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民生直通車|解決線上消費和服務維權新問題 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

發布時間:2023-02-16 10:0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題:解決(jue) 線上消費和服務維權新問題 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中消協15日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消費者對互聯網服務的投訴位居服務大類投訴量前列。網購售後服務不暢,在線培訓退費承諾難履行,在線會(hui) 員服務“套路”多……針對消費者在線上消費和購買(mai) 服務時遇到的新問題,中消協給出建議和消費提示。

  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小程序,在無第三方資金托管的情況下進行銷售或誘導私信交易,售後發生糾紛便失聯。一些不法經營者利用個(ge) 人社交賬號,以自製官方店鋪頭像,誘導消費者與(yu) 之交易,有部分老年消費者支付費用後發現上當受騙。有的電商平台對外推出所謂平台特賣店,而特賣店是在平台內(nei) “嵌入”的另一個(ge) 平台,一旦出現糾紛就以此為(wei) 由逃避自身責任。有的平台“國際購”業(ye) 務售後渠道不暢,往往以“國際購”經營者在海外注冊(ce) 不適用中國法律為(wei) 由拒絕協調售後,讓消費者陷入維權困境。

  中消協建議,加強對網絡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的研究,特別是小程序購物、平台內(nei) “嵌入”平台、頻繁變更注冊(ce) 地址逃避監管、“國際購”售後不暢等新問題,明確相關(guan) 經營者主體(ti) 責任。

  當前,各類在線培訓服務多以預付費形式進行銷售,具有消費群體(ti) 廣、銷售金額大、服務次數多等特點,存在較大的違約和跑路風險。一些培訓機構在課程中宣傳(chuan) “考不過退費”,但後續不履行退費承諾,引發消費者大量投訴。部分培訓機構編造虛假成功案例,誘導學員貸款購買(mai) 高價(jia) 培訓課程。

  中消協建議,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加強對在線培訓機構的監管,加大對虛假承諾等不良營銷手段的處罰力度。

  消費者在購買(mai) 線上會(hui) 員服務時,額外支付會(hui) 員費是為(wei) 了更專(zhuan) 業(ye) 的服務內(nei) 容和更優(you) 質的消費體(ti) 驗,但有的商家卻一味追求利潤,“套路”收割消費者。

  有的智能電視係統內(nei) 各模塊資源相互獨立,消費者連續充值卻仍無法觀看全部視頻內(nei) 容,這種“套娃式”收費引發消費者不滿。一些婚戀平台收取高額服務費,但實際服務達不到約定標準,有的對會(hui) 員信息審核把關(guan) 不嚴(yan) ,甚至提供“婚托”虛構交友、結婚需求欺騙消費者。一些網絡會(hui) 員服務平台先誘導消費者免費使用,到期後未向消費者充分告知或有效提醒便自動續費。

  中消協提示,消費者在選擇會(hui) 員服務時要注意會(hui) 員具體(ti) 權益內(nei) 容,對於(yu) 模糊表述要與(yu) 商家確認並留存證據,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向相關(guan) 行政主管部門或消協組織投訴。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