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如何坐高鐵、乘地鐵 融入城市“第一課”火爆網絡
閱讀提示
近期,自媒體(ti) 創作者“打工仔小張”發布的“手把手教你坐高鐵”視頻在網上爆火。如何坐高鐵、如何乘地鐵、如何租房子……這些大眾(zhong) 習(xi) 以為(wei) 常的“小事”,可能就是進城農(nong) 民工的知識盲區。專(zhuan) 家認為(wei) ,開設一門“教你如何融入城市”的常識課是必要的,城市運轉的關(guan) 鍵邏輯其實是互助、契約、包容。
2月25日晚上7點剛過,21歲的青年工友羅文誌走進昆明博翠園項目部教室,再過半小時,他報名參加的“新市民課堂”就要開課了。為(wei) 保障務工人員全麵掌握行業(ye) 類技能,項目部開辦了免費的務工人員技能幫扶夜校,為(wei) 了解決(jue) 初來乍到的工友們(men) 對城市生活的不適應問題,夜校專(zhuan) 門開設了“新市民課堂”。
如何坐高鐵?如何租房子?如何乘地鐵?這些大眾(zhong) 習(xi) 以為(wei) 常的“小事”,可能是部分人的生活盲區,其中就包括大批離開家鄉(xiang) 走入都市的農(nong) 民工人群。學習(xi) 融入城市生活,成為(wei) 了他們(men) 的“進城第一課”。
誰都會(hui) 有人生“第一次”
“我老家是雲(yun) 南省昭通市大關(guan) 縣的,之前一直沒來過省會(hui) 城市,這次是跟著表哥來城裏打工。”羅文誌說,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縣城,第一次走入工地,第一次上技能培訓班。盡管很向往城市生活,剛到昆明的第一天,羅文誌發現自己不會(hui) 買(mai) 地鐵票,也不會(hui) 乘車,內(nei) 心又多了一些對城市生活的恐懼,擔心自己適應不了。
今年1月,自媒體(ti) 創作者“打工仔小張”發布了一條“手把手教你坐高鐵”的視頻,詳細介紹了如何取票、如何安檢、如何尋找檢票口、如何找到站台和座位等內(nei) 容。截至目前,該視頻已獲得30萬(wan) 點讚和2萬(wan) 條評論。
“現在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看短視頻就可以學會(hui) ,非常方便。”看到這條視頻後,今年25歲的房屋職業(ye) 顧問寸名盛也忍不住為(wei) “小張”點讚。2017年,寸名盛第一次坐飛機從(cong) 雲(yun) 南曲靖到廣東(dong) 打工,購買(mai) 機票、取票、安檢、檢票進站前後所有的流程,都是自己在網上查閱後做好記錄,隨後到機場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相比之下,寸名盛的弟弟寸名昌的“進城第一課”就省心了許多。“今年是我第一次乘高鐵外出工作,確定好了工作地點,曲靖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給我們(men) 發了乘坐高鐵、地鐵、公交注意事項的折頁。”寸名昌向記者介紹,折頁內(nei) 容很詳細,哪些液體(ti) 、哪些工具不能過安檢都做了標注。
此外,寸名昌還特地提前查看了打工所在地的房租價(jia) 格和出行交通情況。他說:“每個(ge) 人都會(hui) 遇到許多人生‘第一次’,我們(men) 需要不斷地學習(xi) ,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開在工地的“新市民課堂”
“現在乘地鐵、騎共享單車、網絡購物、點外賣都學會(hui) 了!”上了幾次“新市民課堂”,羅文誌收獲滿滿。據昆明博翠園項目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增玉介紹,“新市民課堂”采用“課堂+實操”的方式,授課教師是由項目工會(hui) 主席、項目工程師、轄區派出所民警擔任,課程包括交通安全出行、租房辦證購物、法律法規、文明禮儀(yi) 禮節、人際交往知識等方麵培訓。
據了解,中建二局雲(yun) 南分公司在雲(yun) 南、貴州各項目一線開通了就業(ye) 服務“綠色通道”,開辦幫扶夜校、“工友服務站”、“愛心托管班”,為(wei) 初來乍到的工友提供免費技能、城市生活第一課等培訓和指導。
近期,位於(yu) 昆明博翠園項目部的幫扶夜校就迎來了72名“新學生”,他們(men) 均是來自四川、雲(yun) 南等困難地區的群眾(zhong) 。項目工程師張田慶告訴記者,培訓班的許多工友是下了工後特意來參加培訓的。“在培訓過程中,有的學員拿手機記,有的學員拿筆記本做筆記,讓我們(men) 充分感受到開好這門課的重要性!”張田慶說,大家積極熱情的學習(xi) 精神令人非常感動。
為(wei) 了讓更多的“新市民”盡快融入城市,該公司還在各項目部發揮工會(hui) 陣地資源,專(zhuan) 門設立了“工友服務站”,服務站通過訂單式服務,為(wei) 工友提供出行指南、就醫谘詢、線上購物、租房申請、法律援助等20餘(yu) 項誌願服務,積極幫助工友們(men) 解決(jue) “急、難、愁、盼”問題。
位於(yu) 大理市的大理華晟新能源光伏項目部離市區較遠,為(wei) 了讓新入職的工友和職工熟悉交通出行路線,該項目誌願者就特意印製了口袋大小的交通出行指南,方便大家出行攜帶,隨時查看。
讓學習(xi) 和善意彌合信息鴻溝
雲(yun) 南郝耳墨心理谘詢中心高級心理谘詢師燕子表示,每個(ge) 人都會(hui) 有人生中的“第一次”,很多從(cong) 農(nong) 村第一次進入大城市的務工者,即使知道高鐵、地鐵等交通工具,卻不了解具體(ti) 操作流程,有時可能會(hui) 產(chan) 生自卑感,抵觸新事物。
“擔心第一次會(hui) 露怯、會(hui) 有失誤,每當產(chan) 生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們(men) 似乎都要做心理建設,其實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曆,尤其是在第一次來到大城市時會(hui) 有一種難以自持的炫目感,一種無所適從(cong) 的緊張與(yu) 焦慮。”燕子說。在她看來,開設一門“教你如何融入城市”的常識課是很有必要的,城市運轉的關(guan) 鍵邏輯其實是互助、契約、包容。
“打工仔小張”普及常識的視頻發布後,迅速引發網絡關(guan) 注,有網友認為(wei) ,“一直在大城市生活學習(xi) 的人,去到農(nong) 村也可能很難分清楚狗尾巴草和穀穗,每個(ge) 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觸及不到的知識領域。”還有人補充提到,不論是自己還是看到他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類似微妙的瞬間時,應該多一份坦然、多一份理解。
對此,雲(yun) 南大學民族學與(yu) 社會(hui) 學學院(社會(hui) 工作學院)社會(hui) 工作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向榮表示,“不是每個(ge) 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裏,從(cong) 小就有坐高鐵和飛機的機會(hui) 。”她認為(wei) ,每個(ge) 人的成長環境、生活經曆迥異,麵對書(shu) 本和日常經驗外的生活“考題”、知識盲點,無論是試圖邁出人生“第一步”的年輕人、還是難以跟上技術更迭的老年人,都會(hui) 感到忐忑不安。這些看上去“不用教”的知識科普之所以一點都不多餘(yu) ,是因為(wei) 它們(men) 的出現幫助許多人免去了“第一次”的尷尬和困境、無助和迷茫。(工人日報)
本報記者 黃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