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訂單不斷 集群加速發展
核心閱讀
工業(ye) 陶瓷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江西省萍鄉(xiang) 市湘東(dong) 區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集群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今年前兩(liang) 月,陶瓷製品製造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31.5%。當地正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產(chan) 智能化水平,不斷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加強產(chan) 學研協同聯動,推動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
汽車的鳴笛聲、發動機的啟動聲夾雜著各種人聲,清晨的江西萍鄉(xiang) 湘東(dong) 區湘東(dong) 工業(ye) 園,已經熱鬧起來。
在萍鄉(xiang) 龍發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倉(cang) 庫前,一輛輛各地車牌的大貨車,滿載貨物疾馳而去。公司董事長羅接發指著略顯空曠的倉(cang) 庫說:“今年以來基本是零庫存,經常是產(chan) 品剛下生產(chan) 線,就被客戶拉走了。”
萍鄉(xiang) 市普天高科實業(ye) 有限公司最近正忙著招工。這是一家主要製造陶瓷膜過濾器等環保設備的企業(ye) ,今年的經營形勢讓企業(ye) 員工充滿了幹勁。“訂單多起來了,我們(men) 要把產(chan) 能提起來,熟練工多多益善。”公司總經理袁明輝說。
客商紛至遝來,業(ye) 務拓展提速
“工業(ye) 陶瓷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等特性,可以替代金屬等材料,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湖南大學教授肖漢寧介紹,近年來,湘東(dong) 區的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產(chan) 智能化水平,形成一定規模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湘東(dong) 工業(ye) 陶瓷中的化工陶瓷產(chan) 品占據了國內(nei) 市場60%以上的份額。”湘東(dong) 工業(ye) 園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周合軍(jun) 介紹,“其中陶瓷環保材料產(chan) 品甚至占到了國內(nei) 市場總量的70%。”
截至2022年底,湘東(dong) 區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擁有各項專(zhuan) 利100多項,獲評國家工業(ye) 陶瓷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工業(ye) 陶瓷),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這是本月迎來的第七批訂貨客商。”3月13日上午,江西省科興(xing) 特種陶瓷有限公司大門口,總經理尹紅超送走了來自河南的客商。最近一段時間,尹紅超幾乎每天要接待各地的考察客商。“大部分是來訂貨的。”尹紅超介紹,今年1—2月,公司接到的生產(chan) 訂單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在華星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裏,記者驚訝地發現,跟其他企業(ye) 機器轟鳴、人流穿梭的熱鬧場麵相比,這裏明顯安靜了許多。
“這就對了!”公司生產(chan) 廠長馬良指著展示區裏的脫硫塔設備模型說,企業(ye) 已經從(cong) 過去賣原材料轉向提供設備安裝服務。“外出安裝環保陶瓷設施設備是我們(men) 的主要業(ye) 務之一,廠裏人越少,意味著外出安裝施工的人員越多,現在好幾個(ge) 外地工程同時開工,我們(men) 都快派不出人手了。”馬良說。
“一開年就鼓足了勁兒(er) !”馬良如此形容。眼下,華星環保的3支施工隊近400人正在外進行設備安裝,簽單金額已經達到近5億(yi) 元,超過去年一年的產(chan) 值。
“最近忙兩(liang) 件事,一件是幫助企業(ye) 招工,一件是幫助企業(ye) 落戶,吸引更多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企業(ye) 入駐。”周合軍(jun) 介紹,今年1—2月,全區陶瓷製品製造業(ye) 產(chan) 值同比增長31.5%。
放大集聚效能,優(you) 化服務保障
前不久,一列搭載50個(ge) 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cong) 湘東(dong) 工業(ye) 園內(nei) 的贛西國際港發出。
周合軍(jun) 介紹,2021年5月,贛西國際港正式建成投運,讓贛西地區的對外貿易夥(huo) 伴範圍擴大至東(dong) 南亞(ya) 、西亞(ya) 、中歐等地區,為(wei) 湘贛邊地區物流,特別是對外出口貿易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進一步促進企業(ye) 降本增效。
“預計15到18天,這次發出的中歐班列將直達目的地,相比海運可節省25天左右,成本可節省40%以上。”周合軍(jun) 說。
這趟班列裏,就有萍鄉(xiang) 市江華環保設備填料有限公司發給海外用戶的工業(ye) 陶瓷產(chan) 品。公司董事長劉誌科介紹,由於(yu) 園區內(nei) 產(chan) 業(ye) 鏈完整、銜接順暢,公司生產(chan) 的化工瓷球、分子篩、活性氧化鋁等產(chan) 品,30%以上不出園區就能完成銷售,約15%銷往國外。
據介紹,2022年,園區在原有企業(ye) 供氣體(ti) 係的基礎上,建成開通管道天然氣。過去企業(ye) 用氣主要為(wei) 罐裝天然氣,價(jia) 格容易隨著物流運輸波動,而且供氣不穩定。“去年罐裝天然氣價(jia) 格最高達到6.9元每立方米。”劉誌科說,“隨著管道天然氣的暢通,價(jia) 格穩定在了4.4元每立方米,這就為(wei) 企業(ye) 節省了一大筆成本!”
“抱團發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放大集聚效能,一舉(ju) 多得。”周合軍(jun) 介紹,近年來,湘東(dong) 區建立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度,針對重點產(chan) 業(ye) ,列出龍頭企業(ye) 和重點項目表、招商清單計劃、政策支撐體(ti) 係等工作內(nei) 容。牽頭責任部門負責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各鄉(xiang) 鎮街道和工業(ye) 園形成聯動,實現層層共響應、事事有著落。
為(wei) 有效緩解企業(ye) 融資難題,近年來,湘東(dong) 區設立區內(nei) 科技創新企業(ye) “引導基金信貸通”、中小企業(ye) “財園信貸通”等資金扶持項目,成立江西省星火工業(ye) 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萍鄉(xiang) 市燎原投資有限公司兩(liang) 個(ge) 投融資平台,為(wei) 園區建設和企業(ye) 融資提供保障。今年以來,有69家中小企業(ye) 享受“財園信貸通”資金支持達4.1億(yi) 元,10家企業(ye) 享受“引導基金信貸通”資金支持達3860萬(wan) 元。
校企牽手研發,促進成果轉化
細如絲(si) ,巨如塔,從(cong) 石油鑽探到化工生產(chan) ……走進湘東(dong) 區工業(ye) 發展科研中心,工業(ye) 陶瓷應用之廣泛,顛覆了記者對於(yu) 這一領域的傳(chuan) 統印象。
通過新材料的研發,實現對填埋垃圾產(chan) 生氣體(ti) 的高效吸附與(yu) 轉化利用,這是上海大學江西材料基因組工程產(chan) 業(ye) 研究院博士生李文英這幾年的研究課題。
拿出一個(ge) 實驗瓶,指著瓶內(nei) 不少山楂條似的物體(ti) ,李文英介紹,這就是湘東(dong) 區工業(ye) 發展科研中心自主研發的類分子篩。類分子篩借鑒分子篩(微孔結構工業(ye) 陶瓷)的分子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和生產(chan) 工藝等內(nei) 容,比市麵上常見吸附材料的吸納容量高出了4倍。如今,產(chan) 品已經進入中試階段,“園區提供了一個(ge) 校企融合發展的大舞台,我會(hui) 加倍努力,為(wei) 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貢獻力量。”李文英說。
為(wei) 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項目,近年來,湘東(dong) 區工業(ye) 發展科研中心引進浙江大學、上海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山東(dong) 工陶院等的科研力量,以“政府+科學家+企業(ye) 家”的合作模式,對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和成果進行轉化,同時提供產(chan) 品原材料檢測等綜合服務。
張大軍(jun) 是山東(dong) 工陶院萍鄉(xiang) 分院的院長。2019年12月,張大軍(jun) 和團隊入駐工業(ye) 發展科研中心,兩(liang) 年內(nei) 完成了3個(ge) 成果的中試。“在中試階段,環保、安全等方麵的要求一點也不比產(chan) 業(ye) 化階段低,院校缺少資金做基礎設施建設,可市場瞬息萬(wan) 變,新產(chan) 品是等不起的。”張大軍(jun) 介紹,在政府牽線下,山東(dong) 工陶院中試基地設在園區內(nei) 的龍發實業(ye) 公司生產(chan) 車間,大大降低了研發創新的成本,促進了科研成果加速轉化落地。
在湘東(dong) 工業(ye) 園,受益於(yu) 產(chan) 學研協同聯動的企業(ye) 還有很多。
普天高科與(yu) 上海大學合作,在“高溫一體(ti) 化煙氣處理裝置”項目研發方麵取得突破,新產(chan) 品實現銷售收入1億(yi) 元以上;華星環保在昆明理工大學的技術支撐下,年產(chan) 值從(cong) 8000萬(wan) 元提升至4億(yi) 多元……自工業(ye) 發展科研中心運營以來,湘東(dong) 工業(ye) 園的企業(ye) 組建了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聯盟,中心科研團隊采用企業(ye) 訂單等形式,與(yu) 32家企業(ye) 開展科研項目合作40多項,目前已轉化落地十幾項,並實現批量生產(chan) 。
“湘東(dong) 區工業(ye) 基礎紮實,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集聚,形成良好的發展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教授張統一表示,隨著產(chan) 學研互動逐步深化,將推動多學科集聚優(you) 勢與(yu) 工業(ye) 陶瓷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創新結合。(朱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