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工程技術人員:讓數據“可用不可見”
早上九點,黃熹之走進辦公室,一邊查看新出的密碼文獻,一邊和同事討論尚未完成的產(chan) 品。
隨著我國大數據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以及數據交易需求不斷上升,黃熹之所從(cong) 事的“密碼工程技術人員”作為(wei) 新職業(ye) 也發展壯大。相關(guan) 機構預測,預計至2025年,我國隱私計算市場將達到145.1億(yi) 元,相關(guan) 技術人才需求將更旺盛。
推動數據大規模安全流通應用
“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基於(yu) 密碼學,把需要保護隱私的明文數據進行‘加密’,使用公開的密碼學算法或協議,對數據在密文狀態下進行協商好的運算。除了最終的運算結果外,任何一個(ge) 參與(yu) 方都無法獲得其他人隱私數據的信息。這些數據可以用來進行訓練AI模型等,不用擔心信息泄露的風險,從(cong) 而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談及自己的工作,作為(wei) 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黃熹之很驕傲。
“我大學就讀於(yu) 清華大學的自動化係,2019年大學畢業(ye) 校招時了解到密碼工程以及更細分的隱私保護計算行業(ye) ,這種類似‘智力競賽’的工作,我很感興(xing) 趣。”黃熹之說。
他介紹,日常工作主要是學習(xi) 最新的算法和協議,然後結合業(ye) 務需求,不斷開發出新的隱私保護計算功能,並使用這些功能製作出相關(guan) 產(chan) 品。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現代密碼工程已經滲透進各行各業(ye) ,具有多種分支。作為(wei) 密碼工程的一種應用方向,隱私保護計算通過密碼算法、硬件加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組合成的整體(ti) 係統,將原始數據轉化為(wei) “可用不可見”的加密狀態,為(wei) 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打下基礎,搭建起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堅實“底座”。
數據交易市場規模迅速增長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密碼工程技術人員職業(ye) 的興(xing) 起和壯大與(yu) 我國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密碼工程技術人員2022年被人社部增設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2022年版)》,是指從(cong) 事密碼算法與(yu) 協議實現、密碼設備和係統研製、密碼產(chan) 品檢測與(yu) 認證、密碼服務係統設計建設、密碼標準編製、密碼管理、密碼專(zhuan) 業(ye) 技術培訓谘詢的工程技術人員。
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chan) 業(ye) 規模為(wei) 1.5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8%。
“數據交易當前仍以點對點的方式為(wei) 主,交易規模相當可觀,如商業(ye) 銀行每年數據采購金額就超過百億(yi) 元。然而,點對點交易模式仍存在規範程度和交易效率較低的問題。密碼技術有助於(yu) 解決(jue) 大數據時代麵臨(lin) 的信任問題。”中國信通院雲(yun) 計算與(yu) 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魏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基於(yu) 密碼學的隱私保護計算技術正加速在政務、金融、電信、醫療等多個(ge) 領域落地。艾瑞谘詢發布的《中國隱私計算行業(ye) 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隱私計算市場規模為(wei) 4.9億(yi) 元,預計至2025年將達到145.1億(yi) 元。根據谘詢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4年,隱私驅動的數據保護和合規技術支出將在全球突破150億(yi) 美元以上,即達到千億(yi) 人民幣以上。
國務院2022年發布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ti) 方案》《關(guan) 於(yu) 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文件,多次強調了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對於(yu) 我國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為(wei) 我國大數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明確的發展目標。2021年底出台的《“十四五”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也明確了未來五年大數據產(chan) 業(ye) 發展工作的行動綱領,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chan) 業(ye) 測算規模突破3萬(wan) 億(yi) 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產(chan) 業(ye) 發展帶旺人才需求
“我剛入行工作那年,業(ye) 內(nei) 涉及數據交易概念的工作崗位還不多。這幾年市場對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比如我所在的公司,相關(guan) 技術團隊已經從(cong) 2019年的三四十人增長到現在的上百人,團隊的主要成員大多來自各大高校的密碼學或者計算機等專(zhuan) 業(ye) 。”黃熹之對行業(ye) 的快速發展深有體(ti) 會(hui) 。
黃熹之在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作,公司首席密碼架構師兼副總裁李藝告訴記者,近年來,很多行業(ye) 積累了大量優(you) 質數據,但相關(guan) 的法律和規定對數據流通有嚴(yan) 格的限製,對數據價(jia) 值合規挖掘的需求助推了密碼工程行業(ye) 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對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
智聯招聘發布的《十大前沿數字技術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1-8月,隱私計算技術崗位招聘規模同比增速達到78.8%。
“在可預見的未來,隱私保護計算技術將與(yu) 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機融合,更安全和高效地推動數據大規模流通。”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此前發布的《數據要素化100問:可控可計量與(yu) 流通交易》指出。
談及未來,黃熹之表示樂(le) 觀,“在我看來,國家對於(yu) 數據使用交易的管理規範越來越嚴(yan) 格,對保證數據‘可用不可見’的隱私保護計算等技術需求也將越來越旺盛,更多從(cong) 業(ye) 人員將助推大數據產(chan) 業(ye) 更上一個(ge) 台階。”(記者袁小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