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編戲中挑戰新角色與新風格
【戲劇名家講故事】
作者:史依弘
京劇《新龍門客棧》改編自中國香港同名電影,這是國內(nei) 第一次將武俠(xia) 電影的經典搬上傳(chuan) 統京劇舞台。我在劇中一人分飾金鑲玉、邱莫言兩(liang) 個(ge) 角色。這部古裝武俠(xia) 京劇劇目由上海弘依梅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和上海京劇院聯合出品,做《新龍門客棧》這出戲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我內(nei) 心根植已久的一個(ge) 想法,隻是這麽(me) 多年來,一直沒有充裕的時間和合適的機會(hui) 去實現。近些年,我感到這出戲不能再等了。一方麵,金鑲玉這個(ge) 角色對演員的年齡有要求;另一方麵,上海京劇院的青年武戲力量已經成熟起來,這出戲又有許多武俠(xia) 元素,這能給整個(ge) 團隊更多展現自我和發揮特長的機會(hui) 。
《新龍門客棧》的電影版大家都很熟悉,我們(men) 希望這能吸引更多觀眾(zhong) 尤其是年輕觀眾(zhong) 走進戲曲的劇場。從(cong) 電影到京劇舞台,中間的改編不容易。電影的鏡頭很酷炫,可敘事卻鮮有我們(men) 可以借鑒的地方。京劇劇本必須重新對每一個(ge) 人物的故事線條進行清晰的梳理,才能把這個(ge) 故事講明白。隻有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更進一步地塑造人物、展現技藝。因此,寫(xie) 個(ge) 好劇本,是前期非常重要的一步。
早在四年前,編劇信浮沉就寫(xie) 好了一版劇本,這個(ge) 劇本裏我飾演金鑲玉一角。我就提出,金鑲玉寫(xie) 好了,邱莫言怎麽(me) 辦?要知道,在原作故事裏,這兩(liang) 個(ge) 角色都是女主角,對整個(ge) 故事而言都很重要。思來想去,我們(men) 決(jue) 定再寫(xie) 一個(ge) 一人分飾兩(liang) 角的版本。在戲曲表演中,我們(men) 把這種表演方式叫“一趕二”。後來,我和胡雪樺導演商量了版本的選擇。他覺得,如果我演金鑲玉,再找一位旗鼓相當的演員來演邱莫言有些難度。最終,我們(men) 敲定了這個(ge) “一趕二”的劇本。
“一趕二”的設計雖好,但這對導演和演員都是很大的考驗。對導演來說,“一趕二”在整體(ti) 設計上牽扯到很多問題:怎樣設計場次給演員留下足夠的改妝時間?怎樣穿插金鑲玉和邱莫言的戲份讓兩(liang) 個(ge) 角色都能在舞台上立得住?如果遇到了金鑲玉和邱莫言需要同場出現的情況要怎麽(me) 處理?……好在胡雪樺導演既有豐(feng) 富的電影拍攝經驗,又有對京劇的深入了解。事實證明,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
觀眾(zhong) 對“一趕二”喜聞樂(le) 見,可對演員來說,“一趕二”是對自身積累的極大考驗。京劇有不少劇目有“一趕二”的設計,例如荀慧生先生在《勘玉釧》中就是“一趕二”,他前以青衣應工,後以花旦應工,塑造了兩(liang) 個(ge) 截然不同的藝術形象,全麵地展示了表演技藝。在《新龍門客棧》裏,我的演法是對於(yu) 金鑲玉更多地用花旦的路數來詮釋她客棧老板爽利潑辣的性格,對於(yu) 邱莫言則使用青衣、刀馬旦的表演方式來塑造她內(nei) 斂沉靜的江湖俠(xia) 女形象。
我早年學戲,由武旦名家張美娟老師開蒙,又在戲曲聲樂(le) 藝術家盧文勤老師指導下學習(xi) 鑽研梅派藝術,由武旦成功轉行梅派大青衣。武旦和青衣,這是旦角表演的“兩(liang) 極”,我慶幸在藝術生涯的啟蒙階段就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在《楊門女將》這出戲裏,穆桂英前期青衣應工,後期刀馬旦應工,塑造的是兩(liang) 個(ge) 形象有反差的穆桂英。這一點和《新龍門客棧》“一趕二”的情況相似。我就是在那個(ge) 時候明白了戲路有多寬,才能走多遠;學無止境,一個(ge) 演員隻有博采眾(zhong) 長才能全麵發展。
從(cong) 藝以來,傳(chuan) 承和創新一直在我的藝術生命中相伴相生。我在《扈三娘與(yu) 王英》《狸貓換太子》等新編戲中挑戰新角色和新風格。我先後跟隨張洵澎老師學習(xi) 了昆曲《牡丹亭》和《奇雙會(hui) 》,跟隨李金鴻老師學習(xi) 了昆曲《金山寺》,跟隨李玉茹老師學習(xi) 了京劇《宇宙鋒》《拾玉鐲》……眾(zhong) 多名家名師的熏陶和指導,滋養(yang) 了我的藝術成長。
近些年,我開展了一些新的嚐試:學習(xi) 並演出了程派名劇《鎖麟囊》;學習(xi) 各個(ge) 流派的代表性劇目,舉(ju) 辦了“梅尚程荀史依弘”的係列演出;融合以前所學,舉(ju) 辦了“文武昆亂(luan) 史依弘”的係列演出。學習(xi) 各個(ge) 流派和行當的劇目、學習(xi) 昆曲表演,都對我的表演有很大提高。我始終認為(wei) 一個(ge) 京劇演員不停學習(xi) 其他流派的長處、功夫和表演方法是分內(nei) 之事,既然學了我就得向觀眾(zhong) 匯報,好與(yu) 不好,交給觀眾(zhong) 評判。想想老藝術家們(men) 拿得出手的就有幾百出戲,梅蘭(lan) 芳先生光昆曲就是三四十出,現在我們(men) 能演好一兩(liang) 出昆曲就不錯了。我們(men) 難道真的要抱殘守缺,靠那幾出戲演來演去,吃一輩子嗎?
所以,在京劇《新龍門客棧》這出戲中,我能較好地駕馭差距較大的兩(liang) 個(ge) 角色離不開這麽(me) 多年來打下的基礎。2019年,《新龍門客棧》在上海首度與(yu) 觀眾(zhong) 見麵,觀眾(zhong) 給了我們(men) 很好的反饋。後來我們(men) 在武漢、北京、深圳、廣州等地演出,每一場都座無虛席。觀眾(zhong) 的認可讓我很欣慰,我更加相信隻要有好戲,隻要有好演員,就一定會(hui) 有觀眾(zhong) ,一定會(hui) 有票房。
(光明日報記者殷澤昊采訪整理)
人物鏈接:
史依弘,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京劇梅派青衣。畢業(ye) 於(yu) 首屆中國京劇優(you) 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獲得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五屆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等獎項。師從(cong) 張美娟、盧文勤、李玉茹、於(yu) 永華等。常演劇目有《楊門女將》《白蛇傳(chuan) 》《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昭君出塞》等,新編劇目有《情殤鍾樓》《新龍門客棧》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