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世界數字教育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關(guan) 裕平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2月13日在北京啟幕。大會(hui) 以“數字變革與(yu) 教育未來”為(wei) 主題,圍繞數字化轉型、數字學習(xi) 資源開發與(yu) 應用、師生數字素養(yang) 提升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討論並發表重要成果,推動我國教育數字化工作取得新進展,為(wei) 世界數字教育貢獻中國智慧。
教育數字化是建設“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麵落實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的重要路徑。近年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工作,隨著《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文件出台,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智慧教育、開展終身數字教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高質量個(ge) 性化終身學習(xi) 體(ti) 係加速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加強政策規範,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教育數字化的基礎,標準化則是提升行業(ye) 發展水平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政策引領,規範對教育數字化的頂層設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文件出台,對教育數字化全過程、各領域做出標準規範,保障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有效落地,穩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以平台標準化建設為(wei) 例,本次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發布了7項智慧教育平台係列標準,重點圍繞平台、數據、資源、素養(yang) 等方麵,在規範教育係統的數據匯聚和安全共享上發力,支撐數字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質量管控和長效發展,有利於(yu) 夯實教育新生態建設的數字底座。
提升教學質效,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教育數字化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有力抓手,亦是推動教育變革的關(guan) 鍵舉(ju) 措。相比傳(chuan) 統教學方式,數字類教育資源顯現出更明顯的共享性與(yu) 開放性,一定程度上彌合了因時空分布不均而造成的教育供給差距。因此,要最大限度促進教育普惠公平,須加強創新數字化教育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教學應用場景,整體(ti) 推進以數字化為(wei) 驅動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其中,師生數字化素養(yang) 的提升至關(guan) 重要。一方麵,教師可以通過跨校協同等方式,推進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實現教育資源整合;另一方麵,學生應增強數據思維,熟練掌握網絡學習(xi) 空間的應用,不斷提升高階思維能力、綜合創新能力、終身學習(xi) 能力。
創新理念模式,智慧教育惠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教育麵臨(lin) 重大挑戰,大規模線上學習(xi) 的開展,加速了全球範圍內(nei) 教育數字化的變革進程。以數字教育推動教育變革將惠及所有學習(xi) 者,也需要世界各國的積極參與(yu) 。本次世界數字教育大會(hui) 上發布了《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shu) (2022)》與(yu) 2022年中國智慧教育發展指數報告,以智慧教育內(nei) 涵闡釋為(wei) 主線,從(cong) 環境、教學、治理、人才等維度總結中國智慧教育發展經驗,並向世界發出未來應重點關(guan) 注的議題和倡議,為(wei) 有效推進智慧教育提供了中國方案。
揚帆逐浪,正逢其時。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事關(guan) 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福祉。各國應當加強交流合作與(yu) 資源共享,共建開放、包容、有韌性的數字教育,共同邁向智慧教育之路,共同創造數字教育未來新圖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