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普中國繁星追夢】我心中的科學家|中國氣象事業奠基者——塗長望

發布時間:2023-03-31 14:31:00來源: 光明網-科普中國

  “國內(nei) 一切事業(ye) 都在新基礎上重新開始,因此,希望國外的許多有新人生觀的同誌趕回國內(nei) 參加奠基工作。氣象方麵的建設尤盼你們(men) 早日回來參加!所幸的是,大部分的氣象工作者是愛祖國的,一部分是前進分子,而且具有高度的技術,這是祖國氣象事業(ye) 最寶貴的資產(chan) ……”

  這是建國初期,中央氣象局首任局長塗長望為(wei) 號召海外學子回國,參加新中國的氣象建設事業(ye) 手寫(xie) 的親(qin) 筆信,殷殷之心,拳拳可見。塗長望一生為(wei) 了籌建和開拓新中國氣象事業(ye) 殫精竭慮,作出了巨大貢獻。

  塗長望出生於(yu) 湖北武漢。1930年,考取公費留學生,赴英國倫(lun) 敦大學攻讀經濟地理。每天往返在公寓和倫(lun) 敦大學之間,塗長望都要經過倫(lun) 敦氣象台。氣象台櫥窗裏麵每天不斷更新展示的包括中國在內(nei) 世界各地的天氣圖,深深地吸引了塗長望。次年,塗長望便轉到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氣象學碩士學位,後又到利物浦大學進一步攻讀地理學博士。

  1934年,塗長望接到了時任中國南京北極閣氣象台、中央研究院院長竺可楨的來信,“國內(nei) 急需氣象科研、教育方麵的高級人才,征詢意見,是否願意到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任職”。在即將取得的博士學位和發展祖國的氣象事業(ye) 之間,擁有一顆愛國赤子之心的塗長望毫不猶豫、義(yi) 無反顧地選擇了後者。

  回國後,塗長望先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1935年到1949年間,又先後在清華大學地學係、浙江大學史地係、國立中央大學任教,他開設新課程、親(qin) 自編排課表、編寫(xie) 教材,成為(wei) 最受學生愛戴的教授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塗長望出任首任中央氣象局局長。他清楚地明白人才對發展氣象事業(ye) 的重要性,於(yu) 是打破氣象教育史上的常規,廣辟渠道,他給海外學子去信,鼓勵他們(men) 學成回國報效祖國氣象事業(ye) 。還組織多期氣象觀測培訓班、開辦氣象專(zhuan) 科學校,並親(qin) 自任教,為(wei) 新中國的氣象事業(ye) 培養(yang) 了大批優(you) 秀的人才。(畫麵:中央氣象局的老照片、人物當時的工作照最好是伏案寫(xie) 字的、培訓班照片、專(zhuan) 科學校照片、人物教學照片、班合影照片)

  1960年,在竺可楨和塗長望提議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成立,3年後獨立建校為(wei) 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更名為(wei)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這是我國第一所氣象高等院校。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yu) 為(wei) 最大多數人謀利益。”塗長望這樣教導學生,也用他的一生來踐行“科技救國”的愛國情懷,即使晚年被病魔所迫,纏綿病榻,仍嘔心瀝血地提出了“20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論斷,走在了世界氣象科學界的前沿。

  如今,校園中屹立不倒的長望塔、積澱著南信大氣象底蘊的長望樓、氣象樓南側(ce) 的塗長望雕塑、專(zhuan) 門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的長望學院,是南信人對塗長望先生永遠的紀念。“嚴(yan) 謹求實,敢於(yu) 創新;艱苦奮鬥,勇於(yu) 開拓;胸懷全局,團結合作”的“長望精神”,也鐫刻進南信大師生的基因裏,時刻激勵著代代南信人以“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為(wei) 使命,不斷堅守開拓,勇攀科技高峰。

  參考資料

  1.溫克剛. 塗長望傳(chuan) [M]. 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7.

  2.賴光君. 塗長望氣象科技與(yu) 教育實踐活動研究[D].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18.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長望學院網站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微:紀念塗長望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誕辰:風雨氣象路,相守長望人

  審核專(zhuan) 家

  陳雲(yun) 峰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

  講  解

  周子玥 金 戈

  腳  本

  李蓓蓓 相婷婷 李超凡 周子玥

  外  聯

  蔡 琳

  製作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處、科學技術協會(hui)

  聯合出品

  科普中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光明網

【科普中國繁星追夢】我心中的科學家|中國氣象事業(ye) 奠基者——塗長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