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築牢消費者權益“防火牆”(人民時評)
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維護好消費者權益,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重要一環
主播售假問題暴露直播帶貨侵權亂(luan) 象,網絡遊戲停服刪檔引發虛擬財產(chan) 侵權爭(zheng) 議,“價(jia) 格刺客”有違明碼標價(jia) 誠信原則,預製菜產(chan) 品品質及應用場景存在侵權隱患……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事件涉及人群、波及範圍、安全危害三個(ge) 維度,發布了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引起關(guan) 注。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有關(guan) 部門、消協組織采取暢通投訴渠道、倡導經營者壓實主體(ti) 責任、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與(yu) 能力等舉(ju) 措,不斷織密消費者權益保護網,消費者滿意度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有近七成受訪者對國內(nei) 消費環境總體(ti) 表示放心。但也要看到,當前市場上仍存在一些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wei) ,既包括醫美機構誤導消費、不規範標價(jia) 等老問題,也有直播售假、網遊虛擬財產(chan) 侵權等新問題。這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消費是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的關(guan) 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在食品安全、產(chan) 品質量等領域,一個(ge) 消費侵權案例的發生,可能影響許多人的消費意願。營造良好消費環境,維護好消費者權益,是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重要一環。《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著眼當前消費領域存在的新老問題,提出“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製”“建立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懲罰性巨額賠償(chang) 製度”“完善多元化消費維權機製和糾紛解決(jue) 機製”等具體(ti) 舉(ju) 措,為(wei) 進一步做好消費者權益保障明確了方向。
營造安全放心誠信的消費環境,需要加強全鏈條監管。一方麵,要加強事前監管,對產(chan) 品、服務質量和廣告宣傳(chuan) 等問題常抓不懈,壓縮實施侵權行為(wei) 的空間。另一方麵,要強化社會(hui) 監督,暢通維權渠道。《關(guan) 於(yu)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意見》提出,持續優(you) 化完善全國12315平台,充分發揮地方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用,進一步暢通消費者投訴舉(ju) 報渠道。多措並舉(ju) 降低消費者維權的門檻,在更大範圍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開試點工作,強化信用約束機製,形成遏製侵權行為(wei) 的合力,才能持續改善消費環境。
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千頭萬(wan) 緒,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對屢禁不止的老問題,要執法從(cong) 嚴(yan) ,形成震懾。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guan) 於(yu) 為(wei) 促進消費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對食品安全、預付式消費、直播電商、快遞服務等領域提出16條舉(ju) 措,進一步明晰權責歸屬,為(wei) 消費者維權提供堅強司法保障。對新問題,要根據行業(ye) 發展特點,及時創新監管方式。修訂後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對“盲盒”經濟、大數據殺熟、互聯網廣告競價(jia) 排名等作出明確規範,積極回應消費者期待,這是有益的探索。與(yu) 時俱進構築強而有效的監管堤壩,為(wei) 消費者權益築牢“防火牆”,才能消除消費者的後顧之憂,讓其願消費、敢消費。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在市場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的今天,漠視消費者權益的行為(wei) ,最終會(hui) 得不償(chang) 失。隨著監管不斷加強、消費者安全意識和辨別能力不斷提高,種種“消費陷阱”最終也會(hui) 讓侵權者自身陷入困境。期待廣大經營者自覺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抵製各類不良營銷方式,將質量放在第一位,更好滿足消費者高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為(wei) 釋放消費活力、促進經濟發展作出有益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3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