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菜籃子” 各地品春鮮 嚐春意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春天,是奮進的時節。在中國各地,人們(men) 正在自己的領域加速奔跑。
菜籃子裏的新科技
眼下,全國各地的春播春種正有序進行。菜籃子也上新了不少新技術。
這幾天,在江西省金溪縣,3000多畝(mu) 種在山上的蔬菜,迎來了今年第一茬的大麵積栽播。
江西省金溪縣左坊鎮左坊村大棚蔬菜基地負責人程賢傑:我們(men) 現在種的是白玉黃瓜,聯動溫室,我們(men) 現在的占地麵積是10畝(mu) ,這隻是我們(men) 一小部分。
在荒坡山地上種蔬菜,這是當地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的全新探索。經過兩(liang) 年多建設,當地成功將3000餘(yu) 畝(mu) 荒山打造成了高標準蔬菜基地,把蔬菜大棚“搬”上了山坡。
江西省金溪縣雙塘鎮雙塘村種植大戶聶誌強:這個(ge) 蔬菜上山,因為(wei) 它的水肥一體(ti) ,導致我們(men) 去年種植西紅柿,比傳(chuan) 統種植,它的口感更好,它的產(chan) 量要比傳(chuan) 統種植更高。
在湖南長沙望城區的智慧化育秧基地裏,種糧大戶正抓緊進行早稻育秧。相比傳(chuan) 統育秧,智能育秧工廠采用流水線播種、密室催芽,出芽整齊、時間一致。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種糧大戶劉展:像我們(men) 現在的話,大概就是一條生產(chan) 線,三個(ge) 人一天可以育到一萬(wan) 盤秧以上,出芽率可以達到95%以上。
除了播種的忙碌,也有收獲的喜悅。在江蘇南通的如東(dong) 縣,15萬(wan) 畝(mu) 條斑紫菜迎來了收獲時節。為(wei) 了提升收割效率,養(yang) 殖工人們(men) 在近海,利用半浮動筏式紫菜采摘機進行采摘;到了遠海區域,則直接上船采摘。
據了解,在每年收獲加工的季節,如東(dong) 縣的紫菜交易市場,都會(hui) 吸引眾(zhong) 多海內(nei) 外客戶前來洽談采購。
江蘇省如東(dong) 縣紫菜協會(hui) 會(hui) 長蔡守清:大量提供給日本料理,國內(nei) 市場我們(men) 也有銷售,大概在20%-30%左右。
品春鮮 嚐春意
從(cong) 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陽春三月,許多獨屬於(yu) 春天的味道也搶鮮上市。
“鳥烏(wu) 未覺常先曉,筍厥登盤始見春。”眼下,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甘溪鎮明月村,滿眼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筍。當地舉(ju) 辦了明月春筍宴,還邀請遊客體(ti) 驗挖春筍,感受別樣春日之旅。
當鮮嫩脆爽的春筍配上徽州鹹香入味的臘肉,就成為(wei) 皖南第一鮮“醃篤鮮”。走進安徽歙縣徽城鎮問政村問政山,青翠的竹林深處,村民王銀仙正握著鋤頭、彎著腰,仔細尋找著那一顆顆悄悄露頭的春筍。
安徽歙縣徽城鎮問政村村民王銀仙:春筍快要出來的時候,土地上它有個(ge) 裂包,有個(ge) 裂縫,在那個(ge) 縫裏找,它有一點點芽出來那個(ge) (時候)最好吃了,那個(ge) 時候它又嫩又甜。
春筍是當地人春日餐桌上的必備食材,新鮮出土的嫩筍在當天食用口味最佳,去除外麵厚厚的一層筍衣,留住筍最白嫩的一截,再將其切成薄片加上臘肉一起小火慢燉,筍的清鮮滋味滲入了鹹肉的油脂和滋味,一整個(ge) 春天的鮮美都“篤”在了這鍋湯裏。
三月裏艾草飄香,進入青團銷售旺季,位於(yu) 上海南京路附近的老字號青團店門口一大早都排起長隊,不少市民遊客來購買(mai) 現場手工製作的青團。
今年,上海的老字號青團店還創新推出新品,阿華田口味、乳酪口味的青團特別受到年輕消費者歡迎。青團也被許多小吃店、咖啡店融入更多消費新場景,讓老味道成為(wei) 人們(men) 下午茶的新選擇。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每年的3到5月,是河豚最肥美的季節。有著"中國河豚之鄉(xiang) "美譽的江蘇鎮江揚中,自然也是眾(zhong) 多食客打卡的好地方。
賞花經濟帶火文旅消費
春回大地,天氣轉暖,眼下,正是踏春出遊的好時節。各地紛紛以花為(wei) 媒提振文旅消費活力,“賞花經濟”正在讓旅遊市場人氣持續攀升。
竹外桃花三兩(liang) 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跟隨航拍鏡頭,我們(men) 首先來到山西太原的晉陽湖畔。從(cong) 空中俯瞰,大片桃花沿湖盛放,一排排、一簇簇粉白相間的桃花與(yu) 湖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唯美的春日畫卷。桃林之中,沿著蜿蜒的步道,市民和遊客三兩(liang) 結伴徜徉在層層疊疊的花海之中,為(wei) 彼此拍照留念,感受著春風十裏桃花開的詩情畫意,定格專(zhuan) 屬於(yu) 春日的浪漫時刻。
三月中旬,江城武漢滿城櫻花進入盛花期。來武漢看櫻花,怎樣玩最精彩、最省心?今年,武漢發布了“東(dong) 湖櫻舞”“珞櫻繽紛”“晴川吹雪”2023賞櫻三大主題線路產(chan) 品。三大線路不僅(jin) 包含武漢賞櫻熱門地武漢大學、東(dong) 湖櫻花園和晴川假日酒店,還搭配黃鶴樓、曇華林、江漢路等到武漢必打卡的文旅去處。武漢還推出30萬(wan) 張旅遊消費券,遊客領取後可三天內(nei) 免費預約各大景區免門票遊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wan) 樹梨花開。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的3萬(wan) 餘(yu) 畝(mu) 梨花迎春綻放,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打卡賞春。在曹家鎮,花開似海,遊人如織,眾(zhong) 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齊聚梨園,賞花踏青,也忙壞了開農(nong) 家樂(le) 的業(ye) 主們(men) 。
滿目金黃香百裏,一方春色醉千山。在江西九江共青城市江益鎮躍進村,油菜花迎風盛開,遊客徜徉在花海中,同時還可以品嚐農(nong) 村美食、賞玩非遺手作、購買(mai) 農(nong) 特產(chan) 品,享受吃喝玩樂(le) “一站式”農(nong) 旅體(ti) 驗。當地還麵向遊客發放了3萬(wan) 張消費券,助力鄉(xiang) 村文旅消費。
三月春光好,坐著火車去賞花,成為(wei) 不少遊客的首選。為(wei) 此,全國多地也從(cong) 這個(ge) 周末開始陸續開通旅遊專(zhuan) 列滿足遊客需求。在黑龍江,今年首趟旅遊專(zhuan) 列從(cong) 哈爾濱東(dong) 站出發,滿載580名遊客駛向雲(yun) 南、貴州等方向,開啟為(wei) 期17天的暢遊之旅。而在甘肅,伴隨著汽笛聲響起,Y214次“環西部火車遊·粵港澳”專(zhuan) 列從(cong) 蘭(lan) 州火車站緩緩駛離,700多名旅客踏春而行,奔赴大灣區。旅遊專(zhuan) 列的開通也為(wei) 提振文旅消費增添新的活力。
為(wei) 美好生活打拚
隨著氣溫回升,外出的人群也為(wei) 餐飲業(ye) 帶來了充足的客源。在浙江義(yi) 烏(wu) ,當夜幕降臨(lin) ,不少市民來到小攤品嚐美食。
95後的範丹丹已經是2個(ge) 孩子的母親(qin) ,2014年從(cong) 山東(dong) 老家來到義(yi) 烏(wu) 後,便和丈夫一起在青口夜市經營“鐵板豆腐”和“狼牙土豆”。在現場,買(mai) 小吃的顧客絡繹不絕。
前幾年因為(wei) 疫情原因,夜市攤位時常會(hui) “停擺”,沒有客流也就失去了收入來源,當時可愁壞了夫妻倆(lia) ,於(yu) 是他們(men) 想到用直播來引流。支起了四部手機,出攤前直播削土豆,出攤後直播煎土豆、煎豆腐。
夫妻倆(lia) 一邊擺攤一邊直播,沒想到觀看的人很多,還招來了全國各地的學員。
“豆腐西施土豆郎”,範丹丹忙活售賣,趙慶書(shu) 準備食材。因為(wei) 生意火爆,夫妻倆(lia) 每天都會(hui) 準備500斤土豆,250斤豆腐,但還是不夠賣,趙慶書(shu) 還練就了5秒鍾削一個(ge) 土豆的本領。
淩晨2點,人群散去,攤主們(men) 陸續收攤,小兩(liang) 口開始盤算一天的銷售額。
青口夜市毗鄰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加上緊鄰周邊縣市,每天客流量超過3萬(wan) 人次,今年開春,市場的回暖和外出的人群也給夜市帶來了充足的客源。雖說掙的是辛苦錢,但倆(lia) 人想著趁年輕多幹點兒(er) ,買(mai) 個(ge) 大房子把老人孩子都接過來。
在青口夜市,還有很多像範丹丹、趙慶書(shu) 這樣的創業(ye) 者,也有很多為(wei) 美好生活奮鬥的異鄉(xiang) 人,他們(men) 靠著自己的雙手努力打拚,為(wei) 夢想、為(wei) 家人,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駱駝基地裏的“智慧”牧場
在新疆許多地方,駱駝是百姓增收的重要途徑。眼下這個(ge) 季節,正是駱駝的產(chan) 仔高峰期。
總台記者劉菲:我現在是在新疆一處規模較大的駱駝養(yang) 殖基地。在這裏大約有1700多峰的駱駝,駱駝不同於(yu) 牛羊,它的繁育周期大概是在12到15個(ge) 月左右。而且是兩(liang) 年產(chan) 一胎,生個(ge) 寶寶是相當不容易。
駱駝媽媽在即將生產(chan) 之前會(hui) 自動地遠離駝群,到戈壁灘一處僻靜的地方來迎接它的小寶寶。所以養(yang) 殖場的工作人員要緊盯每一個(ge) 準媽媽的狀態,要精心地來嗬護這些駝媽媽和駝寶寶。
剛出生的駱駝寶寶渾身帶著灰褐色的毛發。出生之後它不斷練習(xi) 抬頭站立,而一旁的駱駝媽媽會(hui) 不斷地親(qin) 吻和舔舐它,為(wei) 它鼓勵。
大約三四個(ge) 小時之後,小駱駝已經能夠跟著媽媽在戈壁灘上悠閑地散步了。在春季的繁育高峰期,在駱駝基地每天大約要迎接十峰左右的新生駝寶寶。新疆畜牧科學院獸(shou) 醫研究所研發出了現代駱駝免疫預防技術。
這幾位來自中國農(nong) 科院農(nong) 業(ye) 信息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安裝智慧項圈。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郭雷風:我們(men) 這款項圈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和5g等最新的信息技術,主要用來感知小駱駝它的一個(ge) 活動量,采食量以及日常行為(wei) ,去構建它的一個(ge) 電子檔案。你可以看到小駱駝得分是95分,還是非常不錯的。
總台記者劉菲:通過這一處的繁育基地,我們(men) 就可以看到在新疆的飼養(yang) 和繁育正朝著越來越產(chan) 業(ye) 化、精細化、科技化的方向迅速發展。而精心的飼養(yang) 也能夠讓這些駱駝的經濟附加值越來越高。
記者從(cong) 新疆畜牧獸(shou) 醫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新疆駱駝存欄總量約為(wei) 22萬(wan) 峰,約占全國存欄總量的68%,駝奶年產(chan) 量約5萬(wan) 噸左右。福海縣闊克特列克村牧民阿曼和妻子阿依丁家養(yang) 殖了140多峰駱駝,作為(wei) 家裏第三代養(yang) 駝人,不斷摸索養(yang) 駝技巧,駝奶成為(wei) 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
新疆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鄉(xiang) 闊克特列克村牧民阿依丁·也江:賣駝奶一天兩(liang) 千塊錢,一年掙五十、六十萬(wan) 。
牧民將自家產(chan) 的鮮駝奶通過運奶車運到了奶企的加工車間,通過質檢部門的抽檢,符合條件的奶將很快地送往生產(chan) 線,駝乳進入生產(chan) 線,加工成不同的產(chan) 品,有開蓋即喝的鮮駝奶,也有經過低溫冷凍幹燥技術萃取成幹粉的奶粉。新疆的駝乳製品走向了全國各地和全世界。2022年,新疆成立馬驢駝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充分發揮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不斷增強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能力。
新疆馬驢駝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領銜科學家 新疆大學教授楊潔:我們(men) 疆內(nei) 有一些企業(ye) ,已經在青海、內(nei) 蒙古甚至是蒙古國建廠,哈薩克斯坦建廠,為(wei) 我們(men) 新疆農(nong) 牧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為(wei) 支柱產(chan) 業(ye) ,同時希望我們(men) 這個(ge) 技術能夠輻射中亞(ya) ,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