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打開城市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發布時間:2023-02-14 10:18: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cong) 前髒亂(luan) 差的老街圍牆,轉眼間變成了靚麗(li) 的“手繪牆”;曾經道路擁擠、停車困難的老舊商圈,興(xing) 建起一大片智能停車場;過去綠化麵積小、缺乏公共活動空間的居民區,開辟出一個(ge) 個(ge) “口袋公園”……如今,很多人發現,自己生活的城市正在變得更加美麗(li) 宜居。這些成果,離不開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記者了解到,今年,各地將繼續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快老舊街區改造,為(wei) 城市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空間。

  “讓城市成為(wei) 美好生活的空間載體(ti) ”

  在江西吉安市遂川縣,新建成的茶香公園依水而居,環境優(you) 美、功能完善。近日,隨著天氣回暖、春意漸濃,公園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來遊玩賞春。

  在河南省鄭州市,人們(men) 發現路麵上悄然多了一些“智慧井蓋”。當其被掀起一定角度時,會(hui) 自動報警;並能實時監測井下液位,通過物聯網及時發出預警信息,避免出現井下汙水外溢等問題,時刻保障市民的“腳下安全”。

  在北京市朝陽區,提升改造後的芍藥居三社區,營造出一片全新的公共活動空間:一邊布置著秋千、蹺蹺板、滑梯等兒(er) 童娛樂(le) 設施,另一邊安裝了各類健身器械和座椅,讓老老小小都能在此得到放鬆。

  這一幕幕與(yu) 百姓生活幸福感密切相關(guan) 的畫麵,都得益於(yu) 城市更新行動。

  當前,中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向存量的提質改造和增量的結構調整並重轉變;從(cong) 解決(jue) “有沒有”的問題,向解決(jue) “好不好”的問題轉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jun) 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城市建設必須主動適應變化,讓城市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的空間載體(ti) 。”

  那麽(me) ,在今年,城市更新行動有哪些新部署?

  日前,在2023年全國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工作會(hui) 議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今年將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wei) 抓手,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持續在解決(jue) 突出民生難題、創造高品質生活上下更大力氣花更大工夫。

  據悉,今年全國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wan) 個(ge) 以上,新開工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萬(wan) 公裏以上,改造建設雨水管網1.5萬(wan) 公裏以上,因地製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等。

  各地也出台相應政策,對未來一段時期的城市更新工作做出最新安排。

  今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公布《成都市城市更新設計導則》,係統性地提出城市更新存量空間“精準評估—複合診斷—因區施策”的設計建設策略,為(wei) 下一步城市更新的相關(guan) 設計工作提供了“工具箱”。

  2月6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專(zhuan) 項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征求社會(hui) 公眾(zhong) 意見。規劃提出,通過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麵改造多種更新方式並舉(ju) ,至2035年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裏,擬推進舊村莊舊城鎮全麵改造與(yu) 混合改造項目297個(ge) 。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北京將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wan) 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ge) 、完工100個(ge) ,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加快街區更新步伐,推動老舊廠房、低效產(chan) 業(ye) 園區、老舊低效樓宇提質增效。此外,從(cong) 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將正式實施,相關(guan) 配套政策也會(hui) 加快完善,推動城市更新在吸引社會(hui) 資金、實施手續審批等方麵取得實質性突破。

  “城市體(ti) 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前提”

  正如人想知道身體(ti) 哪裏出了問題需要進行體(ti) 檢一樣,城市進行升級改造前,也需要進行城市體(ti) 檢,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jue) 問題。

  比如管網失修、積水內(nei) 澇,是不少老舊小區的“老大難”問題。

  過去,湖南省嶽陽市瑤塘坡社區的網格員就經常收到居民上報,說小區內(nei) 某條下水管道又破裂了,汙水橫流,大家出行都無從(cong) 下腳。隨著當地推進城市更新行動,難題開始得到徹底解決(jue) 。

  今年元旦剛過,隆隆的作業(ye) 機器就開進瑤塘坡社區,挖掘機和清運車輛來回穿梭,進行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針對瑤塘坡社區在排水方麵存在的短板,項目施工團隊結合前期走訪調研,為(wei) 該片區新建了排水管道,並接入嶽陽市冷水鋪路的雨汙分流管道,確保暴雨期間的雨水和汙水有足夠口徑的管道排放。

  在一些傳(chuan) 統商圈、老舊街區,“停車難”問題困擾著很多群眾(zhong) 。

  去年9月,山東(dong) 省青島市龍山人防停車場投入運營。該停車場改造自建於(yu) 上世紀80年代的龍山地下商業(ye) 街。在經過重新設計,更新了排水、電氣、通風等基礎設施後,共規劃出地下停車位256個(ge) ,為(wei) 周邊遊客和居民提供了便利。

  家住附近的張女士對該項目讚不絕口:“我們(men) 這裏周邊有醫院,還有商圈,車流量常年很大,經常會(hui) 堵車。停車就更難了,每天下班回來找車位都要花很長時間。新建的這個(ge) 停車場,價(jia) 格公道合理,讓我們(men) 再也不用為(wei) 停車發愁了,真是給老百姓解決(jue) 了生活中的大難題!”

  城市體(ti) 檢就是要找出這些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查找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向群眾(zhong) 身邊延伸。

  “城市體(ti) 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前提。”倪虹表示,在推進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城市體(ti) 檢發現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的重點;城市體(ti) 檢的結果,就是城市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依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期待什麽(me) 、操心什麽(me) ,我們(men) 就要著重抓什麽(me) ,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獲得感。”

  今年,全國將在設區的城市全麵開展城市體(ti) 檢。找出小區在養(yang) 老、托育、停車、充電、活動場地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實施更新改造。開展完整社區試點,以體(ti) 檢成果為(wei) 基礎,補齊設施和服務短板,打造一批完整社區樣板。

  “整個(ge) 城市都是一個(ge) 大公園”

  實施城市生態修複和功能完善工程是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任務之一。楊保軍(jun) 指出,“好的城市是人工環境與(yu) 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如今,不少地方已通過城市更新行動,逐漸實現“整個(ge) 城市都是一個(ge) 大公園”的目標。

  今年初,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漢廣海棠公園在升級改造後,正式向市民開放。沿著蜿蜒的步道慢慢前行,傾(qing) 聽小鳥的鳴叫,欣賞林間的綠意,成為(wei) 當地不少居民的樂(le) 趣所在。

  “近年來,周邊小區入住人數大幅增加,這裏原有的一小片綠地開始難以滿足附近9個(ge) 小區居民的休閑需求。”江岸區園林局規劃發展科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提升改造為(wei) 公園改良了土壤、整理了地形、優(you) 化了植物。目前,新栽種的800餘(yu) 株海棠已經紮根,隻待花季到來。此外,公園還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區,南邊可供休閑散步,北邊能夠進行運動娛樂(le) ,滿足了居民各類需求。

  據了解,近3年,武漢市結合消減公園綠地服務盲區、改造老舊小區、建設城市亮點片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等措施,平均每年建設100個(ge) 左右“口袋公園”,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斷提升。截至目前,該市共建設了400餘(yu) 座“口袋公園”,全市各類公園總數達到800餘(yu) 座。

  不僅(jin) 是武漢,近年來,全國許多城市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數據顯現,2022年,各地建成群眾(zhong) 身邊的“口袋公園”3520個(ge) 。今年,全國預計新增和提升城市綠地2萬(wan) 公頃,建設“口袋公園”3800個(ge) 、綠道4000公裏。

  城市更新行動還包含另一項任務,加強曆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

  “瞧這個(ge) 關(guan) 羽的卡通畫像,真可愛!”最近,住在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中山街道花苑小區的居民發現,自家小區外的圍牆上,新添了20多個(ge) 卡通版三國人物手繪畫像,生動有趣。一麵“手繪牆”,既讓老舊街區“舊貌換新顏”,又為(wei) 城市增添了幾分文化韻味。

  再看嘉陵江畔,一棟棟老舊廠房正煥發生機。位於(yu) 重慶市沙坪壩區的鴿牌電纜廠老舊廠房,曾廢棄了10多年。經過近年來的改造,這裏已蛻變成總建築麵積約2萬(wan) 平方米、富有“地域特色、科技含量、經濟效益、人文情懷”的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產(chan) 業(ye) 園,吸引了十餘(yu) 家知名設計、文創類企業(ye) 入駐。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表示,今年將堅持“留改拆”並舉(ju) 、以保留利用提升為(wei) 主,推動有特色、有曆史記憶的廠房、商場、辦公樓等既有建築的有機更新和複合利用。實施老舊商業(ye) 區、步行街、老舊廠區等老舊街區更新改造,推動街區功能轉換、產(chan) 業(ye) 轉型、活力提升,打造一批精品街道、創意園區、城市客廳等活力街區。 (記者 李 貞)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