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寶武集團八鋼公司堅持低碳發展——煉就“綠色鋼鐵”

發布時間:2023-02-24 10:01:00來源: 經濟日報

  “外表較新的高爐是實驗成功的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實現了固體(ti) 燃料消耗降低達30%,碳減排超21%的階段性目標。外表較舊的高爐已經成為(wei) 工廠3A級景區的景點之一。”在位於(yu) 新疆烏(wu) 魯木齊市寶武集團八鋼公司(以下稱“八鋼”)廠區內(nei) ,綠色低碳冶金首席專(zhuan) 家田寶山指著一新一舊兩(liang) 座430立方米高爐說。

  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推進,八鋼加快高質量發展轉型步伐,進一步優(you) 化綠色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推進穩定高效的生產(chan) ,探索綠色智慧發展新路。

  實現碳循環

  高爐煉鐵要實現真正意義(yi) 的碳減排,就必須達到全氧冶煉,實現碳循環。聽起來簡單,但傳(chuan) 統高爐采用熱風爐生產(chan) ,高爐煤氣因含有大量氮氣,並不具備脫碳(去除二氧化碳)再循環使用的價(jia) 值,所以達到這個(ge) 要求並不容易。

  “解決(jue) 這一問題,需要不斷提高含氧量,直至實現全氧冶煉、煤氣循環。”田寶山說。

  2020年7月開始,寶武集團投入10多億(yi) 元研發費用,在八鋼建立低碳冶金試驗平台,利用原有的2號430立方米高爐,開展綠色低碳冶金工業(ye) 試驗,開展35%富氧、50%超高富氧到100%全氧冶煉工況條件下,噴吹脫碳煤氣和富氫冶煉的工業(ye) 化生產(chan) 試驗探索。

  在試驗過程中,田寶山等人沒少碰壁。“試驗啟動後就出現‘爐涼’現象,工人們(men) 需要在高溫中清理渣鐵混合物,最長一次折騰了半個(ge) 月。”田寶山說。

  “正常生產(chan) 中出現‘爐涼’是重大生產(chan) 事故。我們(men) 要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在公司容錯機製的支撐下,田寶山等人堅持試驗,總結經驗教訓,最終取得項目成功。其中,“一種富氧高爐開爐方法”“一種富氫碳循環高爐的煉鐵方法”等4項成果獲得國際發明專(zhuan) 利。

  前不久,寶武集團宣布建成首座400立方米級的低碳冶金高爐。這是綠色低碳技術的重大突破。

  新工藝突破後,固體(ti) 燃料消耗降幅實現超過30%的目標。“這不是終點,我們(men) 已開始向更高的目標穩步推進,並為(wei) 下一階段向2500立方米高爐推廣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技術做準備。”田寶山說。

  八鋼緊扣低碳、綠色發展主題,以創新為(wei) 引領,不斷突破低碳冶金技術難題。每一項突破都是自主創新的有力見證,每個(ge) 車間都有科技創新聯絡員。背靠寶武集團的技術支撐,八鋼逐步完善出一整套創新項目攻堅克難運行體(ti) 係,確保企業(ye) 一直保持創新活力。

  啃下硬骨頭

  行走在八鋼廠區內(nei) ,記者看到世界最大非高爐煉鐵裝備——歐冶爐。走進中控操作室,電子大屏上運行參數一目了然。工作人員輕敲鍵盤,這座高達118米的“大家夥(huo) ”就開始平穩地送煤、煉鐵。

  田寶山曾擔任過歐冶爐首任爐長。他介紹,八鋼低碳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技術的突破,離不開這個(ge) “大家夥(huo) ”。

  歐冶爐原名叫COREX爐,是從(cong) 國外引入熔融還原技術在上海建成。然而,由於(yu) 國內(nei) 外原燃料結構差異,建成投運的COREX爐在運行和經濟性上受到了挑戰,出現了水土不服。

  為(wei) 探索出一條適合國內(nei) 原燃料結構的低碳冶煉道路,2012年,COREX爐從(cong) 上海搬遷至八鋼,2015年6月18日投產(chan) 。

  “從(cong) 上海來的這個(ge) 大家夥(huo) ‘挑食’嚴(yan) 重,隻吃全國最好的塊煤、高品質的‘球團’鐵礦,這導致其煉鐵成本比傳(chuan) 統高爐要高。”八鋼煉鐵廠廠長助理陳佰軍(jun) 說。

  “COREX爐能在新疆紮下根,產(chan) 生效應嗎?”起初,麵對“大家夥(huo) ”,八鋼員工疑慮重重。

  麵對挑戰,八鋼員工迎難而上、敢闖敢試,憑借對傳(chuan) 統高爐技術的深厚積累,對COREX爐的原燃料結構進行了顛覆性的創新,將傳(chuan) 統高爐布料流槽移植到歐冶爐上,解決(jue) 了原有布料器故障率高的問題;借鑒高爐煤氣流分布工藝設計豎爐中心煤氣導入裝置,解決(jue) 輸入黏接和精細化率低的問題……經過一次次工藝優(you) 化創新,2018年,升級版的COREX爐更名為(wei) 歐冶爐。

  “現在的歐冶爐能吃得下普通高爐排斥的高鋅礦、低強度球團,實現了減碳降成本的目標。”陳佰軍(jun) 興(xing) 奮地說,歐冶爐每噸鐵的冶煉成本低於(yu) 傳(chuan) 統高爐。

  2019年實現工業(ye) 應用的煤氣脫碳技術,打通了冶金煤氣循環利用工藝技術路線,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餘(yu) 萬(wan) 噸,相當於(yu) 再造森林近1萬(wan) 畝(mu) 。

  歐冶爐和富氫碳循環高爐是八鋼探索綠色低碳之路的縮影。“十三五”時期以來,八鋼累計投入60多億(yi) 元開展環境治理,建成圓形料倉(cang) 、工業(ye) 廢水處理廠、廠區防風牆、燒結焦化脫硫脫硝等一大批環保設施,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廢氣達標排放和固廢不出廠。目前,八鋼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形成融入城市、反哺城市的發展格局。

  前不久,八鋼被評為(wei) 國家AAA級工業(ye) 旅遊景區,13平方公裏的景區內(nei) ,工業(ye) 、人文、自然特點突出。景區整體(ti) 設計突出植築平衡、功能混合的多元工業(ye) 旅遊形態,強調綠色智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增綠需“添智”

  鋼鐵行業(ye) 轉型,增“綠”更需添“智”。在工廠廠區,機器人正在現場巡檢。在生產(chan) 車間,工人手拿遙控器,不需高溫考驗就能打開鐵口,用機械臂裝填炮泥……一項項新技術,更新了煉鐵工人的作業(ye) 方式。“要讓老企業(ye) 擁有新活力,改革創新必不可少,要勇於(yu) 擁抱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八鋼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吳彬說,我們(men) 要緊跟寶武集團信息化發展步伐,堅定推進智慧製造,改變鋼鐵企業(ye) 在人們(men) 心目中的傳(chuan) 統形象。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智慧製造是提高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推進轉型升級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產(chan) 線調整和技術改造,八鋼實現煉鐵智慧化。2020年開始,八鋼以管控中心、操控中心和員工服務中心為(wei) 總體(ti) 布局,建成投入智慧熱軋等重點項目。累計投資7.7億(yi) 元,投入使用工業(ye) 機器人64個(ge) ,減少操作室40個(ge) 。

  歐冶爐煉鐵主任工程師賀敏敏說,在八鋼廠區,通過推進製造環節革新,達到操作室一律集中、操作崗位一律自動化、運維一律遠程、服務環節一律上線的目標,產(chan) 線各環節基本都由機器人完成,爐溫控製、取樣化驗、輔助材料添加等都靠電腦操控。

  2021年,八鋼加快構建集智能裝備、智能工廠、智能運營於(yu) 一體(ti) 的智慧製造體(ti) 係,實現數字監控智慧管理,“一總部多基地”協同效益顯著。同年,八鋼發布了綠色低碳冶金技術創新路線圖,2022年實現了400立方米級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碳減排超21%的重大突破。

  八鋼將繼續推進綠色與(yu) 智慧發展。“2023年至2024年,八鋼要在大中型高爐推廣富氫碳循環氧氣冶煉工藝以及商業(ye) 化裝置改造,2025年具備減碳30%工藝技術能力,2035年力爭(zheng) 減碳30%,2050年力爭(zheng) 實現碳中和。”吳彬說,綠色低碳是鋼鐵行業(ye) 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八鋼正在不遺餘(yu) 力推進“雙碳”重點項目建成示範項目,打造行業(ye) 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新引領標杆企業(ye) 。 (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