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新品種“甬青獺兔”育成
3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cong) 揚州大學獲悉,由該校動物科學與(yu) 技術學院吳信生教授團隊聯合浙江省餘(yu) 姚市欣農(nong) 兔業(ye) 有限公司等單位,曆經10餘(yu) 年攻關(guan) ,采用現代先進技術培育的獺兔新品種“甬青獺兔”,經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委員會(hui) 審定鑒定通過,已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shu) 。這是目前國內(nei) 首個(ge) 通過產(chan) 學研相結合方式自主培育的彩色獺兔新品種,填補了我國彩色獺兔品種的空白。
近年來,優(you) 質獺兔皮的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彩色兔皮需求日趨旺盛,尤其以青紫藍色獺兔皮最為(wei) 名貴,深受市場和消費者歡迎。
“青紫藍色獺兔皮色彩純天然,無法仿製,且輕柔、舒適、保暖,提升了我們(men) 的服飾品位。”海瀾之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部主任石曉東(dong) 介紹。
針對市場需求,吳信生團隊瞄準育種難點,依托國家兔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和江蘇省特色畜禽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開展了10餘(yu) 載潛心攻關(guan) ,成功培育出彩色獺兔新品種。
吳信生介紹,如何在保持主要生產(chan) 性能的基礎上,提高毛色遺傳(chuan) 穩定性,是彩色獺兔選育的最大難點。他們(men) 對育種目標和主選性狀確定後,進行育種素材的收集和提純複壯,連續開展4個(ge) 世代的群體(ti) 繼代選育,並利用常規育種技術結合分子輔助育種技術,育成“甬青獺兔”核心群。
該品種以青紫藍色被毛為(wei) 重要經濟性狀,具有體(ti) 形中等、被毛密度好、槍毛比例低等突出生產(chan) 性能。“甬青獺兔”在培育過程中,采取邊選育邊開發利用的方式,迄今已累計利用30多萬(wan) 隻“甬青獺兔”兔皮,開發的產(chan) 品包括青紫藍色毛皮服飾係列、編織係列、領子及毯子係列和利用邊角料製成的產(chan) 品等,已銷往海外。
全國畜牧總站首席專(zhuan) 家劉長春研究員表示,“甬青獺兔”新品種的培育,不僅(jin) 豐(feng) 富了我國家兔遺傳(chuan) 資源,為(wei) 我國獺兔良種繁育體(ti) 係建設提供了優(you) 質種源保證,而且培育了一支獺兔育種科技創新團隊,為(wei) 我國進一步開展獺兔育種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與(yu) 做法,對促進我國獺兔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提升獺兔產(chan) 業(ye) 整體(ti) 水平、提高養(yang) 殖經濟效益、增強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力、增加農(nong) 民收入具有重大意義(yi) 。(虞璐 趙博昊 過國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