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一時爽 傷耳大麻煩
實力醫生講科普
棉簽、挖耳勺、鑷子……各種工具齊上陣,掏耳一時爽,傷(shang) 耳大麻煩!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廣東(dong) 省中醫院的義(yi) 診和科普宣教現場,該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首屆廣東(dong) 省中青年實力醫生陳文勇提醒,經常習(xi) 慣性掏耳可能會(hui) 導致細菌入侵外耳道,出現外耳道炎,棉簽或手指在掏耳朵時也可能將耵聹(即耳屎)進一步推到耳道深處,造成耵聹堵塞,甚至損傷(shang) 鼓膜。
老中青都有
聽力損傷(shang) 點要規避
陳文勇提醒,聽力損傷(shang) 在每一個(ge) 年齡段都有高危因素。對孩童而言,有部分孩子存在先天性的內(nei) 耳問題,也有部分是母親(qin) 在懷孕期間應用了一些耳毒性的藥物所導致的聽力問題。還有孩子因為(wei) 後天的感冒、鼻炎、鼻竇炎導致聽力受損。“家長還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在睡覺時總是打鼾,這也可能會(hui) 是耳朵的毛病。”陳文勇說,孩子打鼾可能是腺體(ti) 肥大的表現。如果孩子在生長發育階段出現聽聲音音量很大、與(yu) 外界交流較少、性格孤僻,也要考慮是聽力問題,需及時就醫。
“很多年輕人是聽力損傷(shang) 的高危人群,這與(yu) 青年群體(ti) 的生活習(xi) 慣、工作壓力密不可分。”陳文勇說。不少年輕群體(ti) 經常長時間佩戴耳機,或是喜愛去KTV等噪聲汙染的場所,都容易造成聽力損傷(shang) 。
老年人也是耳部疾病的重點人群,很多老人聽力衰弱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聽力下降後引起生活質量下降、與(yu) 社會(hui) 脫節,甚至出現抑鬱情緒。陳文勇提醒老年群體(ti) 和家有老人的子女們(men) ,如果老人出現需要多次大聲喊叫才能聽見、溝通時不搭理人、情緒持續低落時,需要及時就診。
佩戴助聽器
意味著“無力回聽”?錯!
“很多患者在就診時,最關(guan) 心的就是自己的聽力情況是否能得到改善和恢複。”陳文勇介紹,炎症性的耳部疾病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一些早期的突發性耳聾,通過幹預、治療也還是可以逆轉的。但是如果是老年性耳聾,即內(nei) 耳的神經已經衰退時,就不容易再逆轉,但是經過醫生的及時專(zhuan) 業(ye) 幹預也是可以減緩耳聾進程的。
“臨(lin) 床中,助聽器是一種能夠快速提高患者交流能力的設備,但很多患者很抗拒佩戴助聽器,甚至認為(wei) 這是‘殘疾’的體(ti) 現,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陳文勇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隱藏式的助聽器已非常普遍,很多助聽器甚至能夠做到藏在耳道裏麵不被看到。對患者而言,助聽器的作用非常大,在聽力受損或有相對嚴(yan) 重的耳鳴情況下,應該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助聽器,越早使用越能較好地改善聽力。
耵聹是耳朵的“城防”
常掏耳並不提倡
如今采耳館越來越多,但因為(wei) 掏耳不當導致外耳道損傷(shang) ,出現急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鼓膜穿孔撕裂的情況並不少見。
陳文勇提醒,耵聹其實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夠阻擋昆蟲和異物進入耳朵,也能夠防止外耳道出現細菌感染,起到預防炎症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用定期掏耳朵,大部分的耵聹會(hui) 隨著人的咀嚼運動、跑跳等而自然脫落。
但也有部分患者耵聹分泌旺盛,造成耵聹栓塞,主要表現為(wei) 耳部存在悶塞感,甚至出現耳痛、耳部腫脹,建議到醫院找醫生使用專(zhuan) 業(ye) 的方式清除。而在采耳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專(zhuan) 業(ye) 機構,使用清潔衛生的設備來進行操作。(全媒體(ti) 記者周潔瑩 見習(xi) 記者徐依勵 通訊員查冠琳、宋莉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