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投身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誌起(振興(xing) 國際智庫理事長、北京政和民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是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的重要內(nei) 容。可以說,正是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為(wei) 多年來的中國經濟奇跡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近年的實際調研中可以發現,一方麵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對這一事涉根本的大政方針是非常清楚、非常支持的,另一方麵也有人認為(wei) 具體(ti) 落實中存在力度不夠、精度不夠、溫度不夠等問題,尤其是在經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ye) 麵臨(lin) 困境的大背景下,亟盼政策能夠更加下功夫、見真章、求實效,有更多獲得感。
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又對如何進一步貫徹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明確了新態度、提出了新要求、進行了新部署,這一係列重大信號立刻受到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的極大關(guan) 注和堅決(jue) 擁護。
一是中央態度十分鮮明。這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不僅(jin) 針對當前的具體(ti) 工作提出了安排,而且對一些社會(hui) 上普遍關(guan) 心的重要原則問題進行了權威回應。民營經濟的信心一半來自自身發展,一半來自國家給予的鼓勵和支持。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針對社會(hui) 上對我們(men) 是否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這是黨(dang) 中央對民營經濟最堅決(jue) 、最明確的回答和支持,對穩定市場主體(ti) 預期和提振市場信心非常及時且關(guan) 鍵。我們(men) 黨(dang)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從(cong) 中讀到了中央政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讀懂了黨(dang) 中央強大的政治定力和不變的政策承諾,對於(yu) 激發民營經濟的創造性與(yu) 活力、專(zhuan) 注做好自身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激勵。
二是政策要求十分清晰。民營經濟一路走來成績斐然,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征程中,如何進一步推動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在製度和法律上,要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政策和輿論上,要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產(chan) 權保護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服務管理上,提出要為(wei) 民營企業(ye) 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這些要求每一條都是針對當前民營企業(ye) 的熱點關(guan) 切,是針對民營企業(ye) 提振信心、穩定預期、更好發展進行的重點安排。這充分證明,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不僅(jin) 僅(jin) 是一種宣示,而是一係列有計劃、有步驟、可期盼的實際改革舉(ju) 措。
三是政策重點十分突出。民營經濟已成為(wei) 保障民生、促進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jun) ,但不少民營企業(ye) 也麵臨(lin) 許多實際困難,多個(ge) 行業(ye) 處在深刻的轉型壓力中。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直麵壓力和問題,提出“五大政策”加“六個(ge) 統籌”,為(wei) 包括民營經濟在內(nei) 的中國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用好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達到“1+1>2”的效果,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麵。會(hui) 議要求,要確保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滿足行業(ye) 合理融資需求,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ye) 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ye) 、國際競爭(zheng) 中大顯身手,勇於(yu) 開辟新領域、製勝新賽道;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這些重點領域政策的調整變化,正說明“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正在落實到方方麵麵,多放活水才能養(yang) 好魚,要為(wei) 民營企業(ye) 打開頭頂上的天花板,以新氣象新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有理由相信,一個(ge)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時代正在向我們(men) 走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