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新型儲能產業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李 宏
進入12月,重慶慶蘭(lan) 實業(ye) 有限公司廠區裏的7台儲(chu) 能設備、一萬(wan) 兩(liang) 千平方米的光伏發電設施,每天可提供6000度電量,使公司生產(chan) 所用電力部分實現了自給自足。
“慶蘭(lan) 實業(ye) 公司廠房裏的7台儲(chu) 能設備,在穀段和平段進行充電,每台設備隻需兩(liang) 小時便可儲(chu) 存滿430度電。這些儲(chu) 能設備采用自發自用、餘(yu) 額上網模式,優(you) 先給廠房用電。”海辰儲(chu)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儲(chu) 能發展項目部負責人張勇兵說,在慶蘭(lan) 實業(ye) 公司樓頂鋪設的3680塊光伏板,構成一萬(wan) 兩(liang) 千平方米的光伏發電設施,與(yu) 儲(chu) 能設備共同形成“光儲(chu) 一體(ti) 化”係統,有效提升了企業(ye) 電網調節、新能源消納和應急供電保供能力。
重慶銅梁區加快建設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發展示範區,打造以海辰儲(chu) 能為(wei) 龍頭的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集群,開發新型儲(chu) 能產(chan) 品應用場景,助力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儲(chu) 能利用峰穀段和峰平段的電價(jia) 差,采用穀充峰放、平充峰放的兩(liang) 充兩(liang) 放模式,光伏部分每年發電大約126萬(wan) 度,光伏儲(chu) 能平均每年給企業(ye) 節約近257萬(wan) 元用電成本。”國網銅梁供電公司營銷部新能源管理專(zhuan) 責周珂宇說,儲(chu) 能電站在緊急情況下充當備用電源,可及時保障電能供應,保障保安負荷的正常、連續供電,避免產(chan) 品質量受損。
在革命英模邱少雲(yun) 烈士的家鄉(xiang) 少雲(yun) 鎮少雲(yun) 村,上月投用了渝西地區最大的山地光伏發電場。作為(wei) 紅色“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項目,發電場和少雲(yun) 村公用變壓器處配備了容量共計2000千瓦/3665千瓦時的儲(chu) 能設備,能平抑日常電力供需的波動,有效提升農(nong) 村居民生活的電能質量。
“銅梁積極開發電源側(ce) 、電網側(ce) 和用戶側(ce) 等各類新型儲(chu) 能產(chan) 品應用場景,在增強全市電力係統安全穩定性上做出示範,加快推動新型儲(chu) 能的市場化和規模化發展。”銅梁區經信委主任陳瑜說。
如今,銅梁區推出了推動新型儲(chu) 能發展的多項措施,支持“新能源+儲(chu) 能”一體(ti) 化開發模式,推進用戶側(ce) 新型儲(chu) 能發展;鼓勵新增及已建成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垃圾焚燒電站等新能源發電站,進行配套建設新型儲(chu) 能設施;對建設新型儲(chu) 能設施配比容量達到發電站裝機組量10%及以上的發電企業(ye) ,每年按建設新型儲(chu) 能設施投資額的5%給予補貼,連續補貼4年。
“圍繞龍頭企業(ye) ,我們(men) 著力打造儲(chu) 能電池從(cong) 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全產(chan) 業(ye) 鏈,實現產(chan) 業(ye) 鏈條的就地配套和集群發展,構建產(chan) 業(ye) 生態圈,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換道超車’。”陳瑜說,預計到2025年,銅梁的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可達100家以上,示範區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將突破1000億(yi) 元,輻射帶動全市形成2000億(yi) 級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產(chan) 業(ye) 的綠色化、低碳化和智慧化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