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和大同市被列為千年古城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 據山西省民政廳消息,根據山西省民政廳、省委黨(dang) 史研究院、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山西省省級地名文化遺產(chan) 及紅色地名保護名錄>推薦工作的實施方案》(晉民函〔2022〕132號)要求,經各市、縣(市、區)推薦,並經省、市、縣(市、區)逐級審核並組織專(zhuan) 家評議,近日,山西省民政廳擬將180個(ge) 地名列入首批《山西省省級地名文化遺產(chan) 及紅色地名保護名錄》。
據悉,首批《山西省省級地名文化遺產(chan) 及紅色地名保護名錄》中,共有96個(ge) 曆史文化地名、55個(ge) 紅色地名及近現代重要地名、23個(ge) 著名自然地理實體(ti) 地名和7個(ge) 其他地名,詳情如下。
一、曆史文化地名(96個(ge) )
(一)千年古城(2個(ge) )
太原、大同
(二)千年古縣(42個(ge) )
廣靈縣、渾源縣、平定縣、盂縣、長治市屯留區、長治市潞城區、襄垣縣、黎城縣、壺關(guan) 縣、長子縣、沁源縣、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澤州縣、高平市、應縣、懷仁市、晉中市榆次區、晉中市太穀區、榆社縣、和順縣、壽陽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介休市、聞喜縣、稷山縣、垣曲縣、夏縣、芮城縣、定襄縣、保德縣、曲沃縣、翼城縣、洪洞縣、大寧縣、霍州市、文水縣、交城縣、孝義(yi) 市
(三)千年古鎮(22個(ge) )
晉祠鎮(太原市晉源區)、餘(yu) 吾鎮(長治市屯留區)、微子鎮(長治市潞城區)、虒亭鎮(襄垣縣)、端氏鎮(沁水縣)、高都鎮(澤州縣)、大陽鎮(澤州縣)、靜升鎮(靈石縣)、猗氏鎮(臨(lin) 猗縣)、臨(lin) 晉鎮(臨(lin) 猗縣)、安邑街道(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運城市鹽湖區)、通化鎮(萬(wan) 榮縣)、永樂(le) 鎮(芮城縣)、虞鄉(xiang) 鎮(永濟市)、蒲州鎮(永濟市)、東(dong) 冶鎮(五台縣)、崞陽鎮(原平市)、襄陵鎮(襄汾縣)、趙城鎮(洪洞縣)、嶽陽鎮(古縣)、磧口鎮(臨(lin) 縣)
(四)千年古村(21個(ge) )
大陽泉村(陽泉市郊區)、石梁村(潞城市)、奧治村(平順縣)、烏(wu) 蘇村(沁縣)、攔車村(澤州縣)、天井關(guan) 村(澤州縣)、長平村(高平市)、馬邑村(朔州市朔城區)、上木角村(朔州市平魯區)、旌介村(靈石縣)、夏門村(靈石縣)、裴柏村(聞喜縣)、皋落村(垣曲縣)、禹王村(夏縣)、北節義(yi) 村(芮城縣)、忻口村(忻州市忻府區)、鹿蹄澗村(代縣)、白草口村(代縣)、丁村(襄汾縣)、陶寺村(襄汾縣)、羊獬村(洪洞縣)
(五)曆史地名(9個(ge) )
晉陽(太原市)、並州(太原市)、白登(大同市)、銅鞮(長治市)、絳州(運城市)、蒲津渡(運城市)、秀容(忻州市)、平陽(臨(lin) 汾市)、平水(臨(lin) 汾市)
二、紅色地名及近現代重要地名(55個(ge) )
(一)紅色地名(50個(ge) )
武鄉(xiang) 縣、左權縣、興(xing) 縣、陽明堡鎮(代縣)、下三交鎮(柳林縣)、峰嶺底村(婁煩縣)、關(guan) 頭村(古交市)、七亙(gen) 村(平定縣)、張莊村(長治市潞州區)、北天河村(長治市上黨(dang) 區)、北村(長治市潞城區)、南委泉村(黎城縣)、磚壁村(武鄉(xiang) 縣)、長樂(le) 村(武鄉(xiang) 縣)、王家峪村(武鄉(xiang) 縣)、閆寨村(沁源縣)、町店村(陽城縣)、赤葉河村(陵川縣)、東(dong) 平太村(朔州市平魯區)、麻田村(左權縣)、石拐村(和順縣)、廣陽村(昔陽縣)、尹靈芝村(壽陽縣)、韓家嶺村(夏縣)、西河頭村(定襄縣)、鬆岩口村(五台縣)、永安村(五台縣)、石咀村(五台縣)、南茹村(五台縣)、金崗庫村(五台縣)、劉村(臨(lin) 汾市堯都區)、西韓略村(洪洞縣)、東(dong) 征村(永和縣)、東(dong) 唐村(安澤縣)、垤上村(侯馬市)、劉胡蘭(lan) 村(文水縣)、蔡家崖村(興(xing) 縣)、雙塔村(臨(lin) 縣)、南圪垛村(臨(lin) 縣)、賀昌村(柳林縣)、關(guan) 上村(中陽縣)、大麥郊村(交口縣)、辛莊村(交口縣)、呂梁山、牛駝寨(太原市杏花嶺區)、平型關(guan) (靈丘縣、繁峙縣)、獅腦山(陽泉市郊區)、神頭嶺(長治市潞城區)、黃崖洞(黎城縣)、黑茶山(興(xing) 縣)
(二)近現代重要地名(5個(ge) )
右玉縣、大泉山村(陽高縣)、西溝村(平順縣)、大寨村(昔陽縣)、賈家莊村(汾陽市)
三、著名自然地理實體(ti) 地名(23個(ge) )
汾河、呂梁山、蒙山、恒山、娘子關(guan) 、藏山、冠山、老頂山、羊頭山、發鳩山、曆山、析城山、綿山、韓信嶺、秦王嶺、風陵渡、大禹渡、五台山、管涔山、係舟山、雁門關(guan) 、姑射山、卦山
(備注:呂梁山不重複計入總數。以上跨省界自然地理實體(ti) 僅(jin) 指山西省境內(nei) 部分。)
四、其他地名(7個(ge) )
柳巷(太原市)、廣武(朔州市)、龍門(運城市)、大槐樹(臨(lin) 汾市)、平城(大同市)、雲(yun) 州(大同市)、上黨(dang) (長治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