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發展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發布時間:2023-03-31 11: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發展壯大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要充分調動成員參與(yu) 度和集體(ti) 凝聚力,緊密利益聯結機製,健全監管體(ti) 係,讓廣大農(nong) 民切實受益

  登記、簽字、發放分紅……日前,廣西平果市四塘鎮金州村村民歡聚一堂,分享一年收獲。村裏通過“黨(dang) 支部+聯合社”模式,集中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去年累計收入近17萬(wan) 元。“上什麽(me) 項目、怎麽(me) 發展,大夥(huo) 兒(er) 一起商議、一起幹,我對產(chan) 業(ye) 前景很有信心。”脫貧戶陸信旺由衷感歎。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穩步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各地先後建立起53萬(wan) 多個(ge)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理清和盤活農(nong) 村“沉睡的資源”,推動資產(chan) 確權到戶,村集體(ti) 經濟資產(chan) 一年比一年厚實,愈加充分的財產(chan) 權益也讓億(yi) 萬(wan) 農(nong) 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拓寬。數據顯示,2022年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wan) 元台階,達到了20133元,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從(cong) 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鄉(xiang) 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資源發包、物業(ye) 出租、居間服務、資產(chan) 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這為(wei) 鞏固提升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成果、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提供了遵循。

  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要因地製宜。我國幅員遼闊,東(dong) 中西部農(nong) 村資源稟賦、市場條件存在較大差異,發展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也不能一個(ge) 模式,要努力構建產(chan) 權關(guan) 係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製,增強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內(nei) 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在經濟發達的地方,發展都市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市場前景廣闊;在有產(chan) 業(ye) 基礎但缺乏能人帶動的村莊,可以通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ti) 帶動,與(yu) 農(nong) 民緊密利益聯結,共同做大產(chan) 業(ye) ;而對於(yu) 一些產(chan) 業(ye) 基礎薄弱的地區,則可以通過聯村抱團發展,發揮規模優(you) 勢。

  做好農(nong) 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wan)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關(guan) 鍵。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要讓廣大農(nong) 民實實在在受益。一方麵,要通過緊密利益聯結機製,調動農(nong) 民參與(yu) 積極性,鼓勵大家擰成一股繩,促進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內(nei) 外聯動,挖掘山水田園間的潛力。另一方麵,要健全農(nong) 村集體(ti) 資產(chan) 監管體(ti) 係,管好“三資”責任田。目前,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財務製度已落地實施,相關(guan) 資產(chan) 監管平台也在加快建設,在此基礎上,各地應加強對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在流轉土地審批、股份認定、收益分配等環節的監管,切實保護好廣大農(nong) 民利益。

  做大蛋糕,還要用到實處。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時,還承載著完善農(nong) 村設施服務、推進鄉(xiang) 村善治等功能。從(cong) 各地實踐來看,村集體(ti) “荷包”充盈起來,通過合理的收益分配製度,部分投入到公共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中,有助於(yu)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相信在相關(guan) 法律法規護航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將進一步發揮聯農(nong) 帶農(nong) 作用,讓更多鄉(xiang) 親(qin) 更好分享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成果。(有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