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事關你的“錢袋子”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下發通知,決(jue) 定從(cong) 2023年2月1日起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全省月最低工資標準由現行的1700元,調整為(wei) 188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15.2元,調整為(wei) 18元。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非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
此外,河北省、貴州省、安徽省也於(yu) 近期相繼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將給勞動者收入待遇帶來哪些變化?
最低工資標準怎麽(me) 調?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yu) 非全日製就業(ye) 勞動者。
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法學院院長沈建峰介紹說,按照勞動法第49條和最低工資規定第6條的規定,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應參考當地就業(ye) 者及其贍養(yang) 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職工個(ge) 人繳納的社會(hui) 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因素。總體(ti) 上看,一方麵是要考慮勞動者及其家人的生活需要,在物價(jia) 上漲等情況發生後生活不受影響,另一方麵是要考慮宏觀經濟和就業(ye) 情況。
2015年,人社部印發通知,規定在今後一段時間內(nei) ,將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兩(liang) 年至少調整一次改為(wei) 每兩(liang) 年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以河北為(wei) 例,其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是在2019年,當時確立的最低工資標準為(wei) 四檔,本次調整不僅(jin) 最高上漲幅度達300元,且由四檔變為(wei) 三檔。
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絕大多數省份已完成一輪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人社部數據顯示,從(cong) 月最低工資標準來看,上海市最高,達到2590元;深圳和北京也在2300元以上,分別為(wei) 2360元和2320元。從(cong)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看,北京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是25.3元,為(wei) 全國最高,其次是上海,為(wei) 23元。
調整後將帶來哪些變化?
“聽說最低工資標準跟多項待遇保障掛鉤,不管漲多少,都是個(ge) 盼頭。”外賣騎手小張對記者說。
北京拙樸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huo) 人、主任律師謝燕平介紹說,對於(yu) 勞動者而言,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對低收入人群的工資水平將起到直接拉動作用。在剔除加班工資、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等因素後,一些勞動者領取的工資即底薪,實際執行的就是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本是勞動者工資的最低標準,看似與(yu) 勞動者收入關(guan) 聯不大。“但在實踐中,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對勞動者的利益有著實質性的影響。”沈建峰表示,一些與(yu) 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待遇會(hui) 隨著最低工資標準的上漲而提高,包括失業(ye) 保險金、醫療期內(nei) 的病假工資、試用期工資以及單位停工、停業(ye) 等情況下職工的基本生活費等。
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是以最低工資為(wei) 基準的,例如病假工資不低於(yu) 最低工資的80%,停產(chan) 停業(ye) 工資按照最低工資的80%發放,勞務派遣工無工作期間的工資,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yu) 最低工資等。
發揮集體(ti) 協商作用確定合理工資標準
“不要覺得800元工資少,請放下姿態。”此前據媒體(ti) 報道,江蘇泰州某公司招聘運營,開出首月工資800元的條件,且在應聘者提出質疑時如此回應。
根據江蘇省月最低工資標準,泰州市區應執行第一檔,即2280元,800元遠低於(yu) 最低工資標準。顯然,該招聘要求涉嫌違法。
記者發現,為(wei) 節省成本,一些企業(ye) 將加班費、津貼、社保等費用計入最低工資。而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加班加點工資、特殊工作條件或特殊工作環境下的津貼等,均不在最低工資標準之內(nei) 。北京、上海、安徽等地規定,勞動者個(ge) 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hui) 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是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專(zhuan) 家認為(wei) ,企業(ye) 的做法是試圖打“擦邊球”。
“對勞動者來說,權益受損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投訴和舉(ju) 報。”沈建峰表示,應加大對勞動者的法律政策普及力度,提高勞動者維權意識,同時加強政府對企業(ye) 執行政策情況的監督力度。
沈建峰認為(wei) ,應正確理解最低工資的功能。“最低工資是保底線保基本的,讓勞動者實現更體(ti) 麵勞動,應發揮集體(ti) 協商的作用,通過協商確定合理的工資標準,形成企業(ye) 自主調薪機製,減少對最低工資的依賴。”
高子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