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複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春分將至,草木生發。各地區各部門加速推進生態保護修複治理,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汙染防治攻堅繼續向縱深推進,國家有關(guan) 部門已經下達2023年環境汙染治理資金預算500多億(yi) 元。在江蘇太湖西岸,環太湖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攔截工程近日開工,將有效減少氮磷等導致湖泊富營養(yang) 化的物質進入太湖。江蘇省今年計劃開工166個(ge) 太湖保護治理工程,總投資112億(yi) 元。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在鄱陽湖,江西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利用春季低水位,抓緊種植人工繁育的苦草,恢複湖區沉水植物數量,修複退化濕地,同時為(wei) 遷徙候鳥提供食物。
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福建片區,總投資398億(yi) 元的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加速建設。這個(ge) 保護帶總麵積4000多平方公裏,涉及森林生態係統保護修複、生物多樣性保護、閩江上遊水生態環境治理等“十大支撐項目”。
今年,國家生態保護的能力建設穩步推進。全國首套海洋哺乳動物水下聲學實時監測係統近日在廣西北海投入使用,研究人員在海上布設了4套監測設備,可以全天候識別保護區海域內(nei) 中華白海豚、儒艮和印太江豚的叫聲,開啟了我國海洋哺乳動物科學監測調查新模式。
經過近5年的建設,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目前正式運行,天空地立體(ti) 遙感高精度監測就像一雙眼睛,守護紅線範圍內(nei) 的草木生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