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2023-02-28 10:09:00來源: 人民日報

  “最美鐵路人”代表暢談體(ti) 會(hui) ——

  新時代十年,中國鐵路快速發展,我國建成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對於(yu) 鐵路建設成就有哪些感受?如何為(wei) 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2月27日,在國新辦舉(ju) 行的中外記者見麵會(hui) 上,5位“最美鐵路人”代表講述了他們(men) 的體(ti) 會(hui) 感悟。

  “鋼軌探傷(shang) 工作是個(ge) 技術活,更是一個(ge) 良心活,要做到‘檢測一公裏、放心一千米’。”中國鐵路蘭(lan) 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銀川工務段鋼軌探傷(shang) 車間探傷(shang) 工黃濤說。工作20多年,他累計行走了近4萬(wan) 公裏,發現最小缺陷尺寸直徑隻有1.5毫米。

  見麵會(hui) 現場,黃濤帶來了一款創新小工具——“探頭夾持裝置”:“有時探測部位空間比較狹窄,手持探頭伸不進去、夠不著,這個(ge) 小工具可以夾持探頭進行傷(shang) 損探測。”對於(yu) 這十年的鐵路發展,黃濤有著親(qin) 身感受,“這些年,鋼軌探傷(shang) 設備不斷更新換代,現在使用的智能化探傷(shang) 儀(yi) ,有9個(ge) 探測通道,傷(shang) 損辨別更加精準和直觀。”

  “更加精準”,也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電務維修技術中心副主任鄭小燕對自己的要求。這十年,她先後參與(yu) 了鄭徐、鄭渝、鄭阜等高鐵新線的列控係統施工和仿真試驗,見證了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的全麵建成。

  作為(wei) 高鐵安全運行的“超級大腦”和“導航係統”,列控係統決(jue) 定著高鐵列車跑多快、在哪兒(er) 停。“我的工作就是對海量列控數據、列控係統的功能進行驗證。”鄭小燕說,鄭徐高鐵聯調聯試前的仿真試驗,要核對30多萬(wan) 個(ge) 列控數據,並且這中間列控數據版本變化了7次,每變化一次意味著要對所有數據再核對一遍,“高鐵高標準,我們(men) 要為(wei) 高鐵列車精準導航,為(wei) 旅客出行保駕護航。”

  馬如鐵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裏站運轉車間的值班站長。這十年,他見證了中歐班列的高速發展:“從(cong) 原來每幾天開行一列,到現在每天開十幾列,中歐班列滿載貨物,品類有上百種。”

  隨著運量急劇攀升,為(wei) 了解決(jue) 作業(ye) 效率問題,馬如鐵帶領業(ye) 務骨幹蹲在現場反複揣摩作業(ye) 環節,通過動態掌握班列開行信息,合理調配機車,為(wei) 中歐班列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作為(wei) 一名口岸鐵路人,我會(hui) 帶領班組幹好每鉤活、編好每列車,確保口岸暢通,扛起國門下的‘鋼鐵’擔當。”

  90後杜赫來自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包頭供電段,是一名紮根沙漠鐵路的接觸網工。接觸網是給列車供電的輸電線路,距離地麵大概6米高,需要通過吊弦來保證接觸網的高度穩定。

  為(wei) 讓列車運行更加平穩有序,杜赫想方設法把原本要求2毫米的標準誤差控製在1.5毫米。為(wei) 何要與(yu) 這0.5毫米“較真”?杜赫解釋,他工作所在的沙漠腹地四季氣候變化明顯,要求接觸網設備在極限溫度條件下,必須運行良好,“這0.5毫米不僅(jin) 是自身作業(ye) 標準的提高,還意味著更大的責任。”

  交通強國不僅(jin) 要強在鐵路基礎設施更加完備、鐵路路網更加完善、科技創新更有成效、安全運營更有保障,還要強在服務保障更加優(you) 質。90後呂盼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客運段京張高鐵車隊列車長,她和姐妹們(men) 成立“雪之夢”服務品牌,認真觀察旅客需求,探索推出重點旅客呼叫器、盲文服務卡、嬰幼兒(er) 安睡床等10餘(yu) 項特色服務,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高鐵服務品質。

  “列車有終點,服務無止境。我將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做好服務,用實際行動擦亮中國高鐵名片,讓流動的中國更美麗(li) 。”呂盼說。(本報記者 丁怡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