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更多西方受眾了解真實的中國——訪法國學者羅弘
“我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西方民眾(zhong) 開始對西方媒體(ti) 描繪的中國形象表示懷疑。”法國學者羅弘(洛朗·米舍隆)近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
旅居中國二十五載的羅弘最近在接受法國媒體(ti) 采訪時談論了其新書(shu) 《理解中國與(yu) 西方的關(guan) 係》的寫(xie) 作感受。在這部書(shu) 中,他力求客觀真實地呈現今日中國,鮮明的觀點引起法國媒體(ti) 興(xing) 趣並收獲不少好評。
“為(wei) 什麽(me) 我看西方媒體(ti) 報道中國的內(nei) 容和我多年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有那麽(me) 多出入?這是我一直對一些西方媒體(ti) 表示懷疑的原因。”羅弘說,一些西方媒體(ti) 的選擇性失明一直困擾著他。
“很多歐洲朋友和美國朋友經常問我,為(wei) 什麽(me) 我能在一個(ge) 隻有‘負麵新聞’的國家生活這麽(me) 久?”羅弘說,“他們(men) 的偏見,是促使我寫(xie) 書(shu) 的一大動因。”
在羅弘看來,上述現象實際上是西方少數精英操縱一些媒體(ti) ,不斷對中國進行妖魔化的結果。
談到西方媒體(ti) 針對中國的謠言和誹謗時,這位法國學者批評說:“西方總有這樣一些精英,他們(men) 一邊通過主流媒體(ti) 對中國進行汙名化,一邊又不斷在中國追加投資”。
羅弘在接受法國媒體(ti) 采訪時指出了西方媒體(ti) 對中國認知的謬誤。
2023年2月,在與(yu) 法國網站“地緣政治”的在線訪談中,他表示,中國承受了西方的無端指責。他說:“我們(men) 必須問問自己,(西方)記者的腦子裏都在想些什麽(me) ?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都沒有進行最起碼的調查研究?無論是中國官方發布的數據,還是國際組織進行的統計,人們(men) 都能以各種方式獲取,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西方記者)很少提到?”
對於(yu) 西方媒體(ti) 涉華報道的失真,羅弘在書(shu) 中將其總結為(wei) 一些西方記者的“失明”,即對中國發展的正麵報道總體(ti) 上都不會(hui) 被編輯播發,因為(wei) 這些西方媒體(ti) 不希望受眾(zhong) 真正了解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
在他看來,少數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wei) 全方位的對手,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並從(cong) 中牟利。中國也因此成為(wei) 一些西方媒體(ti) 負麵宣傳(chuan) 的焦點。
羅弘指出,西方一些人用各種手段對媒體(ti) 進行操縱,但很多民眾(zhong) 仍然希望了解中國發展進程中真實積極的一麵。“民眾(zhong) 有一種期待,他們(men) 希望能夠聽到一些(關(guan) 於(yu) 中國)積極的、至少是基於(yu) 事實的報道。”
羅弘表示,他在與(yu) 法國媒體(ti) 進行交流時,更願意基於(yu) 中國的發展現狀來介紹中國,使更多西方受眾(zhong) 能夠了解真實的中國。
羅弘在書(shu) 中寫(xie) 道,在西方一些人對中國汙名化的背後,是以美國為(wei) 首的西方國家聲稱要維護所謂“基於(yu) 規則的秩序”,“但這一規則實際上是模棱兩(liang) 可、孤立於(yu) 國際法之外的規則”。這樣的規則隻能服務於(yu) 少數人的利益,動搖多邊主義(yi) 、打擊新興(xing) 力量。
“盡管一些西方勢力試圖與(yu) 中國對抗,但其實國際社會(hui)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中國在促進合作方麵發揮的作用表示讚賞。”羅弘說,“非洲朋友們(men) 都很明白,與(yu)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合作對他們(men) 有益,因為(wei) 中國從(cong) 不會(hui) 進行掠奪,而是力求真正實現共同發展。”
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時,羅弘認為(wei) 這一理念的踐行有利於(yu) 消除發展中國家的極端貧困,讓經濟發展惠及所有人而不僅(jin) 僅(jin) 是少數國家的精英。
“中國不是西方的敵人。”羅弘說,雙方盡管存有差異,但也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雙方應攜手同行,為(wei) 世界帶來更大福祉。”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周昊瑾、徐永春、楊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