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家衛健委:我國新冠防控措施減少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員病亡

發布時間:2023-04-07 09: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4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馬曉偉(wei) 在求是網發表題為(wei) 《牢牢把握抗疫戰略主動權三年抗擊新冠疫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麵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的複雜局麵,我國先後經受住了全球六波疫情流行衝(chong) 擊,始終用最小代價(jia) 實現最大防控效果,走過了應急性超常規防控、應急常態化防控、應急常態化防控向“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過渡轉段三個(ge) 階段,有效處置百餘(yu) 起聚集性疫情,實現平穩轉段。

  3年多來,我國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經濟增長保持在年均4.5%水平,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進出口總額突破4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我國3年多抗疫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

  文章指出,根據監測數據,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新冠死亡率處於(yu) 世界最低水平,以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病死率類推,我國防控措施減少了數以百萬(wan) 計的人員病亡。相比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人均預期壽命降低、孕產(chan) 婦死亡率上升,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逐年上升,從(cong) 2019年的77.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孕產(chan) 婦死亡率逐年下降。2022年嬰兒(er) 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再創曆史新低,處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3年多疫情防控過程中,黨(dang) 的全麵領導是最大的組織保障。在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中,成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直接領導的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yan) 重地區派出中央指導組。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各地方各方麵各負其責、協調配合,自上而下構建了集中統一、上下協同、運行高效的指揮體(ti) 係,迅即形成了全麵動員、全麵部署、全麵加強的疫情防控局麵。

  之後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黨(dang) 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強國家層麵統籌調度,先後調派92支工作組、4287人次赴地方參與(yu) 疫情處置,調集醫療、疾控等專(zhuan) 業(ye) 人員14萬(wan) 多人次支援地方防控工作,努力以更高效率、更低層級、更小成本、更短時間控製住疫情,有效抵禦了全球五波疫情衝(chong) 擊。

  2021年11月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並逐漸在全球流行,不同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力逐漸增強,2022年10月前堅持“動態清零”,有效避免了BA.1、BA.2、BA.4、BA.5變異株在我國的流行,盡最大努力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健康安全。

  2022年11月,傳(chuan) 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BF.7開始在我國傳(chuan) 播,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減弱的科學證據越來越充分,黨(dang) 中央因時因勢作出優(you) 化調整措施、實施“乙類乙管”的戰略決(jue) 策。

  進入疫情防控轉段階段,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一盤棋”,堅持統一指揮、全麵部署、立體(ti) 防控、多部門聯動,五級書(shu) 記抓好農(nong) 村防控,各項措施一周左右時間迅速調整到位,用一個(ge) 多月時間快速度過高峰,社會(hui) 大局穩定,贏得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動,充分彰顯了黨(dang) 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最大優(you) 勢,為(wei) 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

  疫情防控轉段工作中,公立醫院發揮了中堅作用,有效抵禦了疫情高峰每天1萬(wan) 名重症患者增量的衝(chong) 擊,轉段期間近80萬(wan) 名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峰值期間單日在院陽性重症患者12.8萬(wan) 名,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jue) 定性勝利。

  在抗疫過程中,廣大醫務人員發揮了主力軍(jun) 作用,1400萬(wan) 名醫療衛生人員堅決(jue) 聽從(cong) 黨(dang) 中央號令,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職業(ye) 精神,無私奉獻,救死扶傷(shang) ,夜以繼日工作,輕傷(shang) 不下火線,在醫療救治第一線展開了感天動地的生命大救援,全力以赴保障了14億(yi) 多人民的健康。(記者 劉昶榮)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