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數是“複興”號高鐵的13倍,這艘郵輪建造難度有多大?
我國在建的第一艘大型郵輪預計今年底前交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集團也被稱作“一號工程”。這艘船的建造難度到底有多大?我們(men) 來了解一下。
在有限空間實現智能安全等設計
總台央視記者李寧:為(wei) 了建造這樣一艘海上巨無霸,外高橋船廠對原有的船塢進行了改造,目前的船塢麵積相當於(yu) 7個(ge) 標準足球場,是亞(ya) 洲最大的船塢。第一艘郵輪在完成出塢之後,第二艘郵輪就將同步進場,最終這個(ge) 船塢將實現滾動建造模式。
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全船安裝的零件數量超過2500萬(wan) 個(ge) ,是C919大飛機的5倍,“複興(xing) ”號高鐵的13倍,郵輪在大海航行,要經受風浪考驗,要自己解決(jue) 供水、供電、排汙等基本問題,在有限空間實現如此繁雜的功能,難度可想而知。
總台央視記者李寧:如何確保這樣一艘海上巨無霸的正常運行,靠的就是我身後的這些電纜,這些電纜就好比這艘船上的神經和血管,它的總長度超過4300公裏,比哈爾濱到三亞(ya) 的距離還要遠。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辦公室主任 大型郵輪工程項目副經理易國偉(wei) :電纜要提供控製信號,這條船它也是智能化的一條船舶,所有上麵用的娛樂(le) 設施、照明設施,都可以通過中央控製係統來控製。
在建造過程中,不僅(jin) 線纜布置複雜,郵輪建造對重量也極為(wei) 敏感。首艘國產(chan) 郵輪船身自重約6.5萬(wan) 噸,自重每增加1噸,意味著登船物資或人數就要減少,為(wei) 了從(cong) 源頭控製重量,大量使用超薄鋼板,可以說是做到了“斤斤計較”。同時,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還設計了獨有的冗餘(yu) 備份係統。
建一艘船
讓“過路經濟”邁向“產(chan) 業(ye) 鏈經濟”
和普通的輪船相比,郵輪的建造涉及除造船技術之外的酒店工程、娛樂(le) 係統等幾十個(ge) 專(zhuan) 業(ye) 領域。可以說,建造一艘郵輪拉動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
在船上,記者碰到了負責郵輪內(nei) 部裝修的總工程師連珍,她告訴記者,她參加過無數陸地酒店的裝修設計,但在船上裝修還是頭一次。
據連珍介紹,郵輪內(nei) 裝不同於(yu) 普通的建築裝飾,無論是材料還是外形等,都有著嚴(yan) 格的國際標準。為(wei) 建造首艘大型郵輪,外高橋造船已跨行業(ye) 、跨地區吸納超500家全球供應商,並且在郵輪內(nei) 裝領域與(yu) 來自美國、意大利的54家服務商建立合作。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經理 大型郵輪項目總設計師陳剛:它實際上是一個(ge) 跨國合作、多方合作,無論是設計、建造、采辦,都是一個(ge) 國際化的。
陳剛說,在合作的過程中,還拉動了國內(nei) 廠家相關(guan) 技術能力的提升。
上海建工裝飾集團總工程師連珍:比如鋼製防火門,我們(men) 現在就在找跟我們(men) 陸上建築最好的鋼製防火門的廠家,共同產(chan) 學研,不停地做實驗,然後再送到國際認可的這些實驗室裏去獲取報告。
以郵輪總裝建造為(wei) 引領,來推動整個(ge) 郵輪產(chan) 業(ye) 鏈發展,是打造國產(chan) 大型郵輪的一個(ge) 重要目的。郵輪建造能為(wei) 船舶修造、母港、零售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帶來1∶14的推動作用。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辦公室主任 大型郵輪工程項目副經理易國偉(wei) :顧客在登船和下船以後,在當地也會(hui) 進行對應的消費和娛樂(le) ,所以對當地港口的母港經濟拉動也是比較明顯的。中國的郵輪產(chan) 業(ye) 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預估在2035年可以達到一年5000億(yi) 元的產(chan) 值。
(總台央視記者 崔霞 李寧 吳天白 孫熙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