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跨品牌快充加速普及 手機充電接口或將迎來“大一統”

發布時間:2023-03-03 10:49:00來源: 科技日報

  目前我國融合快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麵臨(lin) 巨大的挑戰。融合快充行業(ye) 應該重視標準的製定。加大標準與(yu) 認證的推廣實施力度,提升技術研發實力,掌握接口與(yu) 快充技術,是我國推進快速充電設備統一的有效方法。

  ——梁宇彤 廣東(dong) 省連接器協會(hui) 秘書(shu) 長、廣東(dong) 省電線電纜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

  ◎本報記者 唐 芳

  蘋果15(iphoness15)或配備USB-C充電接口的消息再上熱搜。目前全球有兩(liang) 種主流充電接口,安卓平台已基本完成USB-C接口的統一,而蘋果是唯一堅持用閃電(Lightning)接口的手機品牌。

  全球統一充電接口是否可行?充電接口的統一,是否意味著我們(men) 可以用一個(ge) 充電頭、一根充電線解決(jue) 全部移動智能設備的快速充電(以下簡稱快充)問題?距離實現這個(ge) 目標,我們(men) 還有多遠的路要走?3月1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

  小接口掀起配件市場“風暴”

  2022年10月,歐洲理事會(hui) 批準“在歐盟範圍內(nei) 統一充電接口”法案,規定自2024年起在歐盟範圍內(nei) 銷售的手機、平板、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必須統一使用USB-C接口。

  “根據歐盟這一新規,蘋果Lightning接口將不再適用於(yu) 歐盟的電子設備市場。”中關(guan) 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iphoness15接口的改動意味著,蘋果手機將向通用化進一步轉型。但不排除今年秋季可能發布的iphoness15係列推出“歐盟特供版”產(chan) 品,或通過加速推進無線充電避開接口限製。

  項立剛表示,統一充電接口為(wei) USB-C,每年將減少數千噸的電子垃圾,還能促進充電器的再利用。

  廣東(dong) 省連接器協會(hui) 秘書(shu) 長、廣東(dong) 省電線電纜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梁宇彤表示,蘋果Lightning接口相比USB-C接口,存在傳(chuan) 輸速率慢、快充速度不盡如人意、設備兼容性差等突出問題。而USB-C自2015年推出以來,已成為(wei) 全球主流手機、消費類電子產(chan) 品、個(ge) 人計算機等廠商的首選接口,具有體(ti) 積小、可正反插、傳(chuan) 輸快、信號能力強、兼容性好等優(you) 勢。

  具體(ti) 來說,蘋果Lightning接口雖然支持正反插,但隻有8個(ge) 針腳工作,且能承受的最大電流隻有3安培(A),充電功率上限為(wei) 33瓦特(W)。而目前市場上風頭正勁的氮化镓充電器,充電功率達到40—120W。

  梁宇彤介紹,移動設備充電接口不統一,首先為(wei) 消費者的使用帶來困擾和不便。其次,由於(yu) 蘋果Lightning接口數據線標準不公開,企業(ye) 隻能在蘋果公司的授權下生產(chan) ,生產(chan) 企業(ye) 自主性低,產(chan) 品透明度低。最後,我國對這類數據線產(chan) 品的質量監管無從(cong) 下手,屬於(yu) 質量監管盲區。

  如果蘋果手機換成USB-C接口,原先Lightning接口的MFI體(ti) 係是否也會(hui) 失效?

  “智能設備充電接口統一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梁宇彤表示,行業(ye) 普遍認為(wei) ,蘋果手機數據線的MFI認證每年為(wei) 其帶來豐(feng) 厚利潤,如果充電產(chan) 品都可以通用,必然影響蘋果的配件銷售。

  據估算,蘋果公司每年依靠“獨樹一幟”的Lightning充電線和MFI認證可賺幾十億(yi) 美元。

  項立剛認為(wei) ,蘋果大概率會(hui) 將MFI芯片與(yu) USB-C結合在一起,做USB-C認證芯片。如果手機想達到全速充電狀態,仍需購買(mai) 原裝或者取得授權的第三方充電配件。“接口可以統一,但要加上一把鎖,以防止其他USB-C充電線適配蘋果產(chan) 品。”

  私有協議讓統一充電器變難

  據悉,即便充電接口統一,快充協議的區別也使一個(ge) 充電頭、一根充電線為(wei) 全部電子設備快充的實現變得困難重重。

  記者前往小米線下門店了解到,小米13Pro的快充協議顯示充電功率為(wei) 120W,僅(jin) 需19分鍾即可充滿。當用這款手機的充電器為(wei) vivo、OPPO等其他品牌手機充電時,那麽(me) 至少1小時才能充滿。

  梁宇彤指出,同樣采用USB-C充電接口,各企業(ye) 快充技術還存在不互通、不兼容的問題,比如OPPO手機快充功率為(wei) 100W,而小米手機用這套充電器可能隻能達到10W的慢充功率。究其緣由,是近年來各品牌廠商百花齊放,形成了多種快充標準和協議。

  比如華為(wei) 采用SC/FCP快充技術,其中FCP協議采用“高壓型小電流”方案,SCP協議則采用“低壓大電流”方案。而vivo采用FlashCharge閃充技術,通過更高的充電功率實現較短的充電時間。

  “由於(yu) 各家充電器和充電線都是獨立研發,從(cong) 充電技術到零部件都不一樣,因此各大手機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私有協議,最終導致充電協議互不兼容。”梁宇彤說,當使用其他品牌充電器時,都隻能進行小功率充電,嚴(yan) 重影響用戶快充體(ti) 驗,同時增加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研發風險與(yu) 成本。

  “快充協議不兼容,意味著要想獲得手機廠商標定的快充效果,就要使用特定的充電頭以及數據線。”項立剛對記者表示,這造成現在用戶更換設備後,原有充電頭、數據線大多閑置,造成巨大浪費。“有必要統一快充協議,實現各廠商之間快充的兼容。”他強調。

  項立剛建議,推動行業(ye) 的綠色轉型,必須要加快統一充電接口標準和快充技術、快充標準的步伐,加快建設廢棄充電器回收再利用體(ti) 係。

  手機跨品牌快充加速普及

  記者了解到,我國正在加速推進融合快充方麵的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梁宇彤介紹,我國製定的2022版融合快充認證標準(UFCS)已經發布,第一批15種快速充電器產(chan) 品獲得融合快充認證,覆蓋了手機、充電器、快充芯片三個(ge) 大類。

  據悉,UFCS是由信通院、華為(wei) 、OPPO、vivo、小米牽頭,聯合多家終端等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界共同完成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協議,旨在解決(jue) 目前市麵上快充標準複雜多變、互不兼容的問題。

  “UFCS融合快充協議成為(wei) 通用的快充標準,能夠幫助實現快充市場大一統。”梁宇彤說,作為(wei) 我國主導的快速充電技術規範,UFCS擁有更高的性能上限與(yu) 兼容性,目的是實現跨品牌大功率快充。

  科技日報記者在華為(wei) 、小米線下門店了解到,作為(wei) 通過融合快充認證的充電器,目前華為(wei) P0013型開關(guan) 適配器、小米MDY-14-ET電源適配器等,已經上市零售或作為(wei) 電子產(chan) 品配套出售。

  梁宇彤指出,UFCS融合快充正在加速普及到用戶層麵,讓跨品牌大功率快充變成可能,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快速充電器產(chan) 品能加入融合快充的陣營。

  “目前我國融合快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麵臨(lin) 巨大的挑戰。”梁宇彤建議,融合快充行業(ye) 應該重視標準的製定,“加大標準與(yu) 認證的推廣實施力度,提升技術研發實力,掌握接口與(yu) 快充技術,是我國推進快速充電設備統一的有效方法”。(科技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