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方法教你最大程度保留蔬菜營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強調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不少於(yu) 300g的新鮮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蔬菜固然對維持人體(ti) 正常生理活動和免疫調節增進健康有重要作用,但蔬菜貯存、加工不當會(hui) 導致營養(yang) 價(jia) 值大打折扣。今天咱就一探究竟: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蔬菜的營養(yang) 價(jia) 值?
1存:短時間貯存以0-4℃為(wei) 好,長時間建議真空冷凍
許多蔬菜是在維生素C含量最高之前采收,以獲得最長的貨架壽命,便於(yu) 儲(chu) 藏和運輸。在蔬菜到達市場之後,常常要在貨架上停留數小時至2天,此後在家庭的冰箱中還可能停留2-3天。在這段時間中,營養(yang) 素含量可能發生較顯著的變化。
萎蔫和高溫促進維生素C的損失,所以綠葉蔬菜在室溫下24小時後,不僅(jin) 維生素的含量顯著下降,而且亞(ya) 硝酸鹽含量上升迅猛。溫度越高,變化越快。
需要短時間貯藏蔬菜時,不宜放在室溫下,以0-4℃為(wei) 好,而且應注意放在袋中,防止水分蒸發。蔬菜在-18℃以下凍藏3個(ge) 月,營養(yang) 素含量的變化不大。
一般來說,真空冷凍幹燥法的營養(yang) 素損失最小,而且由於(yu) 濃縮效應,幹製後的營養(yang) 素含量升高。幹製蔬菜容易受到氧化的影響,因此,應當在真空包裝中保存,並降低貯藏溫度。
2擇:丟(diu) 棄外層或削皮過厚會(hui) 損失營養(yang) 素
擇菜是營養(yang) 素保存的關(guan) 鍵要素之一。丟(diu) 棄外層葉片或削皮時過厚會(hui) 造成營養(yang) 素損失,因為(wei) 蔬菜外部綠色葉片的營養(yang) 價(jia) 值高於(yu) 中心的黃白色葉片,靠皮的外層部分營養(yang) 素濃度高於(yu) 中心部分,如圓白菜外層綠葉中胡蘿卜素的濃度比白色的芯部高20多倍,礦物質和維生素C高數倍。
3洗:先洗後切,切後馬上處理
洗菜是另一個(ge) 重要的工序。正確的做法:先洗後切不損傷(shang) 葉片,切菜時,需要熬煮較長時間時可切大塊,如果切小片或絲(si) ,應快速烹調,以便減少營養(yang) 素在高溫下氧化的可能。
若先切後洗,盡量用流水衝(chong) 洗蔬菜,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浸泡。洗後浸泡,會(hui) 使大量的營養(yang) 素溶水而流失。切後再洗會(hui) 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從(cong) 切口處流失過多。洗淨後盡快加工處理、食用。
4烹:優(you) 先生吃,推薦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熬煮蔬菜
蔬菜烹調的較好方式是涼拌、急火快炒和快速蒸煮。炒蔬菜的維生素C保存率在45%-94%之間。維生素C含量高、可以生吃的蔬菜應盡可能涼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一分鍾後食用。
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的綠葉蔬菜可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因為(wei) 油脂可促進胡蘿卜素的吸收。炒菜時的油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可過長,以蔬菜剛剛變軟為(wei) 好,以免維生素C損失過多。用帶油的熱湯來燙熟蔬菜也是較好的方法,長時間熬煮蔬菜時維生素C的損失大,但胡蘿卜素損失小,適合於(yu) 烹調胡蘿卜等蔬菜。
涼調時適當加些醋,可提高維生素C對熱的穩定性,減少烹調損失。已經烹調好的蔬菜應盡快食用,避免反複加熱。隨著時間的延長,營養(yang) 素仍會(hui) 不斷損失,還可能因細菌的硝酸還原作用而增加有害健康的亞(ya) 硝酸鹽含量。
5醃:少食醃製蔬菜,維生素、礦物質損失嚴(yan) 重
蔬菜醃製前往往要經過反複的洗、灑或熱燙,其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損失嚴(yan) 重。因此,醃製蔬菜不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傳(chuan) 統醬菜的鹽含量可達10%以上。即使是低鹽醬菜,其鹽含量在7%左右,且需加入防腐劑。
文/高春海(天津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醫師注冊(ce) 營養(yang) 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