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出口強勁彰顯中國經濟韌性

發布時間:2023-03-03 10:42:00來源: 經濟日報

  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個(ge) 重要著力點。出口本質上是境外對境內(nei) 生產(chan) 產(chan) 品和服務的需求滿足,與(yu) 投資和消費一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改革開放多年的經驗表明,出口增加給我國帶來企業(ye) 發展所需的資金,擴大了就業(ye) ,增加了外匯儲(chu) 備,夯實了經濟增長的財富基礎和抗風險能力,也增強了企業(ye) 國際化發展能力,成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的先導。同時,出口也提升了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使得“中國製造”風靡全球,促進“中國服務”走向世界。

  當前,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截至2022年底,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近年來,在疫情蔓延全球、世界經貿複蘇乏力、國際貿易保護主義(yi) 盛行、地緣政治衝(chong) 突頻發的國際變局下,我國出口展現了韌性與(yu) 活力,為(wei) 穩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一係列穩出口、增出口、強出口措施的出台,成為(wei) 我國出口規模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you) 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保障。

  但也應注意到,當前我國出口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如全球經濟滯脹,新冠疫情風險尚未消除,俄烏(wu) 衝(chong) 突持續,外需不足;中美博弈加劇,美西方推動脫鉤斷鏈,部分新興(xing) 國家形成競爭(zheng) 性替代,引發訂單轉移風險;我國出口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增加,外貿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提升等。因此必須綜合施策,持續推動出口量增質升,發揮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大力推動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cang)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等發展,加強新業(ye) 態新模式相互協調共促。如支持跨境電商優(you) 勢企業(ye) 與(yu) 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地區的協調聯動,引導市場采購貿易出口經營者運用跨境電商渠道開發國際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推進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建設。提升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業(ye) 務能力,為(wei) 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貿易出口企業(ye) 提供報關(guan) 、貨代、物流、結算、信保、檢驗認證方麵的優(you) 質服務。

  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加大對國內(nei) 外展會(hui) 資源的信息集成和宣介力度,積極舉(ju) 辦各類商品展會(hui) ,組織企業(ye) 走向海外,團體(ti) 參展布展、組團出海搶訂單,增加國外客商和消費者與(yu) 我國企業(ye) “麵對麵”“點對點”交流機會(hui) ,強化其對中國品牌的認知。鞏固發達國家市場,深化與(yu) 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合作。積極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推動RCEP合作為(wei) 抓手,以投資合作和對外承包工程建設帶動出口增長和結構升級。

  加大出口企業(ye) 財稅金融扶持力度。製定差異化出口退稅政策,靈活運用“免征、抵扣、退稅”相結合措施,通過數字化手段簡化退稅流程,提供良好出口退稅服務。用好外經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對出口企業(ye) 技術改造升級、智能化發展提供支持,對因原材料持續漲價(jia) 、傳(chuan) 統出口市場突發變化而帶來經營困難的出口企業(ye) 提供救助。開發支持出口企業(ye) 的多元融資產(chan) 品,加大出口信貸保險對貿易融資的支持。

  推進出口領域製度改革。加強對外貿易製度型開放,創新推進與(yu) 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體(ti) 製機製,落實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質升級戰略,打造國際一流自由貿易港。促進與(yu) 出口相關(guan) 的知識產(chan) 權、綠色低碳、技術標準、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等方麵製度型創新。推動東(dong) 中西部合作,共建國家級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創新區域合作和產(chan) 業(ye) 對接機製,給予必要優(you) 惠政策,穩定加工貿易。

  提升服務貿易出口能力。如今,服務貿易出口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日益顯現。未來,在促進貨物貿易出口發展時也應關(guan) 注服務貿易出口。要辦好服貿會(hui) ,廣納全球客商,推廣中國服務品牌,不斷擴大其帶動出口作用。應用數字技術改造傳(chuan) 統服務貿易出口企業(ye) ,激發其出口潛力和活力。積極發展服務外包,探索建設有利於(yu) 服務貿易出口的創新發展示範區,推進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行業(ye) 的服務貿易出口,提升服務滿足世界的層級和能力。(藍慶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