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作者:魏際剛(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實體(ti) 經濟是支撐經濟增長、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我們(men) 要牢牢把握實體(ti) 經濟這個(ge) 著力點,紮實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不斷夯實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物質技術基礎。
認識實體(ti) 經濟重要性
世界各國發展經驗表明,實體(ti) 經濟能否穩健發展,關(guan) 乎一國長治久安和國際競爭(zheng) 力。本國產(chan) 業(ye) 結構能否適時優(you) 化升級、能否形成若幹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科技含量能否持續提升、高技術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能否增強以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等,成為(wei) 世界各國普遍關(guan) 注的問題。
我國高度重視實體(ti) 經濟發展。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體(ti) 經濟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顯著提升,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都邁上新台階。一係列成就為(wei) 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物質技術基礎。實踐證明,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麽(me) 時候,實體(ti) 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我們(men) 在國際經濟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的根基。我國經濟是靠實體(ti) 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ti) 經濟走向未來。
未來幾年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guan) 鍵時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縱深推進的時期,也是國際競爭(zheng) 更為(wei) 激烈的時期。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來自外部的打壓遏製隨時可能升級。我們(men) 要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以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基礎,要實現的經濟循環暢通需要各產(chan) 業(ye) 有序鏈接、高效暢通,必須繼續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不斷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站穩腳跟,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當前我國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實體(ti) 經濟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總體(ti) 上看發展方式較為(wei) 粗放。製造業(ye) 大而不強,基礎設施綜合協同性有待提升,服務業(ye) 需提質增效,經營主體(ti) 的競爭(zheng) 力、抗風險能力有待增強,部分領域依然存在“脫實向虛”的苗頭。在此背景下,明確當前及今後一個(ge) 時期實體(ti) 經濟發展的重點,做好相應的戰略部署與(yu) 政策調整,十分緊要。
找準發力的主攻方向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關(guan) 鍵是找準發力的主攻方向,以更加精準、務實的舉(ju) 措將實體(ti) 經濟做實、做強、做優(you) 。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質量為(wei) 先。實體(ti) 經濟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產(chan) 業(ye) 體(ti) 係、結構、布局以及產(chan) 品品種、數量、品質、價(jia) 格等,要著力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需求,使產(chan) 業(ye) 體(ti) 係與(yu) 各類需求相吻合、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需求結構相匹配、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國內(nei) 外需求條件相適應。同時,要牢牢抓住質量這個(ge) 關(guan) 鍵點,強化標準引領,構建統一的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資源配置方式,構建質量與(yu) 價(jia) 格的科學聯動和反應機製。
二是不斷夯實發展根基。根深才能葉茂。推動實體(ti) 經濟更好發展,強化產(chan) 業(ye) 基礎至關(guan) 重要。要加強基礎研究、基礎工藝、基礎技術、基礎軟件、基礎零部件、基礎架構、基礎設施等方麵的能力建設;推動實施重大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培育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為(wei) 核心的質量新優(you) 勢,支持重點領域質量攻關(guan) ,組織攻克一批長期困擾產(chan) 品質量提升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加強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建設,增強基礎設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撐保障能力。
三是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現代化水平,是實體(ti) 經濟更好發展、贏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關(guan) 鍵。要以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戰略重點,構建集高效農(nong) 業(ye) 、現代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優(you) 質服務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超前部署未來產(chan) 業(ye) ,推動現代服務業(ye) 同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推動實體(ti) 經濟與(yu) 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同時,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要素在中國市場匯聚,讓不同類型經營主體(ti) 發揮各自的功能與(yu) 作用。
處理好兩(liang) 個(ge) 關(guan) 係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需重點處理好兩(liang) 個(ge) 關(guan) 係。
處理好實體(ti) 經濟與(yu) 虛擬經濟的關(guan) 係。實體(ti) 經濟是虛擬經濟發展的根基,為(wei) 其成長提供基礎與(yu) 廣闊市場空間,虛擬經濟又反作用於(yu) 實體(ti) 經濟,兩(liang) 者共生共榮。實體(ti) 經濟需要資金、數據等要素的支撐,需要金融服務、數字技術的賦能,虛擬經濟對於(yu) 活躍實體(ti) 經濟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實體(ti) 經濟與(yu) 虛擬經濟有機結合,就能相得益彰,推動經濟增長,否則就有可能使經濟失穩失速。
1929年西方資本主義(yi) 世界的經濟大蕭條、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曆史教訓反複提醒我們(men) ,虛擬經濟過度發展、無序發展等將嚴(yan) 重損害實體(ti) 經濟。但世界經濟發展史同樣表明,一國現代化進程中,虛擬經濟發展不足也會(hui) 製約實體(ti) 經濟發展。因此,需要根據國家發展進程合理把握虛擬經濟發展的“度”與(yu) “序”,形成有利於(yu) 實體(ti) 經濟與(yu) 虛擬經濟良性互動的機製。
處理好傳(chuan) 統動力與(yu) 新興(xing) 動力的關(guan) 係。我國實體(ti) 經濟具有多種業(ye) 態、多種經營主體(ti) ,規模龐大,需要因時因業(ye) 因企因地製宜。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實體(ti) 經濟發展必須將創新作為(wei) 應對挑戰的必要準備,作為(wei) 滿足需求、解決(jue) 問題的重要手段,作為(wei) 提升質量、效率和生產(chan) 力以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務實抓手,使創新成為(wei) “中國製造”轉向“中國質造、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關(guan) 鍵舉(ju) 措,著力培育和壯大新興(xing) 動力。
也要看到,在現階段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特別是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仍然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與(yu) 解決(jue) 大量勞動力尤其是低技能勞動者就業(ye) 的重要途徑,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仍是鞏固我國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手段。在推動實體(ti) 經濟更好發展的過程中,我們(men) 既要充分發揮現有比較優(you) 勢,又要逐步實現從(cong) 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從(cong) 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從(cong) 低生產(chan) 率向高生產(chan) 率的轉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