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票難求,民族舞劇《紅樓夢》何以成爆款

發布時間:2023-03-07 10:41:00來源: 新華日報

   作者:王 慧

  3月9日—12日,在觀眾(zhong) 的翹首期盼中,中共江蘇省委宣傳(chuan) 部指導,江蘇大劇院出品,南京民族樂(le) 團聯合出品的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將於(yu) 南京再度起舞,由此掀開2023年全國巡演的序幕。此番已是這部舞劇的第四輪全國巡演,但觀眾(zhong) 熱情依舊不減,所到之處均是一票難求,儼(yan) 然成為(wei) 了演出行業(ye) 的“爆款”。

  舞劇《紅樓夢》為(wei) 何越演越熱?究竟是什麽(me) “點”觸發了當下年輕人的情感共鳴?新一輪巡演啟程之前,記者對話民族舞劇《紅樓夢》主創,為(wei) 觀眾(zhong) 揭開該劇台前幕後的甘苦,解密“爆款”背後的創作密碼。

  以年輕的方式詮釋“紅樓”故事

  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集大成者,幾十年來,《紅樓夢》改編的版本層出不窮,此前有數版影視作品“珠玉在前”,而舞蹈界改編的也已有五個(ge) 版本了。

  2019年,經江蘇大劇院一批年輕文化工作者的集體(ti) 投票,《紅樓夢》從(cong) 劇目海選庫中脫穎而出。這令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李斯思感到吃驚,“沒想到現在的年輕人會(hui) 對這樣一部古典文學作品感興(xing) 趣。”在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這個(ge) 題材的舞台呈現難度很大,很可能吃力不討好。經過多次商討、論證之後,江蘇大劇院決(jue) 定從(cong) 年輕人的審美視角出發,打造這部紅樓舞劇。

  於(yu) 是,舞劇《紅樓夢》請來的主創和主演,均是清一色的“90後”。作為(wei) 中國舞蹈界新生代的傑出代表,如何將意蘊深刻的文學名著重構成符合當下審美的舞劇,考驗著這群年輕人的創作智慧與(yu) 魄力。

  “紅樓夢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可以解讀出不一樣的紅樓味道,可以把它當作一個(ge) 愛情故事看,也可以把它當作一個(ge) 家族興(xing) 衰的側(ce) 麵記錄,當然,還可當作那個(ge) 時代裏社會(hui) 橫切麵的浮世繪。”舞劇《紅樓夢》的導演之一李超坦言,剛接下這個(ge) 項目時,心情是激情且興(xing) 奮的,但短暫的興(xing) 奮過後,便是長達半年的“自我折磨期”。

  《紅樓夢》內(nei) 容龐雜、博大精深,究竟該如何講述?

  創作過程,其實就是一個(ge) 解構與(yu) 重建的過程。李超試圖翻越文學的藩籬,借助音樂(le) 與(yu) 肢體(ti) 語言的表達,建立舞劇《紅樓夢》的獨特視角。一遍遍地反複閱讀原著後,李超發現,最能打動他的還是“十二個(ge) 姑娘”的命運。最終,他決(jue) 定從(cong) “十二位姑娘”入手,講述“十二金釵”盛開和凋零的生命曆程。

  “這是一次勇敢的嚐試,我很感謝觀眾(zhong) 能接受我們(men) 的出格和冒險。”李超和年輕的創作者們(men) 從(cong) 常規的舞劇敘事手法中獨辟蹊徑,采取傳(chuan) 統章回體(ti) 小說特色,分為(wei) “入府”“幻境”“含酸”“省親(qin) ”“遊園”“葬花”“元宵”“丟(diu) 玉”“衝(chong) 喜”“團圓”“花葬”“歸彼大荒”12個(ge) 篇章,各自獨立又串聯成篇,著重展現個(ge) 人命運與(yu) 家族的深沉關(guan) 聯。

  在痛苦和掙紮中“精雕細琢”

  “以往的創作我都會(hui) 有很多的選擇,哪種角度描述故事?畫麵是什麽(me) 樣的審美屬性、什麽(me) 樣的時代背景?情緒是哪種處理、何種質感?然而創作‘紅樓’,就像在一個(ge) 所有既定中去呈現、複製,然後等著被比較。”

  回憶起舞劇《紅樓夢》創排過程,所有主創、演員都仿佛經曆了一場長途負重拉練。身為(wei) 導演的李超更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和團隊從(cong) 早到晚都“泡”在排練廳裏,對每一個(ge) 細節進行雕琢——大到情節的鋪排、音樂(le) 的處理,小到肢體(ti) 動作的發力、舞蹈語言的運用。巨大的壓力讓他的體(ti) 重噌噌往下掉,一下子瘦了15斤。

  排練時,李超一次次地打破時空感,與(yu) 《紅樓夢》中的人物“古今對望”,甚至產(chan) 生了一種神奇微妙的情感碰撞。“也許是太投入了,排練整個(ge) 過程,我一直處於(yu) 壓抑和緊繃的狀態。”有時候演員們(men) 有說有笑地走進排練場內(nei) ,看到李超麵色凝重的樣子,都不敢上前與(yu) 他攀談,生怕一不小心就讓他出了戲。

  《紅樓夢》中人物眾(zhong) 多,個(ge) 性鮮明,如何用舞蹈動作表達出人物內(nei) 心情緒,對所有的演員來說,頗具挑戰性。李超自我評價(jia) 在工作時是有“潔癖”的,他對演員的要求極為(wei) 苛刻,每一個(ge) 動作、每一個(ge) 眼神甚至是每一口氣息,都要求“唯一準確性”。他還要求演員不能停留在“悅目”的層麵,更要達到“賞心”的深度,必須通過深入的思考、情感的帶動來展現人物,“你心裏有的東(dong) 西,肢體(ti) 和表情才能到位。”

  《紅樓夢》主要演員分為(wei) 兩(liang) 組。今年25歲的年輕舞者薑愛東(dong) ,在劇中飾演賈寶玉,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這類題材的角色,如何將人物的性格拿捏得當,呈現屬於(yu) 自己風格的賈寶玉,成了薑愛東(dong) 考慮最多的事,“因為(wei) 賈寶玉的表現好壞,將直接影響整部劇的呈現。”

  為(wei) 了更好地貼近角色,薑愛東(dong) 查閱了許多文獻資料,也反反複複看了之前的影視劇,從(cong) 中對比、打磨人物的表現手法,“塑造賈寶玉,最重要的是把握他的眼神,活潑靈動又不失真摯。直到今天我仍在研究,希望能夠更好貼近他的真實內(nei) 心。”

  舞台作品與(yu) 文學作品對話的探索樣本

  2021年9月,民族舞劇《紅樓夢》迎來了首場演出。舞台上,輕撩帷幔,靜推屏風,十二金釵身著鮮豔華服、徐徐起舞,紅樓之景如油畫畫卷般在觀眾(zhong) 麵前徐徐展開,令人沉醉。

  這之後,無數的好評如排山倒海般襲來,豆瓣8.6的高分、場場爆滿、許多觀眾(zhong) 二刷三刷……2023年,舞劇《紅樓夢》計劃進行超過60場的全國巡演,上海、成都、景德鎮、濟南、臨(lin) 沂等城市開票即售罄。

  這樣的票房盛況,讓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出品人廖屹直呼“沒想到”。但他內(nei) 心更為(wei) 欣喜的是,演出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走進劇場,這說明,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正在受到青年一代的喜愛。

  “民族舞劇《紅樓夢》將傳(chuan) 統題材成功地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舞劇的形式傳(chuan) 遞了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及審美意境,當代性強,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在廖屹看來,舞劇《紅樓夢》不僅(jin) 完成了傳(chuan) 統文化從(cong) 古至今的解讀,也成為(wei) 了中國舞劇與(yu) 經典文學作品對話的探索樣本,更讓他看到了傳(chuan) 統題材藝術創作更廣闊的空間。

  麵對紛至遝來的好評,李超同樣始料未及,“這就是經典文學作品的生命力,也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有的時候,看著台下的觀眾(zhong) 熱淚盈眶,李超也會(hui) 抑製不住地泣不成聲。“百年以後,觀眾(zhong) 仍然會(hui) 被那個(ge) 年代的女性故事所吸引、所感動,這大概就是傳(chuan) 統文化的力量,女性的力量。”

  當然,舞劇《紅樓夢》也並非沒有遭遇過批評,麵對批評,主創們(men) 會(hui) 把觀眾(zhong) 的意見一一收集起來,一邊演一邊改。比如很多觀眾(zhong) 反饋:“太想看十二個(ge) 姑娘同框了!”所以在之後的版本中,導演又創造性地加入了“新場麵”,“原著裏,《紅樓夢》中的12個(ge) 姑娘沒法同時在大觀園裏出現,我們(men) 針對‘遊園’這一章節,重新作曲、重新設計舞美、重新編舞,借‘惜春筆畫大觀園’之由,給了十二金釵齊聚的機會(hui) ,因為(wei) 我們(men) 對這一群姑娘和寶玉太喜歡了,所以想在舞台上送給他們(men) 一份團圓。”

  “我們(men) 深知自己還很年輕,但對待傳(chuan) 統文化的敬畏之心和劇場藝術創作的野心同樣捧在手心。或許,曹先生之後就再沒有完滿的紅樓之夢,亦或許,‘遺憾’才是紅樓夢最完滿之處。”一次演出結束之後,李超在社交平台這樣寫(xie) 道。

  “我沒法給這部作品打100分,但我至少可以給自己打100分。”對於(yu) 李超而言,年輕觀眾(zhong) 願意多次走進劇場,並且細細琢磨“紅樓夢”背後的故事,這部舞劇的意義(yi) 已然達到。(王慧)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