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22年稅收數據 超4.2萬億元稅費“紅包”惠及市場主體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1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最新數據,2022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wan) 億(yi) 元,為(wei) 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
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2022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強化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部署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國家稅務總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王道樹介紹,2022年,超4.2萬(wan) 億(yi) 元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累計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wan) 億(yi) 元,超過2021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二是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wan) 億(yi) 元,其中新增減稅超8000億(yi) 元,新增降費超2000億(yi) 元;三是辦理緩稅緩費超7500億(yi) 元。
近八成個(ge) 體(ti) 工商戶無需繳納稅款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分行業(ye) 看,2022年製造業(ye) 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5萬(wan) 億(yi) 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ye) 。同時,餐飲、零售、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服務業(ye) ,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8700億(yi) 元,有力幫助市場主體(ti) 渡過難關(guan) 。分企業(ye) 規模看,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是受益主體(ti) ,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7萬(wan) 億(yi) 元,占總規模的比重約四成。另外,近八成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
超4.2萬(wan) 億(yi) 元稅費“紅包”,為(wei) 廣大市場主體(ti) “輸血”“活血”,在為(wei) 企業(ye) 紓難解困、保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麵發揮了關(guan) 鍵性作用。
從(cong) 具體(ti) 的政策效果來看,“真金白銀”有效緩解了企業(ye) 經營壓力——國家稅務總局對10萬(wan) 戶重點稅源企業(ye) 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業(ye) 、住宿餐飲業(ye) 分別下降15.4%和14.2%,負擔顯著減輕。
增強了市場主體(ti) 活力——2022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1315萬(wan) 戶。截至2022年末,全國涉稅市場主體(ti) 總量達8407萬(wan) 戶,較2021年末增長6.9%。
助力了製造業(ye) 平穩運行——2022年,全國製造業(ye) 重點稅源企業(ye) 每百元營業(ye) 收入稅費負擔同比下降3.4%。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製造業(ye) 企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特別是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製造業(ye) 企業(ye) 購進金額同比增長8.2%,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製造業(ye) 企業(ye) 高4.5個(ge) 百分點。
促進了新動能加速成長——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9%,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產(chan) 業(ye) 企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產(chan) 業(ye) 企業(ye) 高2.1個(ge) 百分點。
多措並舉(ju) 確保紅利直達快享
稅費“紅包”順利落袋,離不開有力有效的落實舉(ju) 措。2022年,稅務部門采取“快退稅款、狠打騙退、嚴(yan) 查內(nei) 錯、歡迎外督、持續宣傳(chuan) ”五措並舉(ju) 工作策略,將政策紅利精準快捷送到納稅人繳費人手中。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榮海樓介紹,為(wei) 實現政策應知盡知,第一時間聯合有關(guan) 部門發布政策及配套解讀,利用大數據建立全國統一的宣傳(chuan) 輔導標簽體(ti) 係,精準推送優(you) 惠政策44批次共4.75億(yi) 戶次,變“人找政策”為(wei) “政策找人”。為(wei) 推動留抵退稅款應退盡退,建立符合條件納稅人清冊(ce) ,提前摸清退稅底數,逐戶幫助納稅人算清退稅金額,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動預填85%以上申請數據,及時完成退稅審核辦理退付,企業(ye) 退稅資金從(cong) 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同比壓縮40%,其中製造業(ye) 增量留抵退稅平均用時壓縮至兩(liang) 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為(wei) 助力政策應享盡享,大力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事項,主動走訪困難行業(ye) 企業(ye) 並開展精準輔導,建立政策問題快速響應直聯機製,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
與(yu) 此同時,稅務部門堅持打防結合、以防為(wei) 主,堅決(jue) 不讓政策“紅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一方麵依托稅收大數據及時精準發現風險,分類快速應對處置。另一方麵,稅務、公安、檢察、海關(guan) 、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六部門將打擊騙取留抵退稅納入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製,加大對團夥(huo) 式、跨區域和惡意造假騙取留抵退稅的打擊震懾力度,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挽回稅款損失155億(yi) 元。”榮海樓說。
持續提升稅費服務水平
2022年,稅務部門連續第9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接續推出121條便民服務舉(ju) 措,將“非接觸式”辦稅繳費事項拓展至233項,覆蓋全部主要辦稅繳費事項,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
談到主要成效,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告訴記者,稅務部門通過優(you) 化辦理程序,壓縮辦理時長,持續降低市場主體(ti) 辦稅繳費成本,提高出口退稅便利程度。“量體(ti) 裁衣”持續提升服務精細度,針對大型企業(ye) ,健全稅收服務和管理機製,幫助完善稅務內(nei) 部控製體(ti) 係。針對中小微企業(ye) ,聯合全國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zhuan) 項行動,推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小巨人”企業(ye) “一戶一檔”服務措施落實;深化“銀稅互動”,2022年全國小微企業(ye) 通過“銀稅互動”獲得銀行貸款988萬(wan) 筆,貸款金額2.2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3.9%。針對困難企業(ye) ,在尊重企業(ye) 意願前提下,利用稅收大數據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暢的企業(ye) 牽線搭橋,助力供需對接,2022年共幫助7481戶企業(ye) 自主有效實現購銷金額192億(yi) 元。
記者了解到,2023年,稅務部門以“辦好惠民事·服務現代化”為(wei) 主題,連續第10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圍繞“訴求響應提質”“政策落實提效”“精細服務提檔”“智能辦稅提速”“精簡流程提級”“規範執法提升”六個(ge) 方麵,先行推出首批17條措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