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直播間,有看頭!
核心閱讀
在短視頻平台上,鄉(xiang) 村主題短視頻內(nei) 容受到歡迎。同時,村民進駐直播間,在內(nei) 容創作、技術培訓等方麵也急需扶持引導。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依托3000多家文化館,啟動實施“鄉(xiang) 村網紅”培育計劃,鼓勵村民借助網絡平台介紹家鄉(xiang) ,提升了鄉(xiang) 村的知名度、美譽度。
直播間裏,秀田園風光,亮才藝表演,賣農(nong) 家特產(chan) ——如今,在短視頻平台上,活躍著一批鄉(xiang) 村文化能人,他們(men) 借助網絡平台推介家鄉(xiang) ,成為(wei) 助力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
2021年2月起,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培育鄉(xiang) 村網紅、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啟動實施全國“鄉(xiang) 村網紅”培育計劃,統籌全國3000多家文化館資源,發掘、培育、推薦優(you) 秀“鄉(xiang) 村網紅”。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文化館協會(hui) 理事長白雪華介紹,“讓‘鄉(xiang) 村網紅’成為(wei) 新時代文化誌願者,帶火一份美食、一個(ge) 景區、一條街、一座城,讓基層群眾(zhong) 得實惠。經過持續發掘與(yu) 培育,力爭(zheng) 帶動每個(ge) 縣都有自己的‘鄉(xiang) 村網紅’。”
浙江瑞安霞嶴村小英夫婦
跳舞走紅後直播帶貨
一座支架、一個(ge) 手機、一個(ge) 音箱,在浙江瑞安馬嶼鎮霞嶴村,46歲的彭小英和丈夫範得多在自家菜地旁,跳起了自編的曳步舞。兩(liang) 年多來,憑借在短視頻平台上的跳舞視頻,小英夫婦收獲了千萬(wan) 粉絲(si) 。
屏幕前,範得多還會(hui) 推薦溫州特產(chan) 九層糕。“以前大家總擔心賣不出去,現在最多一天能賣3000多斤紅糖和8000多斤玉米。去年為(wei) 村裏增收了170多萬(wan) 元呢!”範得多高興(xing) 地說。
5年前,範得多患上了抑鬱症,彭小英偶然間看到有人跳曳步舞,便跟著學了起來,後來範得多也加入進來。跳舞之後,範得多心情好了,病也基本痊愈。夫妻倆(lia) 自編了一套曳步舞,女兒(er) 將視頻上傳(chuan) 到短視頻平台,沒想到火了起來。紛至遝來的問候和合作,一度讓兩(liang) 人犯愁。好在瑞安市文廣旅體(ti) 局及時跟進,積極引導“鄉(xiang) 村網紅”發揮示範作用。
如今,彭小英不僅(jin) 被評選為(wei) 省級文化示範戶,也積極參與(yu) 各類助農(nong) 公益活動,還加入了鄉(xiang) 村藝術團。瑞安市文化館館長陳萍萍介紹,目前,瑞安市共有500多家鄉(xiang) 村藝術團,每年開展文藝送下鄉(xiang) 1500多場,培訓講座600餘(yu) 場。
開展技能培訓、做好資源對接、啟動“村播計劃”……近年來,圍繞打造“鄉(xiang) 村網紅”,浙江出台一係列舉(ju) 措。小英夫婦所在的馬嶼鎮也在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直播中心成立了“小英夫婦工作室”。嶄新的環境裏,電腦、辦公桌、燈光設備等一應俱全。鎮裏還協助為(wei) 其注冊(ce) 了“小英夫妻”商標,助力直播帶貨。
彭小英說,能夠幫助大夥(huo) 兒(er) 一起過上好日子,她感到很滿足。
湖南長沙花鼓戲演員陳雨晴
拍攝視頻推介家鄉(xiang) 文旅
“行行走,走行行,來到長沙火宮殿,左邊一口糖油粑粑,色金黃香又甜。右邊一口臭豆腐,汁又多來味又鮮……”
今年國慶假期,湖南省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chuan) 承中心95後花鼓戲演員陳雨晴在短視頻平台上傳(chuan) 了一曲花鼓小調《火宮殿》,推介長沙熱門“打卡地”火宮殿和地道美食小吃。不到3分鍾的短視頻,收獲了200多條網友留言,點讚量2500多次。
2020年8月,湖南省文化館依托短視頻平台啟動首屆“文旅鄉(xiang) 村好韻味·網紅帶你逛瀟湘”大賽,100多名短視頻愛好者拍攝並上傳(chuan) 了1100多個(ge) 視頻創意作品,最終評選出“湖南文旅十佳網紅”。湖南省文化館副館長周固堅介紹,“文旅鄉(xiang) 村好韻味·網紅帶你逛瀟湘”大賽參賽視頻要突出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地域風情和文化背景,將有味有趣的生活風貌、適用性強的當地特色攻略推薦給大眾(zhong) 。
去年,第二屆大賽正式啟動,陳雨晴受邀參賽。陳雨晴從(cong) 2019年開始在短視頻平台上傳(chuan) 作品,致力於(yu) 花鼓戲的傳(chuan) 承和推廣。送戲進村、假期春遊、回鄉(xiang) 探親(qin) 等,都成為(wei) 她的創作題材。田野山間裏、小橋流水旁,或是街頭一角,都成為(wei) 她的視頻錄製場地。
“我們(men) 希望挖掘培育一批熱愛家鄉(xiang) 、擁有傳(chuan) 統文化技藝的新型人才,引導他們(men) 以‘網紅’誌願者的身份,化身家鄉(xiang) ‘推薦官’。陳雨晴剛好符合這一標準。”周固堅說。
去年,陳雨晴以自創戲曲短視頻《紅紅火火的歌》報名參賽,該視頻點讚量達9.3萬(wan) 次。這讓她十分振奮,“過去創作短視頻,隻是為(wei) 了讓更多人感受花鼓戲的魅力。這次比賽讓我了解到,還能通過花鼓戲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介家鄉(xiang) 文旅。”
陳雨晴的老家在株洲市攸縣農(nong) 村,受到大賽啟發,去年夏天,她回到老家,拍攝錄製了花鼓戲短視頻《我的家在攸縣》,展現攸縣的人文、地理以及美食文化,收獲了許多好評。
湖北恩施市文化館
針對需求提供直播培訓
不久前,在湖北武漢舉(ju) 行的首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涼交會(hui) ”上,來自恩施市盛家壩鎮二官寨村的覃登軍(jun) 麵對直播鏡頭唱起民歌,介紹土家族苗族民俗風情,吸引上千人在線圍觀。
“過去做直播不太專(zhuan) 業(ye) ,主題不突出,形式也比較單一,內(nei) 容、曲調、唱詞等都比較傳(chuan) 統,沒法吸引網友注意。”覃登軍(jun) 說,2020年以來,恩施市文化館多次派專(zhuan) 業(ye) 老師來到二官寨村,為(wei) 村民傳(chuan) 授經驗、表演技藝和直播技巧。
“本地很多農(nong) 民都在從(cong) 事網絡直播,宣傳(chuan) 家鄉(xiang) 的文化旅遊和風土人情,推介農(nong) 特產(chan) 品等。”恩施市文化館館長伍丹說,近年來,恩施市文化館結合農(nong) 民需求,有針對性培育不同類別的“鄉(xiang) 村網紅”。
今年4月,恩施市文化館依托館裏的專(zhuan) 業(ye) 老師,並麵向社會(hui) 廣泛招募誌願者,組成26支幫扶小組,深入全市各鄉(xiang) 鎮的社區、村組、企事業(ye) 單位等開展文藝誌願幫扶和培訓。近4個(ge) 月的時間裏,誌願者們(men) 下鄉(xiang) 培訓101天,累計培訓3.3萬(wan) 餘(yu) 人次。
“我們(men) 講授網絡直播‘三要素’,視頻拍攝、剪輯、推廣等專(zhuan) 業(ye) 知識,鼓勵農(nong) 民利用網絡平台介紹家鄉(xiang) 和本地文化、建立個(ge) 人品牌、提高帶貨效能。”伍丹說。
“近年來,湖北多措並舉(ju) 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著力孵化和培育‘鄉(xiang) 村網紅’,讓他們(men) 成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文化建設和文旅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陶宏家介紹,去年9月,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舉(ju) 辦了全省鄉(xiang) 村文旅公共服務培訓班,近300名“鄉(xiang) 村網紅”參加。
今年以來,湖北開展了“文藝點亮鄉(xiang) 村——全省文旅誌願幫扶活動”,125家文化館、117家圖書(shu) 館、19家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選派文藝誌願骨幹隊伍走進鄉(xiang) 村,開展文藝誌願幫扶培訓,培育了一大批鄉(xiang) 村文藝能人、鄉(xiang) 村文藝愛好者,推動“鄉(xiang) 村網紅”運用網絡展示鄉(xiang) 土文化、家鄉(xiang) 好人、美景美物,推介家鄉(xiang) 特產(chan) ,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共同致富。記者 鄭海鷗 竇 皓 王雲(yun) 娜 範昊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