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長江鱘野外自然繁殖試驗成功 保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發布時間:2023-03-28 10:4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27日消息,近日,長江鱘野外自然繁殖試驗監測到長江鱘自然產(chan) 卵行為(wei) 並孵化成苗,長江鱘保護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據了解,2022年7月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會(hui) 同四川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在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竹島長江夾江開展人工調控下長江鱘野外自然繁殖試驗。

  今年3月19日,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chan) 研究所、四川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水產(chan) 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將雌雄各10尾長江鱘性成熟親(qin) 本投放至預製網籠產(chan) 卵巢,利用水下攝像機24小時不間斷現場監測。3月21日起,監測到長江鱘自然排卵和受精行為(wei) ,3月24日在試驗點水域孵化出苗,長江鱘野外繁殖試驗取得成功。

  此次長江鱘在天然水域自發交配產(chan) 卵並成功受精,證明了長江鱘人工群體(ti) 成熟個(ge) 體(ti) 在野外具備自然繁殖能力,為(wei) 下一步全麵恢複長江鱘野外自然繁殖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長江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多年來受攔河築壩、水域汙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自然種群規模急劇縮小,2000年左右野外自然繁殖停止。2022年7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長江鱘野外滅絕。

  針對長江鱘高度瀕危的現狀,近年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有關(guan) 科研單位全麵加強長江鱘保護科研攻關(guan) ,在全人工繁殖、實驗室環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礎上,積極探索長江鱘野外自然繁殖,開展相關(guan) 試驗活動。

  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長江十年禁漁和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決(jue) 策部署,進一步推進長江鱘就地保護工作,擴大自然繁殖試驗規模,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增加野外種群數量,開展棲息地修複,爭(zheng) 取早日建立可自我維持的長江鱘野外自然種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