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四步走”深化有組織科研 賦能科技創新提檔升級
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高校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為(wei) 適應新發展格局下的科學知識生產(chan) 模式和技術創新規律,山東(dong) 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秉承“守正創新、卓越求實”的院風,沿襲深厚的電力係統研究傳(chuan) 統,充分發揮在電網運行與(yu) 控製方向科研的優(you) 勢,積極探索建立適合學院和學科特點的科研管理體(ti) 製。學院聚焦國家能源戰略需求,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實施“一教授一企業(ye) ”戰略,在科研產(chan) 出、服務社會(hui) 和人才培養(yang) 方麵取得了一係列成果,科技創新能力、成果轉化能力不斷提升。
麵向國家戰略需求 創新科研組織新模式
山東(dong) 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圍繞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助力能源低碳清潔轉型等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頂層戰略謀劃,重點打造“新型電力係統”優(you) 勢學科方向以及“高品質永磁電機”“高壓電氣設備絕緣”“等離子體(ti) 醫工交叉”“電動汽車電網接入”四個(ge) 特色方向,著力構建“1+4”學科布局,為(wei) 實現電氣學科重大原始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麵向重大科學問題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瓶頸,電氣工程學院結合學科發展布局,創新科研組織形式,構建全流程科研管理模式,實行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的學院內(nei) 部立項新機製,致力於(yu) 打通基礎理論研究、關(guan) 鍵技術突破和平台係統研發界限,在微電網、虛擬電廠、儲(chu) 能等方向組織柔性團隊集中協同攻關(guan) ,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僅(jin) 2022年,學院就獲批國家級重點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0餘(yu) 項,2022年到賬科研經費突破1億(yi) 元;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其中,電力係統經濟運行團隊開發的新型電力係統一體(ti) 化智能預測平台已應用於(yu) 國內(nei) 10餘(yu) 省/市電網調控中心及1000餘(yu) 座新能源場站,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hui) 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山東(dong)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複雜電網安全防控與(yu) 智能恢複團隊開發的大電網安全風險前瞻預警軟件已應用於(yu) 國家電網新一代調度平台,獲山東(dong) 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放電等離子體(ti) 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團隊獲批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子課題2項,牽頭山東(dong) 省重點研發計劃軍(jun) 民融合項目1項,參與(yu) 山東(dong) 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1項。學院有組織科研模式創新成效初顯。
實施“一教授一企業(ye) ”戰略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近年來,山東(dong) 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持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己任,創新構建“一教授一企業(ye) ”校企合作融合發展新模式,引導各科研團隊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學院組建多個(ge) 3—5人專(zhuan) 項科研小組與(yu) 企業(ye) 對接,教授團隊直接麵對企業(ye) 需求,集中力量科技攻關(guan) ,科研產(chan) 出就地轉化。
一直以來,學院瞄準電力科技前沿,麵向國家重大能源工程和行業(ye) 重大需求,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在新形態電網技術創新、服務國家重大能源工程、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麵取得一係列突出成績。其中,特高壓大電網穩定性評估與(yu) 一體(ti) 化安全防禦技術,應用於(yu) 世界首回±660kV銀東(dong) 直流輸電工程、±800kV特高壓複奉、錦蘇直流等“特高壓入魯”“西電東(dong) 送”國家重大能源工程;參與(yu) 共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協同創新中心”,作為(wei) 唯一的國內(nei) 高校理事單位加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合作設立“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技術研究院”,成為(wei) 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首任主席單位;依托學院教師研發的故障錄波技術成功孵化山東(dong) 山大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並成長為(wei) 我國柔性直流工程的故障錄波器唯一供應商;核心技術產(chan) 出同時支撐積成電子、東(dong) 方電子等多家電力服務企業(ye) 。
深化產(chan) 學研協同育人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長期以來,山東(dong) 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校企聯合協同育人模式,將校企合作新成果轉化為(wei) 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ang) 優(you) 勢,為(wei) 學生提供了更多將創新成果應用到工程實際的實踐鍛煉機會(hui) ,學生的科研興(xing) 趣被極大激發,創新能力也同步提升。
在“第一屆高校電氣電子工程創新大賽”決(jue) 賽中,“麵向大規模新能源消納的基於(yu) 18脈動換流器的直流輸電實驗平台”及“實現實時預測、調控、平抑的風電—飛輪壓縮空氣混合儲(chu) 能一體(ti) 化係統”兩(liang) 件學生作品分別榮獲全國一、二等獎。自2008年起,學院聯合山大電力技術公司舉(ju) 辦“電力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ju) 辦14屆,成為(wei) 學院校企聯合育人的特色品牌。學院鼓勵學生到施工現場、到企業(ye) ,在實踐中學習(xi) ,在實幹中成才,為(wei) 能源行業(ye) 培養(yang) 出大批善於(yu) 解決(jue) 複雜科技和工程難題的創新型、實戰型人才。
新時代,新征程。在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山東(dong) 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將繼續心懷國之大者,聚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踔厲奮發,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ang) 、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等方麵提檔升級,為(wei) 推動我國電氣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光明日報全媒體(ti) 記者趙秋麗(li) 、李誌臣 通訊員 宋思利、任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