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台:深挖傳統文化富礦 助力“兩創”蓄勢破圈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li) 李誌臣 馮(feng) 帆
無論是《中國麵孔》《國學小名士》優(you) 秀電視文化節目,還是《山東(dong) 之美·手造》《蘇小妹說傳(chuan) 統文化》係列文化短視頻,抑或是《脈動泰山》《三孔春秋》精彩紀錄片……這一部部精品力作,無不是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深挖傳(chuan) 統文化富礦、創新文化報道、將文化“兩(liang) 創”全方位融入節目生產(chan) 創作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積極探索、守正創新,持續深化“悠久文明 青春中國”核心定位,加強整體(ti) 規劃和布局,持續發力打造原創節目品牌,加強融合傳(chuan) 播,在貫徹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路徑。
將文化“兩(liang) 創”全方位融入節目
“剛才我演奏的這個(ge) 樂(le) 器叫作笙,它是古代禮樂(le) 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樂(le) 器。這件小小的樂(le) 器其實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寄托:和合、崇德、尚清、守正……”在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山東(dong) 廣電傳(chuan) 媒集團聯合出品的《國學小名士》第五季之稷下學宮節目現場,演奏完《簷頭雨》後,跨界音樂(le) 人、笙演奏家吳彤開始了精彩的演講,讓現場觀眾(zhong) 深受感染。
《國學小名士》節目自2017年第一季開播以來,已陪伴大家走過了5年時光。5年來,該節目聚焦青少年國學傳(chuan) 承與(yu) 應用,以齊魯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為(wei) 基準點,弘揚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多次榮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年度或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you) 節目”。節目還衍生出了“史上最強飛花令”“5分鍾127句帶花詩詞”“人類最長飛花令”“開航母是種什麽(me) 體(ti) 驗”等多個(ge) 播放量破億(yi) 的短視頻,被廣泛認為(wei) 是“文化類節目的旗艦品牌”。
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還依托“情義(yi) 山東(dong) ”“好客山東(dong) ”等特色鮮明的區域文化標識,不斷加大自身節目形態、產(chan) 品樣態、報道語態的創新探索和改革,通過主題報道、文化節目、紀錄片、創意短視頻等形式,以新時代、全媒體(ti) 、年輕化的表達方式,積極推動“兩(liang) 創”“兩(liang) 個(ge) 結合”落實落地。
從(cong) 2014年起,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開始積極探索文化“兩(liang) 創”的發展路徑,陸續推出多檔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文化厚度的電視文化節目。2021年至今,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繼續加大文化“兩(liang) 創”節目生產(chan) 力度,文藝節目創作不斷攀登新高峰,目前已形成文化節目《齊魯文化大會(hui) 》、戲曲文化創演節目《戲宇宙》、全國首檔中華禮樂(le) 創新傳(chuan) 習(xi) 節目《中國禮 中國樂(le) 》等品牌矩陣。
推出多部標杆性、時代性作品
前不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和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聯合攝製的電視紀錄片《人類的記憶——中國的世界遺產(chan) 》係列節目《脈動泰山》(上、下集),在央視綜合頻道兩(liang) 集連播,好評如潮。多位專(zhuan) 家學者認為(wei) ,該紀錄片大氣磅礴,是一部集中反映泰山自然文化雙遺產(chan) 的精品力作。
繼《脈動泰山》之後,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又精心攝製了紀錄片《三孔春秋》。節目采製曆時一年多,精彩呈現“三孔”文物古跡、四季景致和人文源脈,借助紀實采訪、專(zhuan) 家訪談、手繪、動漫展示等形式,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在保護、傳(chuan) 承和利用世界遺產(chan) 方麵的積極努力。
紀錄片、專(zhuan) 題片一直是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黨(dang) 委書(shu) 記、台長呂芃表示,一直以來,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積極探索紀錄片領域“兩(liang) 創”“兩(liang) 個(ge) 結合”的實踐路徑,在思想性、時代性、文化性、藝術性上狠下功夫,堅守工匠精神,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千錘百煉、反複打磨作品,創作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精品紀錄片、專(zhuan) 題片。其中,大型紀錄片《齊魯家風》,以家風為(wei) 切入口,通過多位曆史和現代人物生動鮮活的故事,梳理三千年來齊魯文化的脈絡,在曆史的厚度和宏大的格局中,展現了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傳(chuan) 承至今的生生不息和曆久彌新。
推動媒體(ti) 深度融合
近年來,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在新聞宣傳(chuan) 上以傳(chuan) 播效果為(wei) 發力點,不斷創新文化報道理念。圍繞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聚焦一係列重大主題和重要時間節點,在新聞策劃、報道方麵狠下功夫,努力讓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形成聲勢、形成合力。
據了解,山東(dong) 衛視《山東(dong) 新聞聯播》、綜合廣播《山東(dong) 新聞》等主要新聞欄目開設了“‘兩(liang) 創’的山東(dong) 實踐”等專(zhuan) 題專(zhuan) 欄,推出係列蹲點式、行進式主題報道,全麵展現山東(dong) 牢記囑托、推進“兩(liang) 創”的生動實踐。
而在理論節目方麵,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持續提升《理響中國》《宣講時間》節目效果,策劃推出《說“兩(liang) 創”》特別節目,以新思路、新方法、新舉(ju) 措擴大傳(chuan) 播效力。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策劃推出係列短視頻、海報、圖解、H5等新媒體(ti) 產(chan) 品,對齊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行了現代化解讀和演繹。
在加快推動媒體(ti) 深度融合背景下,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圍繞文化“兩(liang) 創”,重點瞄準新媒體(ti) 端,積極生產(chan) 創作導向正確、內(nei) 容質量高、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適合不同媒體(ti) 傳(chuan) 播特點的優(you) 質新媒體(ti) 產(chan) 品。其中《山東(dong) 之美·手造》《蘇小妹說傳(chuan) 統文化》等係列文化短視頻,總閱讀量超3.3億(yi) ,在網上引發了廣泛傳(chuan) 播和強烈反響。
“下一步,我們(men) 努力將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打造成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平台。”呂芃表示,山東(dong) 廣播電視台將持續推進媒體(ti) 深度融合,為(wei) 加快推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