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厚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匠藝之路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劉穎穎)時隔兩(liang) 年後重啟的第35屆北京圖書(shu) 訂貨會(hui) 近日在京舉(ju) 行,在此間舉(ju) 行的《曆史的厚贈:國家級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承人的匠藝之路》新書(shu) 發布會(hui) 上,該書(shu) 主人翁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蔚縣剪紙傳(chuan) 承人高佃亮在活動現場輕輕舞動著手中的剪刀,不一會(hui) 兒(er) ,一組巧奪天工的蔚縣剪紙展現在人們(men) 麵前。
該書(shu) 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副研究員、文旅部中國東(dong) 方文化研究會(hui) 匠學文化專(zhuan) 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方鴻琴表示,她出生在美麗(li) 的杭州,她的母親(qin) 就是當地從(cong) 事蘇繡的繡娘,這是她直接接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做好非遺傳(chuan) 承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種子。隨著視野的開闊和事業(ye) 的發展,她接觸和采訪了很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並了解到,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經過這些傳(chuan) 承人的修複和創新,重放光彩,“活”出了古今結合的模樣,讓人歎為(wei) 觀止。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非遺中心原主任連輯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men) 有責任有義(yi) 務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好發揚好。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立項的“非遺中國”以及《曆史的厚贈——國家級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承人的匠藝之路》的出版,充分說明了中國出版集團作為(wei) 出版國家隊的使命和初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