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要更好滋潤“三農”
信貸、保險、期貨……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及金融對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支撐作用。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金融是實體(ti) 經濟的血脈,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強國的關(guan) 鍵支撐。金融機構是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的“觸手”,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依靠金融機構流向田間地頭。
金融助力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要在重點領域持續發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頭等大事。近年來,圍繞糧食產(chan) 能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種業(ye) 振興(xing) 等領域,銀行依托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完備的經營體(ti) 係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撐。保險公司在糧食主產(chan) 區持續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覆蓋範圍,滿足了農(nong) 戶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不過,從(cong) 長遠來看,信貸領域對糧食生產(chan) 全產(chan) 業(ye) 鏈的支持尚有不足,農(nong) 業(ye) 保險還需進一步“擴麵、提標、增品”,保障程度從(cong) 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升級,從(cong) 保產(chan) 量損失向保價(jia) 格收入升級。
金融助力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應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我國南北方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環境千差萬(wan) 別,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等業(ye) 態對於(yu) 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金融服務隻有起點沒有終點。近年來,商業(ye) 銀行下沉基層服務,因地製宜向難以提供傳(chuan) 統抵押物的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推廣擔保融資,還通過整村授信、循環信貸等方式滿足農(nong) 戶的中長期資金需求。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充分運用“保險+期貨”等金融工具,熨平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波動,為(wei) 生產(chan) 者保收入,為(wei) 企業(ye) 降成本,在紅棗、蘋果、甘蔗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主產(chan) 區為(wei) 農(nong) 戶營造了“下跌我不怕,上漲我開心”的良好生產(chan) 環境。下一步,隨著金融服務的不斷創新,金融機構應繼續紮根基層,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金融助力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須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金融機構依托科技實力不斷優(you) 化農(nong) 村金融產(chan) 品與(yu) 服務供給,為(wei) 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提供持續支撐。在農(nong) 業(ye) 保險領域,智能活體(ti) 識別為(wei) 養(yang) 殖業(ye) 理賠提供了依據,遙感衛星、北鬥定位為(wei) 種植業(ye) 識別天氣風險、做好風險減量提供了技術支持。著眼未來,金融科技助力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須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全麵的“打法”、更前沿的科技,打造數字化“三農(nong) ”綜合金融服務體(ti) 係,以金融科技賦能全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縱觀多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雖然對於(yu) 金融支持農(nong) 業(ye) 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具體(ti) 論述有所不同,但從(cong) 出發點和立足點來看,無論是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抑或是金融服務下沉基層,都在強調守好“三農(nong) ”基本盤至關(guan) 重要,傳(chuan) 遞出重農(nong) 強農(nong) 的強烈信號。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滋潤“三農(nong) ”,著力促進農(nong) 民收入增長和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縮小,不斷推進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和鄉(xiang) 村治理,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必將有效促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於(yu) 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