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為何雨紛紛?
“清明時節雨紛紛”,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寫(xie) 景亦寫(xie) 情,流傳(chuan) 至今。
清明時節,萬(wan) 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從(cong) 氣象規律來看,在我國南方地區尤其是江南地區,清明時節的確降水量相對較高。
清明前後,太陽直射點不斷向北移動,北半球日照時間增加,大地逐漸回春。同時,大氣環流頻繁調整。低緯度地區洋麵暖濕空氣勢力逐漸加強,並在南支波動等環流係統作用下持續輸送至我國南方地區。此時,我國北方地區冷空氣仍比較活躍,雖然實力已無法與(yu) 冬季時相提並論,但仍不斷向南壓。於(yu) 是,北方冷氣團與(yu) 南方暖濕氣團在江南地區頻繁交匯,形成氣象學上的鋒麵。暖濕氣團被冷空氣抬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團溫度不斷降低,其中的水汽逐漸凝結並形成大量水滴,降落至地麵成為(wei) 降雨。在上述因素疊加影響下,4月上旬江南地區出現陰雨天氣的概率比較高。
“潤物細無聲”是清明時節春雨的真實寫(xie) 照。從(cong) 1991—2020年氣象觀測資料來看,清明時節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為(wei) 主。在4月1日至10日期間,江南地區的降水日數能達到4至5天,部分地區的降水日數甚至超過5天。清明時節,成片或大麵積的陰雨天不隻偏愛江南地區。1991—2020年氣象觀測資料顯示,4月上旬,四川盆地東(dong) 部、華南北部等地區出現降雨的平均日數也有3至4天。在北方地區,降水就比較少了。
清明時節,在海平麵氣壓場形勢圖上,經常能觀測到低壓係統活動,受低壓係統、冷暖空氣交匯以及季風影響,我國南方地區陰雨天氣較多。4月初也往往是華南前汛期開始之時,也就是華南雨季拉開大幕之時。前汛期的華南地區時而陰雨綿綿,時而暴雨傾(qing) 盆,暖濕雨霧天氣增多。
春雨貴如油。清明時節仍處於(yu) 春耕階段,此時的降水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來說至關(guan) 重要。農(nong) 作物的生長對水有較高的要求,春天的細雨滋潤大地,為(wei) 作物的萌發生長以及小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提供了良好條件。對有些地區來說,還可緩解秋冬季以來持續的旱情,減少人工灌溉的成本。但是,長時間的陰雨天氣也會(hui) 帶來光照減少和氣溫偏低等問題,對作物生長產(chan) 生不利影響。累計降水量大的地方還可能會(hui) 有漬澇風險,並出現病蟲害、土壤板結等一係列連鎖問題,需時時關(guan) 注降水量並提前做好防範工作。
今年清明時節仍是雨紛紛,南方大部地區均有雨水降落,廣東(dong) 、廣西部分地區大雨傾(qing) 盆。未來10天,江南、華南北部等地仍有降雨,其中江南中部和西南部、華南北部的部分地區降水量可達80—150毫米。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春日裏,宜播種、植樹,撒下春天的希望,期待秋日的豐(feng) 收。
(作者為(wei) 中央氣象台預報員李嘉睿,記者李紅梅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