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產品應以兒童為本
加好友、線上支付、益智遊戲、運動PK、心率監測……隨著可穿戴智能設備興(xing) 起,兒(er) 童手表的功能日趨豐(feng) 富,成為(wei) 不少孩子的生活夥(huo) 伴。不過,有調查顯示,41.95%的家長擔憂兒(er) 童手表的複雜功能會(hui) 分散兒(er) 童注意力。如何引導兒(er) 童合理使用兒(er) 童手表等產(chan) 品,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
最初,兒(er) 童手表主要為(wei) 了方便父母隨時了解孩子位置,具有定位和通話功能。隨著技術進步,如今有的兒(er) 童手表預裝了聊天軟件、故事歌曲、字典題庫等應用,有的還具備社交功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社交、娛樂(le) 等需求。同時要看到,手表功能越多、使用頻次越高,其隱匿危害也更加凸顯。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兒(er) 童時期是身心發展的關(guan) 鍵期,過多使用智能產(chan) 品會(hui) 引起專(zhuan) 注力降低、視力下降、睡眠質量下降等問題。兒(er) 童長時間使用手表聊天、社交,還容易沉迷、成癮等。因此,無論出於(yu) 隱私保護還是身心健康考量,引導兒(er) 童適度使用智能手表,十分必要。
近年來,不少與(yu) 兒(er) 童有關(guan) 的產(chan) 品都曾引發討論。這其中,有虛擬產(chan) 品,如網絡遊戲;有實體(ti) 產(chan) 品,如宣稱讓頭型變美的“矯正頭盔”。這些產(chan) 品,從(cong) 某方麵滿足了兒(er) 童及家長的需求,但也對兒(er) 童成長產(chan) 生了不良影響。這提醒我們(men) ,兒(er) 童產(chan) 品基於(yu) 兒(er) 童、為(wei) 了兒(er) 童,應始終以兒(er) 童為(wei) 本位,以健康、安全為(wei) 原則。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智能終端產(chan) 品的製造者、銷售者應當在產(chan) 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或者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的安裝渠道和方法。從(cong) 監管層麵看,多部門已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強化對專(zhuan) 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手表等智能設備信息內(nei) 容監管。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應繼續加強行業(ye) 審核與(yu) 監管,規範健康指引標準,並根據新情況不斷完善相關(guan) 製度。持續推動產(chan) 品整改、引導產(chan) 品設計、加強監管力度,才能全方位織緊織密保護網,讓孩子在清朗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監管之外,提高孩子們(men) 正確使用網絡產(chan) 品的能力,同樣重要。家長要關(guan) 注孩子的使用頻率和身心健康狀況,教他們(men) 識別並抵禦風險。學校也應加強網絡素養(yang) 教育,增強孩子科學、安全使用網絡產(chan) 品的意識。更重要的是,全社會(hui) 應共同營造良好氛圍,當好孩子健康成長的護航者。用心用情為(wei) 兒(er) 童打造合適優(you) 質的產(chan) 品,引導兒(er) 童科學合理使用相關(guan) 產(chan) 品,孩子們(men) 成長路上的“好幫手”才會(hui) 越來越多、作用才會(hui) 越來越大。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3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