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故宮開年大展呈現“國子文脈”

發布時間:2023-02-01 10:2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子文脈——曆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近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此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主辦,以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弘揚中華傳(chuan) 統美德為(wei) 主旨,選取唐代以來進士群體(ti) 重要作品179件,通過“進士之路”“博學鴻儒”“藝苑群英”3單元,展現曆代傑出人物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為(wei) 中華文明繁榮發展作出的不朽貢獻。

  中國古代,因為(wei) 科舉(ju) 考試的興(xing) 盛,進士一度成為(wei) 讀書(shu) 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很多耳熟能詳的曆史名人都是進士,比如顏真卿、柳公權、範仲淹、朱熹、黃庭堅、王陽明等。他們(men) 在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光輝成就,也影響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故宮博物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副院長都海江表示,此次展覽通過講述飽含家國情懷、體(ti) 現家教家風的文物故事,使觀眾(zhong) 全麵了解中華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相互關(guan) 係,明曉中國人家國情懷的根源和內(nei) 涵。

  位於(yu) 展廳中央的《杜牧行書(shu) 張好好詩卷》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唐代詩人、書(shu) 法家杜牧的僅(jin) 存墨跡,也是罕見的唐代名人書(shu) 法作品之一,原為(wei) 清宮舊藏,後流散民間,為(wei) 張伯駒收藏。1956年張伯駒將其捐贈政府,此墨寶重歸故宮。《張好好詩》是杜牧詩作名篇,是他為(wei) 歌妓張好好所作的五言長詩。該卷所用麻紙製作精細,以硬筆書(shu) 寫(xie) ,筆法勁健,頗多叉筆,體(ti) 現了唐代書(shu) 法用紙、筆法的特點。

  展覽中還有北宋名臣範仲淹的真跡。《範仲淹楷書(shu) 道服讚卷》行筆清勁瘦硬,結字方正端謹,風骨峭拔,為(wei) 範仲淹晚年佳作。這是範仲淹為(wei) 友人“平海書(shu) 記許兄”所製道服撰寫(xie) 的一篇讚文,稱友人製道服乃“清其意而潔其身”之舉(ju) 。這件珍品也來自張伯駒的捐贈。

  《明人考試圖橫軸》描繪了貢院內(nei) 科舉(ju) 考試的場景:3位考官正襟危坐於(yu) 大堂中間,甬道處的考棚依次掛著“天字號”“地字號”等匾額,考生坐於(yu) 兩(liang) 側(ce) 整齊排列的號舍內(nei) ,號舍前站著監考人員。此圖為(wei) 了解明代科舉(ju) 考試及其監考製度提供了形象的資料。

  《紀昀楷書(shu) 四庫全書(shu) 目錄卷——經卷》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欣賞。《四庫全書(shu) 》是清乾隆時期由紀昀等數百名學者編撰的大型叢(cong) 書(shu) 。此卷為(wei) 紀昀用楷書(shu) 抄錄《四庫全書(shu) 》經集目錄及撰者,工整端麗(li) ,一絲(si) 不苟,堪比印刷品,令人讚歎。

  “國子文脈——曆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正殿及東(dong) 雁翅樓展廳、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藝術廳同時展出,展期至4月2日。(鄒雅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