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穩定全球經濟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全國兩(liang) 會(hui) 持續吸引世界目光。提請人大會(hui) 議審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引起國際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俄羅斯、南非、肯尼亞(ya) 等國媒體(ti) 和國際人士表示,盡管持續三年的全球疫情和頻發的地緣政治危機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中國在過去五年仍然交出了令人驚歎的“答卷”。2023年對於(yu) 國際社會(hui) 來說無疑又是充滿新的更大挑戰的一年。中國的開放將對穩定全球經濟動蕩發揮關(guan) 鍵作用。後疫情時代中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wei) 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俄羅斯聯邦政府機關(guan) 報《俄羅斯報》發表莫斯科國立大學亞(ya) 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文章稱,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成果、展望了未來,中國已經表明將繼續發展壯大,這將對世界經濟產(chan) 生重大影響。中國2023年GDP增長率將達到5%左右,總的來說,這是非常好的目標數字。中國在前所未有的嚴(yan) 峻時期,為(wei) 全球經濟的整體(ti) 發展作出了貢獻。
馬斯洛夫稱,中國將更加重視保障人民福祉,將創造城市就業(ye) 機會(hui) 作為(wei) 工作重點,並嚴(yan) 格控製消費者價(jia) 格指數。同時,將進一步精簡外國投資負麵清單,說明中國正在深入擴大開放。中國繼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這對相關(guan) 國家和地區來說意義(yi) 重大。
肯尼亞(ya) 廣播公司網站刊發評論文章說,兩(liang) 會(hui) 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對國際社會(hui) 具有重要意義(yi) 。本屆兩(liang) 會(hui) 回顧過去五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大成就,並為(wei) 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肯尼亞(ya) 關(guan) 注中國擴大國際經貿合作、推動互利共贏的新舉(ju) 措,期待雙邊關(guan) 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23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期待中國繼續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南南合作,為(wei) 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因素。
盧旺達“非中評論”網站的一篇評論文章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概述了中國過去五年的成就,以及未來發展前景。過去五年對中國來說“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期間中國實現了中高速增長並邁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向上,擁有巨大潛力和發展動力。文章還認為(wei) ,全國數千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14億(yi) 人民的關(guan) 切帶到兩(liang) 會(hui) 上,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體(ti) 現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理念。
希臘國際問題專(zhuan) 家海爾博士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五年,中國作為(wei) 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對於(yu) 世界經濟超過30%的貢獻率促進了全球經濟體(ti) 的共同繁榮。海爾博士稱,經濟風險仍然籠罩全球,但中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正衝(chong) 破疫情的不利影響,努力實現經濟複蘇,並將繼續成為(wei) 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大驅動力,給國際投資者和企業(ye) 帶來了新的信心和活力。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加到121萬(wan) 億(yi) 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這表明盡管中國經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chong) 擊,但仍呈穩步複蘇趨勢。
海爾博士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今年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目標設定為(wei) 5%左右,而實際上國際分析機構普遍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超過5%。法國興(xing) 業(ye) 銀行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5.8%;德意誌銀行將其對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cong) 4.5%上調為(wei) 6%;摩根大通預計,由於(yu) 中國國內(nei) 的消費強勁複蘇和提振,2023年中國GDP將增長5.3%左右。中國還設定了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3%左右和城鎮調查失業(ye) 率5.5%左右的目標,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同時創造約1200萬(wan) 個(ge) 城鎮新增就業(ye) 崗位,高於(yu) 去年1100萬(wan) 以上的目標。
中國經濟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外資的重要貢獻,吸引外資也是中國促進經濟複蘇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擁有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市場,大多數外資企業(ye) 也將其視為(wei) 未來戰略發展計劃的重點領域。海爾博士表示,兩(liang) 會(hui) 再一次表明了中國政府的關(guan) 鍵優(you) 先事項,不斷實行有助於(yu) 改善投資環境的改革,以繼續吸引外國投資,穩定國際投資者信心,預防和減輕經濟風險,推動綠色增長並發展社會(hui) 項目。
國際投資者也積極看待中國對於(yu) 投資環境的改善,並從(cong) 在中國的多年投資中受益匪淺。近期,華南美國商會(hui) 發布《2023年中國營商環境白皮書(shu) 》,該白皮書(shu) 被視為(wei) 外資企業(ye) 了解中國營商環境的“窗口”。白皮書(shu) 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依舊是企業(ye) 投資最青睞的熱土,超九成受訪企業(ye) 將中國視為(wei) 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過半受訪企業(ye) 超過30%的全球收入來自中國,88%的受訪企業(ye) 表示已在中國實現盈利,75%的受訪企業(ye) 計劃在2023年增加在華投資。
近期,中國的各項數據印證了中國經濟複蘇向好趨勢,使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俄《生意人報》稱,針對新冠疫情采取的優(you) 化措施將使中國政府今年能夠通過支持消費需求和投資活動積極刺激經濟增長。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經濟學家認為(wei) 實際表現可能會(hui) 超過這一數字。中國經濟增長加速也是大宗商品市場的主要支撐因素之一,在許多方麵,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預算狀況將取決(jue) 於(yu) 中國經濟的複蘇情況。
南非金融服務公司耆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約翰·埃爾斯在接受南非“新聞24小時”網站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複蘇步伐加快,將為(wei) 全球經濟提供超預期的支撐,也將提振國際市場對南非出口商品的需求。因此,盡管部分經濟學家認為(wei) 南非今年可能因電力危機陷入衰退,但約翰·埃爾斯表示,鑒於(yu) 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其對南非的經濟前景仍持樂(le) 觀態度。
中國的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等,也受到了海外人士和媒體(ti) 的關(guan) 注。海爾博士注意到,中國2022年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3萬(wan) 億(yi) 元。“這表明中國比曆史任何時期都更加注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海爾博士告訴記者。埃及《今日埃及人報》發表的文章寫(xie) 道,中國兩(liang) 會(hui) 指出,民營經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重要力量,要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破除製約民營企業(ye) 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製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曲俊澎 田士達 李春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