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訪梅派傳人袁英明:在日本20餘載傳播京劇藝術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0: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上海3月12日電 題:專(zhuan) 訪梅派傳(chuan) 人袁英明:在日本20餘(yu) 載傳(chuan) 播京劇藝術

  作者 範宇斌

  “作為(wei) 一名京劇演員,一直演戲也夠了,但在國際化的環境中,京劇藝術應當與(yu) 時俱進,走向國際舞台,我要推動中國文化傳(chuan) 播到國際社會(hui) 。”近日,旅日華僑(qiao) 、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弟子(梅蘭(lan) 芳徒孫)、文學博士、日本櫻美林大學教授袁英明在上海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說。

  生旦淨醜(chou) 、唱念做打,袁英明在日本傳(chuan) 播中國國粹京劇藝術20餘(yu) 載,培養(yang) 京劇愛好者2000餘(yu) 人。從(cong) 梨園名伶到文化學者,她談道,“去日本前,京劇是我生活的全部;到日本後,我仍癡迷京劇,還多了一份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使命。”

  袁英明出生於(yu) 江蘇常州,從(cong) 小愛好文藝表演,上小學時被藝校老師選中,經幾次嚴(yan) 格的篩選考試進了當地藝校。腰功、腿功、毯子功、把子功……在藝校,從(cong) 早到晚的艱苦訓練、渾身疼得讓袁英明暗地裏掉過不少眼淚,但一想到這是自己的選擇,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學京劇很苦,練功受傷(shang) 是常有的事。”袁英明暗下苦功,成為(wei) 藝校的尖子生,被選送到中國京劇表演藝術的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進修,之後以優(you) 異成績考入此校表演係。1988年畢業(ye) 後,她被上海京劇院作為(wei) 人才引進而“挖走”。

  “新人進劇團都要跑好多年龍套,我剛畢業(ye) 就當主演,很幸運。”袁英明說,她剛進劇團就挑梁主演《六月雪》,獲全國新劇目匯演“優(you) 秀青年演員獎”“優(you) 秀劇目獎”。

  1992年,袁英明在戲曲舞台當紅之際,因身體(ti) 欠佳,毅然作出赴日本留學的決(jue) 定。“我從(cong) 小學戲,沒有係統地讀過書(shu) ,當時很想出國學點東(dong) 西。”她坦言,留學之路並不輕鬆,一切從(cong) 零開始,9年後終於(yu) 獲得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學位。

  留日期間,袁英明繼續研究京劇藝術,在日本高校首創京劇藝術教程,使京劇藝術走進了日本的大學課堂;在日本著名的寶塚(zhong) 歌劇團擔任藝術指導,把京劇藝術的元素融入了日本歌劇中。

  對藝術領悟不斷加深,2006年她拜梅葆玖為(wei) 師,成為(wei) 梅派藝術傳(chuan) 承人之一。此後,她攻讀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學位。昔日活躍在戲曲舞台上的名伶,開始集表演、研究、教學及國際文化交流於(yu) 一身。

  藝術無國界。百餘(yu) 年前,京劇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梅蘭(lan) 芳把京劇首次帶出國門,在日本掀起一股“京劇熱”,邁出了京劇藝術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為(wei) 紀念並研究這段曆史,袁英明在日本收集了大量珍貴的史料,撰寫(xie) 《東(dong) 瀛品梅:民國時期梅蘭(lan) 芳訪日公演敘論》一書(shu) ,對梅蘭(lan) 芳在1919年和1924年兩(liang) 次訪日公演做了詳細論述。此後,她又完成日文專(zhuan) 著《京劇名優(you) 梅蘭(lan) 芳與(yu) 日本》。

  “民國時期梅蘭(lan) 芳兩(liang) 度訪日公演,當時在日本引起極大轟動,這是京劇首次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京劇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袁英明表示,希望能夠喚醒這段曆史記憶,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中日文化交流的意義(yi) 。

  作為(wei) 京劇“出海”傳(chuan) 播者,一批批日本學生通過袁英明了解並學習(xi) 京劇,愛上中國文化,還成了忠實的票友。

  事實上,袁英明憑借一己之力,在日本傳(chuan) 授京劇藝術並非易事。“從(cong) 改編、翻譯劇本,到表演、服裝、化妝、道具、燈光等每個(ge) 環節,一支隊伍的工作量幾乎都要我來教授和把關(guan) ,嘔心瀝血。”袁英明說,“雖然極其辛苦,但付出總有收獲,看到越來越多的日本學生對京劇產(chan) 生興(xing) 趣,通過京劇表演進一步理解中國文化,參與(yu) 中日文化交流,讓我很有成就感,也增強了使命感。”

  先前,梅蘭(lan) 芳三次訪日公演,用京劇藝術敲開了中日友好之門;如今,袁英明三次帶領日本學生到中國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開展文化交流、京劇演出。

  2016年底,日本櫻美林大學學生來到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公演京劇經典劇目《三岔口》《白蛇傳(chuan) 》等。“京劇讓中日學子深切領略了中國文化之美和文化交流的獨特魅力。”袁英明感慨。

  最近袁英明正忙著帶領30多名日本大學生排練京劇,準備今年11月演出。“我從(cong) 去年開始改編、翻譯劇本,選定演員,準備經過一年努力,帶領這群學生最終能在舞台上用漢語表演京劇,體(ti) 驗中國文化。”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當初的選擇與(yu) 堅持,曾經的苦與(yu) 累,如今在袁英明看來,一切都值得。同時,她產(chan) 生了更多的想法與(yu) 追求。

  她對記者說:“在戲曲傳(chuan) 承上,我希望日本學生畢業(ye) 後能把京劇要素融入到表演中去,讓京劇藝術融入世界戲劇大舞台;在文化交流上,我期待以京劇為(wei) 媒,讓心與(yu) 心的交流產(chan) 生更多共鳴,讓日本民眾(zhong) 更深地理解中國文化,促進中日友好。”

  從(cong) 孩提時代熱愛文藝,到在梨園舞台傾(qing) 情演繹,再到自覺傳(chuan) 承中國文化,袁英明由衷地說:“人生如戲,無論哪一出,都要演精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