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春運折射流動中國的盎然生機

發布時間:2023-02-23 09: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湯 涵(媒體(ti) 評論員)

  2月15日,為(wei) 期40天的2023年春運落下帷幕。根據初步匯總測算,今年春運全社會(hui) 人員流動量約47.33億(yi) 人次,其中營業(ye) 性客運量約15.95億(yi) 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50.5%,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53.5%。春運人潮湧動的熱鬧景象再現,讓返鄉(xiang) 路上洋溢著久違的年味,折射出流動中國的盎然生機。

  春運旅途寄托著濃濃鄉(xiang) 愁、深深牽掛,也承載著奔向新生活的憧憬與(yu) 夢想。作為(wei)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ge) 春運,今年春運客流量大幅回升,跨區域人員貨物流動明顯增加。跨越山海的親(qin) 朋好友在車站相擁,一日千裏的新線路拉近遠方和家的距離,密集的自駕車流映照出行新趨勢,走上列車的年貨大集與(yu) 招聘會(hui) 搭起民生就業(ye) 橋梁——一道道春運風景線,傳(chuan) 遞出複蘇信號,鼓舞著前行信心。

  在客流從(cong) 長期低位轉入快速攀升、重點物資運輸需求旺盛的新形勢下,今年春運工作能夠實現安全平穩有序,有賴於(yu) 交通運輸係統的強勁韌性。鐵路、民航等部門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積極靈活調配運力,通過加開夜間高鐵、升級購票係統等方式優(you) 化供給,為(wei) 節日期間各類出行需求的充分釋放創造了條件。與(yu) 此同時,貨運物流持續高位運行,快遞攬投“不打烊”,有力保障了醫療、糧食、能源、化肥等生產(chan) 生活物資的運輸周轉,助力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與(yu) 春耕備耕。可以看到,暢通的交通網絡和高效的運輸服務,是我國經濟運轉向穩向好的堅實支撐。

  春運期間人流物流的激活,帶動了消費市場加速回暖。這個(ge) 假期,渴望“詩和遠方”的人們(men) 終於(yu) 可以走出家門,旅遊業(ye) 火熱的勢頭令不少機場重現“人從(cong) 眾(zhong) ”場景,位於(yu) 熱門旅遊目的地的西雙版納嘎灑機場、長春龍嘉機場、三亞(ya) 鳳凰機場成為(wei) 較2019年春運同期客流量恢複最快的三大機場,1月27日三亞(ya) 鳳凰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8.5萬(wan) 人次,創機場通航以來新高。借助節日出行契機,旅遊、餐飲、住宿、文化等服務消費迎來“開門紅”,中小城市消費需求快速增長,熱氣騰騰的假日經濟顯示出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透過春運這扇窗口,也讓世界感受到中國經濟景氣水平回升帶來的暖意。春運期間,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02列、發送19萬(wan) 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4%、23%,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發送貨物7.41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3.7%,中老鐵路發送跨境貨物32.5萬(wan) 噸,同比增長282%。國際貨運班列跑出“加速度”,為(wei) 穩定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作出重要貢獻。此外,出入境政策調整後出境遊按下“重啟鍵”,大量中國遊客走出國門過春節,也為(wei) 國際旅遊市場注入了信心。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社會(hui) 活力進一步釋放,中國將為(wei) 提振全球經濟發揮更大作用,提供更多發展機遇與(yu) 紅利。

  春運收官,步履不停。放眼神州大地,滿懷希望的人們(men) 已開始新一年的打拚,投身熱火朝天的奮鬥圖景。伴隨著春暖花開,流動起來的中國必將迸發出更加澎湃的發展動能。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