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抓住推進工業現代化的關鍵點

發布時間:2023-02-15 10:2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曹建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高翔(賽迪研究院研究員)

  工業(ye) 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局中占據突出位置。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我國工業(ye) 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轉變,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ye) 體(ti) 係。不同於(yu) 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ye) 現代化,我國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提升工業(ye) 現代化水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yu) 國情特色。

  一是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更為(wei) 突出。工業(ye) 現代化與(yu)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同頻共振,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更加強調創新驅動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特征更為(wei) 突出。我國以推進新型工業(ye) 化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有力支撐了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以重大項目和生產(chan) 力布局為(wei) 牽引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三是工業(ye) 發展路徑多樣化特征更為(wei) 突出。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立足自身條件主動作為(wei) 、因地製宜優(you) 化要素配置,探索出一批具有鮮明地區特點的工業(ye) 化發展路子,積累了豐(feng) 富的發展經驗。

  當前,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戰略任務、戰略階段、戰略要求、戰略環境,工業(ye) 在保持與(yu) 提升國家競爭(zheng) 力、承載技術創新與(yu) 模式創新、吸納投資與(yu) 穩定就業(ye) 、推動經濟增長等方麵的作用更為(wei) 突出。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提升工業(ye) 現代化水平,要更好把握推進工業(ye) 現代化的關(guan) 鍵點,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工業(ye) 現代化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支撐。

  以“量質齊升”為(wei) 目標。工業(ye) 是最重要的物質生產(chan) 部門,為(wei) 各類經濟活動和人民生活提供物質基礎。我國是世界第一工業(ye) 大國,但仍存在工業(ye) 經濟總量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現階段尚不能充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具體(ti) 來看,我國工業(ye) 創新體(ti) 係有待健全,產(chan) 品有效供給能力有待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有待加強。新征程上,要把“量質齊升”作為(wei) 重要目標,著力優(you) 化產(chan) 業(ye) 供給結構,全麵提升發展質量。

  以“創新引領”為(wei) 動力。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我國工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創新已在部分領域實現了向技術前沿的原始創新靠近。但也要看到,我國仍麵臨(lin) 部分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挑戰,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guan) 鍵基礎材料等受製於(yu) 人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新征程上,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作用,健全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壓茬推進製造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和創新能力,努力實現工業(ye) 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競爭(zheng) 有力”為(wei) 突破。工業(ye) 是國之重器,是綜合國力競爭(zheng) 、經濟競爭(zheng) 、國防競爭(zheng) 和科技競爭(zheng) 的重要領域。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們(men) 需加快提升工業(ye) 特別是具有戰略意義(yi) 的先進製造業(ye) 的全球競爭(zheng) 力。新征程上,要著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領軍(jun) 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提升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地位,在更高層次上掌握競爭(zheng) 優(you) 勢,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韌性的產(chan) 業(ye) 鏈。

  以“鏈條完整”為(wei) 支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在關(guan) 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構背景下,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穩定不安全的隱憂逐步顯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關(guan) 鍵產(chan) 品的斷鏈斷供風險,對工業(ye) 體(ti) 係的整體(ti) 暢通與(yu) 安全都形成挑戰。新征程上,要切實破除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阿喀琉斯之踵”,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增強產(chan) 業(ye) 鏈安全可控能力,構建鏈條相對完整的現代產(chan) 業(ye) 集群,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柔性、韌性與(yu) 彈性。

  以“循環暢通”為(wei) 重點。推進工業(ye) 現代化,必須用好用足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圍繞工業(ye) 重點領域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並積極參與(yu) 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有效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加速形成供需互促、產(chan) 銷並進、暢通高效的工業(ye) 原材料、中間品與(yu) 製成品循環體(ti) 係。新征程上,要加快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產(chan) 供銷、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充分發揮“鏈主企業(ye) ”的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形成企業(ye) 自主經營、公平競爭(zheng) ,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ti) 係;鼓勵企業(ye) 在市場競爭(zheng) 中提升創新能力、競爭(zheng) 力和綜合實力,形成更高質量和更有效率的投入產(chan) 出關(guan) 係。

  以“要素協同”為(wei) 抓手。過去,我國工業(ye) 經濟的規模擴張主要依賴土地、勞動力及資源能源等初級生產(chan) 要素的大量投入,但隨著這些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我國工業(ye) 傳(chuan) 統比較優(you) 勢快速弱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wei) 繼。同時,數字經濟、智能製造對工業(ye) 發展深度賦能,未來工業(ye) 經濟發展將更倚重知識、數據、技術、專(zhuan) 業(ye) 人才等高級生產(chan) 要素,更加依賴創新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來實現各類要素的集聚和融通。新征程上,要在集聚高端要素、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等方麵切實發力,在加快提高傳(chuan) 統生產(chan) 要素使用效率的同時,增強新型生產(chan) 要素的支撐能力。

  以“協調聯動”為(wei) 牽引。我國幅員遼闊,東(dong) 西、南北、陸海、城鄉(xiang) 等區域工業(ye) 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wei) 突出,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戰略縱深優(you) 勢尚未充分發揮。新征程上,要加強區域協調聯動,著力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紮實推進製造業(ye) 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調整優(you) 化,堅持市場導向、政府引導、自願合作,統籌資源環境、要素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及“雙碳”目標,促進製造業(ye) 有序轉移,加快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製造業(ye) 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