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族”用網越來越溜了
在短視頻平台,生活技能、搞笑娛樂(le) 和生活記錄相關(guan) 類型的短視頻受到中老年人廣泛青睞。不少博主以棋牌、戲曲、垂釣以及備受喜愛的廣場舞等“銀發愛好”為(wei) 看點,提供相應的輕科普或教學指導,收獲大量銀發用戶關(guan) 注。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數字適老化的推進,老年群體(ti) 通過“觸網”化身“銀發網友”,用網越來越溜了。
“老年舞”播放量高
“我在短視頻平台上關(guan) 注了很多廣場舞教學賬號,每天都會(hui) 打開看一看,遇到喜歡的歌曲和舞蹈就會(hui) 跟著學。”愛跳廣場舞的左大媽說,在北京市密雲(yun) 區她常去的廣場,大家的舞蹈動作很多都來源於(yu) 流傳(chuan) 較廣的廣場舞短視頻。
截至2023年3月10日,抖音話題“老年舞”已有1.7億(yi) 次播放,話題“老年用品”播放超5340.1萬(wan) 次,話題“老年養(yang) 生”播放達3009.9萬(wan) 次。
“父母都70多歲了,父親(qin) 天天用手機聽戲、練書(shu) 法,母親(qin) 學做飯。”微博網友“大窩脖”說。
武漢網友“瀟瀟”說:“我姥姥年輕時就喜歡唱歌,現在有了智能手機,姥姥在家能跟著學、跟著唱,而且還經常分享自己的演唱作品到朋友圈和家庭群,收獲不少點讚。”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yi) ,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ti) 占比上升至30.8%。
據複旦大學相關(guan) 課題組發布的《中老年人用網情況及網絡素養(yang) 調研報告》統計顯示,中老年人使用網絡的最主要用途是“觀看視頻”“閱讀新聞、資訊、書(shu) 籍”“聽音樂(le) 和戲曲”和“社交聊天”。75%受訪的中老年人會(hui) 使用網絡獲取生活服務,在網絡上開展經濟活動的中老年人同樣為(wei) 數不少,更有14.3%的受訪中老年人學會(hui) 了網絡遊戲,成為(wei) 網絡世界的“弄潮兒(er) ”。
“愛心版”帶來生活便利
為(wei) 讓老年人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在全國範圍內(nei) 啟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zhuan) 項行動,立足老年人使用習(xi) 慣和需求,重點指導與(yu) 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互聯網網站和移動互聯網應用(APP)開展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頻事項場景實現重點突破,取得積極成效。
通過打開“長輩模式”“關(guan) 懷模式”,銀發用戶即可通過更大的文字和圖標、更清晰簡潔的頁麵及功能設置來享受互聯網服務。
在微信的“關(guan) 懷模式”下,“聽文字消息”功能隻需要點擊一次文字消息就可以把聊天中的文字消息轉換為(wei) 語音播放;美團APP的“長輩版”模式僅(jin) 支持外賣,酒店、打車、單車等其他老年群體(ti) 不常用的服務及營銷活動信息被相應刪減;鐵路12306 APP的“愛心版”模式相較“標準版”,不僅(jin) 字體(ti) 和圖標更大,界麵功能更簡潔,還新增了一鍵撥打電話訂票功能。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誌國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表示,工信部聯合相關(guan) 單位穩步推進適老化改造,指導企業(ye) 為(wei) 老年用戶推出遠程辦理、故障排除等電信服務,組織648家網站和APP完成適老化改造。
除了現有網站和APP的適老化改造,一些養(yang) 老服務與(yu) 互聯網結合,從(cong) 銀發群體(ti) 的生活需求本身出發,帶來更多便利。
在北京市西城區,“互聯網+養(yang) 老助餐”服務模式實現了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管理。由社區養(yang) 老服務驛站、養(yang) 老照料中心、機關(guan) 內(nei) 部食堂開放、社會(hui) 化餐飲單位、社區助餐點構成的183家養(yang) 老助餐點全部上線全區統一助餐平台,統一使用西城區“父母食堂”品牌。
據了解,“父母食堂”微信小程序不僅(jin) 可以滿足老年人自助訂餐需求,還能提供送餐服務。“速度可真快啊,從(cong) 下單到送達,隻用了10分鍾。工作人員還這麽(me) 認真負責,擔心我點錯菜,真的跟自家閨女似的。”家住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的張叔叔稱讚道。
“老網友”也需優(you) 質內(nei) 容
“51%的中老年人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小時,而能夠真正從(cong) 關(guan) 愛老人角度出發的電視內(nei) 容和新媒體(ti) 內(nei) 容少之又少。”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關(guan) 注到“銀發內(nei) 容供需嚴(yan) 重失衡”的問題。一方麵,銀發網友規模逐漸壯大,互聯網使用時間逐漸增加;另一方麵,優(you) 質、科學的內(nei) 容產(chan) 出少,並且虛假廣告、謠言等劣質信息在老年群體(ti) 中大量散播。
金李建議把銀發內(nei) 容作為(wei) 一項“國家養(yang) 老工程”,加大重視力度。讓老年人能在優(you) 質的銀發內(nei) 容中了解更多科學知識,得到豐(feng) 富的精神滿足,享受高質量的老年生活。
南開大學老齡社會(hui) 治理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提出,互聯網平台需從(cong) 中老年人切實的關(guan) 注點出發,如養(yang) 生健康、財產(chan) 安全、網購產(chan) 品質量、與(yu) 家人鄰裏的互動等,不斷優(you) 化產(chan) 品功能及平台內(nei) 容,講求“投其所好”,做到“入腦入心”。
數字適老化及信息無障礙聯盟發布的《數字技術適老化發展報告(2022年)》指出,數字技術適老化仍然麵臨(lin) 產(chan) 品服務供給不足、市場機製尚不健全以及存在一定安全風險等三方麵的挑戰。數字技術適老化的推進需要政府、市場、家庭與(yu) 社會(hui) 等多方主體(ti) 的共同參與(yu) ,形成共建共享的局麵。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數字技術適老化改造尚處於(yu) 起步階段。數字技術適老化改造不等於(yu) 簡單地放大字體(ti) 、刪減功能,而是要通過有溫度的科技發展為(wei) 銀發網友提供更加優(you) 質、全麵的服務,讓每一類用戶群體(ti) 都能享受智能時代的美好生活。(徐嘉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