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禮物”到“生活”——鮮花裏的“浪漫經濟”
取花、打包、裝箱……蔡付坤是雲(yun) 南順豐(feng) 速運有限公司的一名鮮花寄遞員,近期,他每天都忙到淩晨,確保鮮花能發送出去。2月1日以來,雲(yun) 南順豐(feng) 速運有限公司鮮花日承運量超過11萬(wan) 票。
近期,鮮花市場火熱。1月24日至2月8日,昆明國際花拍中心交易量達5642萬(wan) 枝,同比上漲近40%。
“過去鮮花是禮物,現在鮮花是生活”
在北京二十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花店,擺放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店員忙著打包花束。“這些是‘雲(yun) 花’產(chan) 品。”負責人陳林說,公司過去以銷售進口花為(wei) 主,到雲(yun) 南考察後,便把“雲(yun) 花”作為(wei) 穩定的貨源。花店近期每天的銷售額在5萬(wan) 元至10萬(wan) 元,已經高於(yu) 疫情前同期的銷售額。
鮮花銷售增長的背後是鮮花供給越來越充足,以及老百姓消費能力的提升和對浪漫生活的追求。從(cong) 業(ye) 30多年的楊玉勇說,以前花店非常少,鮮花價(jia) 格很高,買(mai) 花是一種“奢侈”,而現在買(mai) 花已經成為(wei) 很多人的日常消費了。
“以前都是過生日時會(hui) 收到鮮花或者買(mai) 花送人,現在很多平台都有鮮花,品種多,價(jia) 格也便宜,有時候買(mai) 菜的時候就順手買(mai) 上一把,現在家裏一年四季鮮花不斷。”北京的宋女士說,“過去鮮花是禮物,現在鮮花是生活。”
雲(yun) 南省農(nong) 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李紳崇說,隨著以雲(yun) 南為(wei) 代表的鮮花產(chan) 區發展,鮮花供給數量和品質都得到提升,消費場景在發生變化。
“家庭用花已成鮮花消費的趨勢。”中國花卉協會(hui) 零售業(ye) 分會(hui) 副會(hui) 長飛雪梅表示,隨著“浪漫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優(you) 質鮮花需求量逐年上升,對花型、花香、花色等需求更加具體(ti) ,“新奇特”的鮮花產(chan) 品受到歡迎。
“浪漫搬運工”助力鮮花新鮮抵達
雲(yun) 南昆明鬥南花卉市場近期日均批發量近3000萬(wan) 枝。這些鮮花如何快速到達消費者手中?
“我們(men) 用時間換品質。”雲(yun) 南順豐(feng) 速運有限公司鮮花運輸保障負責人楊景磊說,鮮花運輸對溫度和時效有著較高要求,過去物流體(ti) 係不完善,鮮花損耗很大。為(wei) 提升鮮花寄遞的服務保障能力,公司成立鮮花運輸保障組,投入全貨機、冷鏈車,打造“航空+高鐵+冷鏈”的運輸模式,鮮花從(cong) 花田到客戶手中最快24小時內(nei) 就能送達。
“品質不受損,浪漫不打折。”來自昆明市的“花二代”韓天星跟隨母親(qin) 在鮮花行業(ye) 打拚了近30年,他說,正是因為(wei) 冷鏈和航空物流的便捷,才保障了每天上千件鮮花準時送達。
“采後處理對鮮花品質也很重要。”飛雪梅說,經過探索,雲(yun) 南鮮花行業(ye) 已形成標準化的采後處理模式:預冷、包裝、冷藏,處理後的鮮花品質更加穩定。同時,一些企業(ye) 研製的保鮮劑讓鮮花的瓶插期得到延長,使鮮花的浪漫更持久。
“浪漫製造者”打造“花漾”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
在60歲那年,一直與(yu) 傳(chuan) 統農(nong) 作物打交道的董興(xing) 龍第一次接觸鮮花種植,讓他成為(wei) 一名鄉(xiang) 村“浪漫製造者”。
董興(xing) 龍家在雲(yun) 南省姚安縣官屯鎮官屯社區,過去多種植玉米、蔬菜等作物。5年前,當地政府多方考察後決(jue) 定推廣鮮花種植。作為(wei) 社區黨(dang) 員戶,他第一時間申請加入鮮花種植,帶頭種植洋桔梗,跑市場、學技術,逐漸探索出種植經驗。
目前,當地已建立“村集體(ti) +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並從(cong) 分紅、務工、技能培訓等方麵讓群眾(zhong) 深度參與(yu) 鮮花產(chan) 業(ye) 。去年,鮮花產(chan) 業(ye) 給官屯社區集體(ti) 經濟增收150萬(wan) 元。
鎮裏一些年輕人也成了“浪漫製造者”。36歲的孫婭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她到花企工作後,覺得產(chan) 業(ye) 前景廣闊,嚐試種了3畝(mu) 玫瑰,很受市場歡迎。
“鮮花出去了,遊客進來了,鮮花成了聚人氣的產(chan) 業(ye) 。”孫婭說,在春節期間,鮮花基地成了觀光打卡點,到花田賞花、買(mai) 花成了一種浪漫體(ti) 驗項目。
據了解,雲(yun) 南2022年為(wei) 消費者提供了超過170億(yi) 枝鮮花。“‘花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正在鋪就。”雲(yun) 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綠色食品處副處長張昉說,雲(yun) 南強化了花卉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因地製宜推動鄉(xiang) 村鮮花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前,雲(yun) 南14萬(wan) 餘(yu) 戶花農(nong) 年收入超過70億(yi) 元,他們(men) 在為(wei) 消費者製造浪漫的同時,腰包也鼓了起來。(記者楊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