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金融“強動力” 三地實體“添活力”
編者按:服務實體(ti) 經濟是金融業(ye) 的立業(ye) 之本,金融之力就是發展之力。一段時間以來,金融業(ye) 主動作為(wei) 、靠前發力,提振經營主體(ti) 信心,引導資源更好地支持社會(hui) 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wei) 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實體(ti) 經濟聚集地。剛剛過去的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經濟總量突破10萬(wan) 億(yi) 元,是2013年的1.8倍,區域整體(ti) 實力再上新台階,這與(yu) 金融“活水”的持續精準“滴灌”密不可分。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近些年來,金融業(ye) 積極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特別是支持三地實體(ti) 經濟擴大產(chan) 能、產(chan) 業(ye) 轉型、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在助推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也為(wei)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貢獻了力量。
機構聯動 重點領域支持“持續辦”
過去幾年,麵對新冠疫情,京津冀地區實體(ti) 經濟普遍受到一定衝(chong) 擊。金融業(ye) 及時出手,與(yu) 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形成合力,助企業(ye) 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北京金融機構為(wei) 首都經濟恢複和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去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區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加1.04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664.4億(yi) 元。截至去年9月末,投向製造業(ye) 的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40.7%,連續5個(ge) 月保持30%以上增速。
一麵是金融支持力度增加,一麵是綜合融資成本持續下降。去年9月份,北京地區金融機構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3.24%,同比下降71個(ge) 基點,創曆史新低。人民銀行營業(ye) 管理部披露的數據顯示,通過貸款利率下行,北京金融機構向實體(ti) 經濟讓利307.8億(yi) 元,是2021年全年的1.5倍。
北京銀行董事長霍學文表示,金融作為(wei) 實體(ti) 經濟血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關(guan) 鍵力量。下一階段,金融要在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發力,補短板、強根基,推動實體(ti) 經濟整體(ti) 實現高質量發展。
天津提出“製造業(ye) 立市”發展戰略,也離不開金融業(ye) 支持。天津市金融局數據顯示,2022年末,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3160億(yi) 元,增速和增量均創5年來新高,重點產(chan) 業(ye) 鏈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超過40%。重點區域和核心技術攻關(guan) 金融支持持續加強。
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是河北金融業(ye) 發力的重要方向。據河北銀保監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王文剛介紹,截至去年6月末,產(chan) 業(ye) 轉移、交通一體(ti) 化、生態環保三個(ge) 重點領域的貸款餘(yu) 額超過1萬(wan) 億(yi) 元,4萬(wan) 家京津轉入企業(ye) 和單位獲得了個(ge) 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金融業(ye) 還注重精準發力,去年11月末,河北省製造業(ye) 貸款餘(yu) 額10154.5億(yi) 元,同比增長9.4%。而且,在引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下行中,前11個(ge) 月,河北省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2021年全年下降1.13個(ge) 百分點,減少利息支出約118億(yi) 元。
其中,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建立疏解聯動服務機製,加強京津冀金融機構聯動,助力北京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等一批產(chan) 業(ye) 轉移項目順利落地。截至去年6月末,累計支持京津冀項目430餘(yu) 個(ge) ,貸款餘(yu) 額近1800億(yi) 元。
服務創新 企業(ye) 燃眉之急“馬上辦”
創新意味著生命力,對金融業(ye) 來說尤其如此。在服務實體(ti) 經濟過程中,金融業(ye) 圍繞京津冀地區麵臨(lin) 的共性難點、痛點、堵點,推動產(chan) 品創新持續賦能。得到金融扶持的實體(ti) 經濟重現朝氣,金融業(ye) 價(jia) 值得到進一步體(ti) 現。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轄區內(nei) 企業(ye) 如有融資需求,掃描“金融服務碼上辦”二維碼,即可享受融資對接、政策谘詢等多項服務支持。就在不久前,當地一家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通過這一渠道,獲得無還本續貸500萬(wan) 元,解了擴大生產(chan) 的燃眉之急。
融資服務“碼上辦”,是石景山區用金融創新支持實體(ti) 經濟複蘇的縮影。該區創新企業(ye) 融資支持政策兌(dui) 現模式,啟動“免申即享”兌(dui) 現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對企業(ye) 貸款貼息、擔保補貼費用給予支持,有效降低企業(ye) 政策兌(dui) 現時間成本。
在金融創新中,產(chan) 品是手段,製度是根本。北京證券交易所就是從(cong) 製度層麵探尋服務實體(ti) 經濟,培育科技型企業(ye) 成長的持久動能。去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迎來開市一周年。一年裏,北交所上市企業(ye) 快速擴容,從(cong) 首批81家公司掛牌交易到123家,超八成集中在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總市值近2000億(yi) 元。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wei) ,北交所以製度創新激勵資本各方參與(yu) 到北交所當中來。諸如分層製度,北交所是新三板頂層精選層轉變而來,分層製度是IPO質量保證,此舉(ju) 增強了投資人信心。諸如轉板製度,讓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可以轉向創業(ye) 板和科創板,一方麵為(wei) 雙創板塊提供優(you) 質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麵也降低了北交所企業(ye) 的退出門檻。
自貿區是金融創新的高地,在天津自貿區,圍繞實體(ti) 企業(ye) 所需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已經成為(wei) 常態。
高利爾集團是全球包裝領域的龍頭企業(ye) ,2004年集團投資設立高利爾(天津)包裝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wei) 集團在亞(ya) 太地區的重要樞紐與(yu) 生產(chan) 總部。不過,隨著亞(ya) 太地區的市場銷路拓寬,公司需要更多承擔起總部產(chan) 品在亞(ya) 太地區的銷售任務。訂單和結算在天津,生產(chan) 和交易卻在國外,貿易真實性難把關(guan) 一度讓不少部門犯難。
“之前做離岸貿易時,公司總部得先把貨物發往目的地,再把正本提貨單寄到天津,經相關(guan) 部門核驗後,重新寄送給目的地客戶憑單據提貨。單據流轉時間長,導致企業(ye) 需要支出大量倉(cang) 儲(chu) 費,在銷售過程中處於(yu) 被動。”該公司海外區域銷售經理王博文說。
為(wei) 服務跨境貿易業(ye) 態更好發展,2022年,天津市五部門攜手出台《加快天津自貿試驗區離岸金融服務創新推進離岸貿易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區內(nei) 形成了‘外匯管理部門+屬地行政主管部門+商業(ye) 銀行+離岸貿易企業(ye) ’四方聯合現場辦公的模式,共同推動業(ye) 務流程、分析研判業(ye) 務的合理性,更好地支持實體(ti) 經濟企業(ye) 開展新型離岸貿易。”天津自貿區管委會(hui) 辦公室副主任朱長存說,此舉(ju) 不僅(jin) 降低了企業(ye) 物流和時間成本,也使得開展離岸貿易的企業(ye) 得以靈活規避交易風險,平抑國內(nei) 國際市場價(jia) 格波動。
科技賦能 普惠信貸需求“精準辦”
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是我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是京津冀地區製造業(ye) 的主力軍(jun) ,也是最容易遭遇融資難、融資貴的群體(ti) 。麵對中小企業(ye) 的迫切融資需求,金融業(ye) 嚐試借助科技手段,努力提高助企紓困能力,幫助中小企業(ye) 闖過難關(guan) 。
作為(wei) 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的金城銀行,注重加大對實體(ti) 經濟信貸支持力度。尤其是針對“專(zhuan) 精特新”“雛鷹”“瞪羚”等優(you) 質科創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項推出數字化信貸產(chan) 品“金科貸”。通過互聯網技術賦能“金科貸”業(ye) 務,提升了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普惠貸款的可獲得性。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天津吉達爾重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重型鍛壓設備中的智能型拉杆組件這一“殺手鐧”技術,這幾年發展勢頭正好,但也會(hui) 有成長的煩惱。“生產(chan) 訂單金額越來越大,但我們(men) 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中間環節,上遊要為(wei) 供應商即刻支付原材料款項,下遊訂單又常常有一定的回款賬期,這就需要產(chan) 生幾百萬(wan) 元甚至近千萬(wan) 元的階段性墊資。”吉達爾總經理李尚傑坦言。
了解這一情況後,金城銀行為(wei) 吉達爾匹配了“金科貸”。其特點是“純在線申請、純信用審批、純智能風控”,可以隨借隨還。僅(jin) 用10分鍾申請,李尚傑就拿到了490萬(wan) 元的額度,1分鍾提款到賬,化解短時資金需求痛點立竿見影。
天津濱海農(nong) 商銀行圍繞“農(nong) ”字做好金融“文章”,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為(wei) 小微企業(ye) 蓄勢賦能。截至2022年末,該行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突破100億(yi) 元,其中普惠涉農(nong) 貸款餘(yu) 額14.01億(yi) 元,較年初增加2.91億(yi) 元。位於(yu) 天津靜海區林海循環經濟示範區的中延菌菇業(ye) (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食用菌研發、生產(chan) 、銷售的現代化農(nong) 業(ye) 企業(ye) 。為(wei) 保障春節期間食用菌食品的供應,企業(ye) 急需流動資金。該行主動對接,及時為(wei) 企業(ye) 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確保這一高品質食用菌端上了消費者餐桌。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黨(dang) 委委員、副行長夏洪濤表示,2022年末,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ye) 和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貸款餘(yu) 額分別為(wei) 2102億(yi) 元和176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2.5%和26.7%。金融服務實體(ti) 中小企業(ye) 漸入佳境。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金融與(yu) 科技結合成為(wei) 大勢所趨。在科技賦能下,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效率大為(wei) 提升,科技也有了更廣泛的用武之地。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wei) :“科創與(yu) 金融的深度融合發展,是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馮(feng) 立軍(jun) 所在公司是一家在河北主營密封膠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在融資過程中麵臨(lin)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ye) 共性的難題:訂單增加急需資金周轉,但缺少抵押物,不符合金融機構的一貫貸款條件。
河北銀行推出“科冀貸”,專(zhuan) 門針對缺少抵押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根據借款人擁有的知識產(chan) 權、科技創新成果等知識價(jia) 值和企業(ye) 納稅情況,重點運用“金融+科技”等技術手段,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了輕資產(chan) 、抵押難的困惑。該產(chan) 品上線不久,河北銀行晉州支行信貸人員便上門為(wei) 馮(feng) 立軍(jun) 的企業(ye) 快速辦理了免抵押信貸手續。
“要讓‘知識價(jia) 值’變‘流動資金’。”河北銀行行長助理馬鵬麗(li) 表示,通過對傳(chuan) 統貸款模式流程再造、改進信貸評價(jia) 體(ti) 係、創新貸款產(chan) 品等方式,可以滿足不同類型企業(ye) 的信貸需求。(記者毛振華 劉惟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