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河奔流 法潤民心——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黃河下遊一線調研

發布時間:2023-04-13 10: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經濟界麵】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眼前的河麵寬闊平靜,水流輕緩地擺動著流向下遊……春日裏,站在黃河河南鄭州惠金河段馬渡險工下延102壩,記者和“溫和”的黃河打了個(ge) 照麵。若不是護岸上列陣成方的防汛備石“提醒”,記者差點忘了,同樣是這段黃河,到了汛期會(hui) 呈現出桀驁不馴的麵孔。

  “前年秋汛那會(hui) 兒(er) ,水急浪湧,河水流到較窄的河段形成一個(ge) 個(ge) 漩渦,裹挾著泥沙咆哮著衝(chong) 刷根石。我們(men) 24小時不間斷巡查堤岸,不斷進行堤壩加固作業(ye) 。”惠金河務局局長劉遂林向記者描述起“發起脾氣”的黃河任性的一麵。

  這條古老的大河,從(cong) 來都錯綜複雜。“黃河西來決(jue) 昆侖(lun) ,咆哮萬(wan) 裏觸龍門”“黃河落天走東(dong) 海,萬(wan) 裏寫(xie) 入胸懷間”……流淌在浩瀚古詩裏的黃河,總是氣勢磅礴。而現實中蜿蜒九曲的滔滔大河,有恢宏奔流之時,也有疲憊不堪之時。

  當我們(men) 觸摸黃河的脈搏,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體(ti) 弱多病”——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哺育了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全國15%的耕地,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40%的生態警戒線,水資源十分短缺;生態脆弱區分布廣、類型多;水沙關(guan) 係不協調,下遊泥沙淤積、河道擺動等問題未徹底解決(jue) ,洪水風險仍是流域最大威脅……

  而今,這條“體(ti) 弱多病”的母親(qin) 河終於(yu) 迎來法治“藥方”——《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黃河保護治理有了“鐵規矩”和“硬杠杠”。這一流域法律的施行給沿線帶來哪些變化?如何推動黃河保護法落地落實?黃河保護法施行之際,記者隨水利部赴河南、山東(dong) 等黃河下遊部分縣市進行了采訪。

  1.把千變萬(wan) 化的黃河“裝”進電腦,讓監管更加智慧

  “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鄭州段包括咱們(men) 現在所處的馬渡險工就處於(yu) ‘豆腐腰’上。”望著麵前安靜流淌的河水,劉遂林向記者解釋,“所謂豆腐腰,是指這一段決(jue) 口較多,比較容易出現險情。”

  從(cong) 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逶迤而下,黃河自西向東(dong) 一路奔流,當它擺脫晉陝峽穀的山地束縛,剛進入鄭州與(yu) 邙山揮手作別後,隨即湧入廣闊的華北平原。從(cong) 這裏開始,由於(yu) 泥沙淤積和堤防約束,舉(ju) 世聞名的“地上懸河”就此形成。“黃河鄭州段在黃河的位置可以用十二個(ge) 字概括: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wan) 古流!”劉遂林口中的“懸河頭”“豆腐腰”,形象地點出了黃河下遊防汛任務之重。

  作為(wei) 惠金河段修建最早的一處險工,馬渡險工已走過近301年的時光。301年間,遊蕩多變的河勢曾讓這裏兩(liang) 次決(jue) 溢,並引發多次重大險情。如今,經過標準化堤防建設的馬渡險工早已今時不同往日。高聳的硬質護岸如城牆般守護著黃河安瀾,堤岸堤肩上的花草長得茂盛。“我們(men) 對黃河下遊堤防進行了標準化堤防建設,河南黃河標準化堤防的總長度是501公裏,標準化堤防建成後,我們(men) 以防禦花園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為(wei) 設計標準,把堤防建成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和生態景觀線‘三條線’,現在這豆腐腰雖然仍是防汛重點,但可沒以前那麽(me) 脆弱了!”鄭州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張汝印告訴記者。

  黃河保護法明確,加強黃河幹支流控製性水工程、標準化堤防、控製引導河水流向工程等防洪工程體(ti) 係建設和管理。談及這一話題,張汝印透露,今年黃河入汛前,河南河務局將對包括馬渡險工所在的960米堤岸進行加固,在臨(lin) 河壩頭打上混凝土樁,進一步提升防洪能力。

  “不隻如此,我們(men) 還把奔騰不息、千變萬(wan) 化的黃河‘裝’進了電腦哩!走,去看看我們(men) 的數字孿生係統。”說話間,劉遂林領著記者來到惠金河務局馬渡工程管理班。

  管理班的大屏幕上,集成了智慧巡河、空中巡查、壩岸監測、會(hui) 商指揮等內(nei) 容的惠金智慧黃河綜合信息監管平台,呈現著惠金河務局河道管理範圍的衛星地圖。隻見管理班第一班長吳少帥點擊右上角的智慧巡河模塊,選擇一鏡到底模式,沿岸所有監控設備隨之開啟,進入自動輪巡狀態,巡視的畫麵實時呈現在大屏幕上。

  “這些都是按我們(men) 之前人工徒步巡查行走的路線進行的巡視。相較於(yu) 人工徒步巡查,現在隻要幾分鍾時間就能完成幾公裏的巡視,非常便捷,也具有更高的時效性。”吳少帥說。

  看記者對此頗感興(xing) 趣,吳少帥演示起係統的更多功能:點進壩岸監測模塊,可以看到壩岸險情預警的數據。“根石牢固與(yu) 否關(guan) 係著壩體(ti) 安全,我們(men) 在根石重點部位掩埋了傳(chuan) 感器,一旦傳(chuan) 感器發生位移,設備會(hui) 根據位移的不同量級發出不同類型的警報。”吳少帥話音剛落,隻聽窗外傳(chuan) 來無人機的“嗡嗡”聲。再看大屏幕,原來進入了空中巡檢模式,大屏幕的畫麵也隨之切換為(wei) 無人機傳(chuan) 來的實時畫麵。

  “每台無人機都配有高倍率的攝像頭及高聲喊話器,以前我們(men) 巡查河道時,有些工程的特殊部位很難觀測到,現在無人機實現了快速無死角無障礙巡查。”吳少帥說,係統搭載的物聯網模塊等還可以對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等河湖“四亂(luan) ”行為(wei) 進行預警。

  類似這樣的智慧係統,記者在山東(dong) 采訪時再次見到。山東(dong) 曆城黃河河務局工管科工作人員李娟娟告訴記者,擔負轄區內(nei) 15.95公裏堤防和5處河道整治工程日常管理和防汛工作的華山管理段,實現了視頻會(hui) 商、視頻監控、無人機全覆蓋。“我們(men) 拓展了視頻監控功能,通過視頻監控和電子圍欄喊話功能,足不出戶就能觀察水尺讀數、進行安全警示。”李娟娟說。

  記者梳理黃河保護法發現,“明令禁止”條款有17處,“不得”行為(wei) 條款有10處,“嚴(yan) 格”控製、限製條款16處,還有剛性約束、強製性、紅線、底線、上線、準入清單、負麵清單、淘汰類目錄等條款,都是非常硬性的製度,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約束的“硬杠杠”,也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隨著黃河沿線數字孿生平台的投入使用,更智能高效的監管也將為(wei) 黃河保護法的實施提供更多保障。

  2.把千頭萬(wan) 緒的關(guan) 係理順,讓執法更加高效

  三月底,氣溫回升,黃河流域多地冬小麥迎來返青期。位於(yu) 山東(dong) 省聊城市東(dong) 阿縣的位山引黃閘閘門開啟,滔滔黃河水經導流明渠從(cong) 閘底奔湧而出,流向黃河下遊最大灌區位山灌區,滋潤著數百萬(wan) 畝(mu) 沃野良田。

  此時,300多公裏外的河南鄭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主樓一層的黃河水量調度中心,巨大電子屏幕主顯區上,綠色的黃河地形圖布滿密密麻麻的斷麵監測點,“幾”字的右上方,顯示著沿黃九省取退水口、流量、日均流量等信息。屏幕上方則滾動顯示著每月每個(ge) 省的分配耗水量。

  黃河一直“體(ti) 弱多病”,生態本底差,水資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嚴(yan) 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弱,沿黃各省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為(wei) 突出。黃河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必須堅持全流域一盤棋,妥善處理多元訴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突出流域,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管理、統一調度。黃河保護法以水為(wei) 核心(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水文化)、河為(wei) 紐帶(上中下遊、左右岸、河道內(nei) 外)、流域為(wei) 基礎(幹支流、省區間、行業(ye) 間),通過立法規範、約束、統籌、協調各方麵的關(guan) 係和對黃河保護治理產(chan) 生影響的各類行為(wei) ,有效增強了黃河保護治理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政策法規局二級巡視員歸帆介紹。

  記者了解到,黃河保護法的適用範圍不是自然流域79.5萬(wan) 平方千米的概念,而是根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擴大了適用範圍,體(ti) 現了黃河流域的資源、生態、社會(hui) 、文化屬性,超越傳(chuan) 統流域“水係空間”,涵蓋黃河幹流、支流和湖泊集水區域所涉及的9省72市439個(ge) 縣級行政區域共132萬(wan) 平方千米。同時,針對用水還擴充到流域外供水區的相關(guan) 縣級行政區域。

  “黃河保護法賦予沿黃各省區更多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節約用水和防洪救災等管理職能,實現流域治理權責統一,規定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職責82處,其中省級人民政府27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55處,省級人民政府有關(guan) 部門10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guan) 部門19處。”歸帆告訴記者,黃河保護法還強化了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在全流域防洪、監測、調度、監督等方麵的職能,實現對幹支流監管“一張網”全覆蓋;加強全流域生態環境執法能力建設,實現對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執法“一條線”全暢通。

  理順了千頭萬(wan) 緒的關(guan) 係,執法更有底氣也更高效。走進位於(yu) 山東(dong) 曆城河務局華山管理段區的曆城法院環境資源黃河法庭,莊嚴(yan) 的國徽、神聖的法槌、庭審專(zhuan) 用的桌椅和設備映入眼簾。“這裏是濟南首家黃河巡回法庭,法庭可以統一審理曆城黃河範圍內(nei) 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糾紛,近距離開展巡回審判。目前已審理五個(ge) 案件,通過以案示警,提升法治威懾力、執行力。”山東(dong) 曆城黃河河務局局長杜加雷說,黃河保護法明確了很多部門的職責,尤其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職責,讓更多部門參與(yu) 到黃河保護治理中,形成合力。

  談及黃河保護法實施帶來的變化,開封第一河務局搶險隊隊長張飛掏出隨身攜帶的黃河保護法“小紅本”,把有關(guan) 法律責任條款指給記者看:“黃河保護法讓各部門的職能更加明晰、協作更加順暢,對涉河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震懾更強,為(wei) 執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3.把千姿百態的文化弘揚好,讓守護更加自覺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號稱‘黃河奇觀’的壺口瀑布!”步入黃河博物館序廳,一幅巨大的壺口瀑布圖躍然眼前。“展館以華夏國脈——黃河巨龍的縮影為(wei) 主題,展現母親(qin) 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狀如巨刃的黃河劍齒象象牙化石、憨態可掬的鎮河神獸(shou) 、喊出奮進力量的黃河號子等展示,將黃河的曆史娓娓道來。

  “這塊石頭形象地體(ti) 現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雄渾氣勢,它像騰飛的巨龍,見證著治理黃河以來的歲歲安瀾。”在位於(yu) 黃河下遊著名險工開封黑崗口險工的黑崗口黃河法治文化廣場,開封第一河務局局長潘佳良告訴記者。不遠處的泡桐開得正盛,這棵“50多歲”、被人們(men) 親(qin) 切地稱為(wei) “福桐”的大樹見證了曾經的憂患之河向幸福河的轉變。“廣場深入挖掘開封黃河文化法治元素,將法治文化與(yu) 黃河文化、宋文化、開封特色文化相融合,高標準打造黃河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潘佳良說。

  在“九曲十八彎”最後一道彎所在地開封蘭(lan) 考東(dong) 壩頭,“黨(dang) 旗映紅幸福河”的紅色雕塑與(yu) 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遙相輝映。河邊步行棧道旁展示的丁扣平縫、席花子扣、牛舌粗排等黃河大堤常用的護坡砌築方式,講述著古人的治河智慧。

  卡口以上河段是“大肚子”,卡口以下河段是“窄腸子”,從(cong) 上遊奔騰而來的滔滔河水在卡口狹窄的河床內(nei) 翻騰怒吼,好似困住的蛟龍,不停衝(chong) 刷河床……在寬度約275米、黃河下遊河道最窄處東(dong) 阿艾山卡口,“黃河鯉魚跳卡口,艾山腳下鎖蛟龍”的場景就這樣生動地呈現在記者眼前。

  何為(wei) 水閘?節製閘、進水閘、分洪閘等有什麽(me) 區別?在山東(dong) 聊城位山引黃閘主題文化園,都可以找到答案。

  隻是沿黃河下遊行進一小段,源遠流長、積澱深厚的黃河文化便叫人應接不暇!九曲黃河,奔騰不息,孕育了古老而偉(wei) 大的中華文明,它不隻是地理上的河,更是文化的河、精神的河。一路走來,記者由衷感歎:對黃河的曆史文化了解越多,越心疼這條千年來哺育了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守護好它的心情也越發強烈!

  有別於(yu) 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專(zhuan) 章強調黃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明確要求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弘揚規劃,推動黃河文化體(ti) 係建設,組織開展黃河文化和治河曆史研究,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強黃河文化宣傳(chuan) ,提高黃河文化影響力。“黃河保護法的實施,奏響了新時代黃河文化保護和傳(chuan) 承的法治樂(le) 章。”潘佳良說。

  法治文化是黃河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黃河保護法的實施,各地普法宣傳(chuan) 也在加強。“要是大家都能遵法守法,自覺保護黃河,咱聊城黃河邊的環境肯定會(hui) 更好。”在東(dong) 阿黃河法治文化廣場,聊城黃河河務局水政與(yu) 河湖監督科幹部趙強的宣講吸引了不少群眾(zhong) 。曾作為(wei) 基層代表參與(yu) 黃河保護法立法起草工作的趙強,最近利用新媒體(ti) 平台推出普法欄目,向公眾(zhong) 宣傳(chuan) 黃河法治文化。記者在采訪中走過的各個(ge) 文化廣場,也無一例外地通過問答、漫畫等形式對黃河保護法進行宣傳(chuan) ,在潛移默化之中喚醒人們(men) 守護母親(qin) 河的意識和自覺。

  大河奔流,不舍晝夜。從(cong) 安瀾河到生態河,從(cong) 幸福河到文脈河,黃河保護法的施行,為(wei) 黃河煥新顏提供了不竭動能。關(guan) 於(yu) 黃河的這部詩篇、這首合唱,必將更精彩動人!

  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ei) 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dong) 9省區,幹流全長5464公裏,流域麵積79.5萬(wan) 平方公裏。

  黃河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哺育了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全國15%的耕地。

    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16億(yi) 噸,是長江的3倍,多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每立方米,含沙量和輸沙量均為(wei) 世界大江大河之最。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