新動能、抓住新機遇。
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廣
在高新區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建設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打造成熟的數字生態是“必經之路”。《規劃》提出,支持推進園區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完善5G、物聯網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等新技術基礎設施。
在山東(dong) 省濟寧市高新區,依托雲(yun) 存儲(chu) 、大數據中心等打造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在加速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先進製造業(ye) 發展方麵起到重要作用。濟寧市高新區負責人介紹,該區重點企業(ye)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圍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接入4萬(wan) 餘(yu) 台(套)設備,服務帶動上下遊企業(ye) 18家。基於(yu) 該平台打造的全球首台5G無人遙控推土機已在實際生產(chan) 中應用。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11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shu) 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5G+工業(ye) 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3100個(ge) ,具有一定行業(ye) 和區域影響力的特色平台150多家,連接工業(ye) 設備數量超7800萬(wan) 台(套),工業(ye) APP總量突破59萬(wan) 個(ge) 。“5G+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製造業(ye) 插上數字化“翅膀”,注入發展新活力。
“5G、工業(ye) 互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是工業(ye) 發展重要支撐,必須高度重視和提前布局。”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建議,要加強5G、工業(ye) 互聯網技術攻關(guan) ,促進5G技術與(yu) 工業(ye) 控製技術融合,建設和完善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ti) 係,營造成熟完善的數字生態。
數字化轉型是“必修課”
為(wei) 進一步推動高新區數字化建設,《規劃》提出,支持園區建設數字技術創新體(ti) 係,培育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部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走進位於(yu)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臨(lin) 江高科園的顧家家居“未來工廠”,數字化轉型帶來的變化真實可感——開料、封邊、打孔、包裝,每道工序之間完美銜接;方寸之間,機械手閃轉騰挪,無誤差地完成智能分揀等動作……得益於(yu) 工業(ye) 互聯網、機器人等技術的應用,該企業(ye) 定製櫃類產(chan) 品的訂單生產(chan) 周期從(cong) 72小時縮短至24小時,原料利用率提升5%,人工成本則下降25%左右,生產(chan) 效率和製造能力大幅提升。
生產(chan) 提效、智慧管理,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優(you) 勢不斷凸顯,類似的“數字蝶變”正在中國多地上演。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旗下“興(xing) 澄特鋼”是江蘇省江陰市高新區的“新製造”標杆企業(ye) ,公司打造的“鋼資產(chan) 流轉的全過程數字化平台”日前成功啟用。“我們(men) 的平台綜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2.8萬(wan) 多個(ge) 采集點、18個(ge) 全工序的數據進行自動跟蹤和采集,實現從(cong) 原料到產(chan) 品的全產(chan) 業(ye) 鏈溯源,設備綜合效率提高20%以上,質量追溯周期從(cong) 8小時降至1秒。”該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數字化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關(guan) 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是必須走好的新賽道。”江陰市高新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顧文瑜介紹,江陰高新區以製造業(ye) 企業(ye) 為(wei) 主,但土地空間小、要素資源緊,“鋪攤子”的發展方式難以為(wei) 繼。未來,高新區將用好現有的經驗與(yu) 優(you) 勢,繼續推進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企業(ye) 生產(chan) 提質增效。
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
“區塊鏈技術具有信息完備、數據真實可信等特點。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中,關(guan) 鍵數據均可存儲(chu) 在區塊鏈上,實現對電池質量及殘值的判斷,服務電池廠商和新能源車企。”在江蘇省常州市國家高新區日前舉(ju) 辦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產(chan) 業(ye) 論壇上,數字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成為(wei) 與(yu) 會(hui) 企業(ye) 交流討論的焦點之一。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應鼓勵高新區積極培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區塊鏈等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打造優(you) 勢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支持園區探索場景創新,完善場景促進機製,探索推出首發首創式應用場景,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
《規劃》明確麵向基因技術、量子信息、氫能與(yu) 儲(chu) 能等前沿科技和產(chan) 業(ye) 變革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為(wei) 高新區發展指引方向。日前,以中國科大和合肥高新區為(wei) 共同主體(ti) 的“量子信息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落戶安徽省合肥市,成為(wei) 全國首批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建設試點培育單位之一。
合肥市高新區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探索“學科+產(chan) 業(ye) ”的創新模式,構建未來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完善創新創業(ye) 生態,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全力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和孵化高地,為(wei) 後續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積累經驗。
金 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