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高效賦能千行百業
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指數顯示,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水平全麵提升,整體(ti) 呈現平台供給拉動需求、產(chan) 業(ye) 鏈下遊帶動上遊、沿海地區向內(nei) 陸輻射的發展趨勢,工業(ye) 互聯網賦能製造業(ye) 不斷轉型升級。
生產(chan) 效率持續提高
自動導向搬運小車傳(chuan) 送物料、有軌穿梭小車協助進行工序轉換……一個(ge) 5400平方米的生產(chan) 車間,隻需39名生產(chan) 人員。“通過浪潮雲(yun) 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賦能,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27%,產(chan) 品一次合格率提升了17%,車間綜合運營成本降低了17%。”山東(dong) 電工電氣集團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製造中心主任薛俊傑說。
據了解,化纖企業(ye) 桐昆集團應用聯想開發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後,在研發、生產(chan) 、物流、銷售等環節實現了數智化與(yu) 網絡化管理,新產(chan) 品研發周期縮短了53%,人均年產(chan) 值提高22%,產(chan) 品不良率降低44%,單位產(chan) 量能耗比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一級標準降低11.2%。
“工業(ye) 互聯網能實現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互聯互通,用數據驅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上的要素資源配置優(you) 化,實現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製、端對端高效率交付等,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賽迪智庫信息化與(yu) 軟件產(chan) 業(ye) 研究所工業(ye) 互聯網研究室主任宋穎昌表示,工業(ye) 互聯網正加快推動工業(ye) 經濟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全價(jia) 值鏈全麵連接,構建起全新的工業(ye) 製造和服務體(ti) 係,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和新型產(chan) 業(ye) 培育提供有力支撐,並呈現應用場景化、服務產(chan) 品化、推廣規模化等特征。
現階段,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呈現產(chan) 業(ye) 規模大、覆蓋範圍廣、行業(ye) 領域多、體(ti) 係結構全等特點。截至去年底,我國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8.6%、77%。具有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達到240個(ge) ,已全麵建成工業(ye) 互聯網的網絡、標識解析體(ti) 係。
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去年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發展指數較上年增長17.23%,連續4年保持15%以上增幅。
“指數增長顯示了工業(ye) 互聯網蓬勃的生命力。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看,輕工、紡織、電子、汽車等靠近終端的行業(ye) ,應用落地成效顯著。從(cong) 綠色發展看,節能減排、安全生產(chan) 等工業(ye) APP數量快速增長。”國家工業(ye) 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麗(li) 說。
李麗(li) 表示,截至今年2月底,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連接工業(ye) 設備超過8500萬(wan) 台套,加速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一體(ti) 化發展。從(cong) 2018年至今,工業(ye) APP從(cong) 大投入大項目,逐步轉向輕量級、易部署的“小而美”應用,快速提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能力水平。
工業(ye) 互聯網已從(cong) 製造業(ye) 向實體(ti) 經濟各領域延伸,廣泛應用在鋼鐵、機械、電力等40多個(ge)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提質增效、節本降耗作用凸顯。“其核心原因在於(yu) 平台能夠解決(jue) 這些領域傳(chuan) 統模式下處理流程長、管理方法粗、市場拓展難等共性痛點,對製造企業(ye) 具有較強吸引力。一旦部分企業(ye) 獲得可用好用的解決(jue) 方案,將快速推廣應用。”宋穎昌說。
總體(ti) 上看,我國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全麵開花”,但從(cong) 發展效果看,裝備製造、家電等行業(ye) 應用發展較快,而建材、冶金等行業(ye) 發展相對不夠深入。究其原因,趙剛認為(wei) ,裝備製造、家電等行業(ye) 市場化程度高,整機、零部件和原材料企業(ye) 間信息溝通多,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和互聯互通需求迫切,行業(ye) 龍頭企業(ye) 數字化基礎好,平台企業(ye) 投資意願強。而建材、冶金等行業(ye) 生產(chan) 工藝複雜,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自動化程度很高,安全性要求高,自動化設備國產(chan) 化程度低,相對來說,這些行業(ye) 的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就慢一些。
加快邁向產(chan) 業(ye) 鏈高端
當前,我國已基本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專(zhuan) 業(ye) 型的多層次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工業(ye) 互聯網全麵融入了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
工信部提出,將深化“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向工業(ye) 園區推廣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工業(ye) 互聯網市場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截至2022年底,我國工業(ye) 互聯網市場規模已突破萬(wan) 億(yi) 元。
我國工業(ye) 經濟規模大、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發展優(you) 勢突出,工業(ye) 互聯網將成為(wei) 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經過5年多的發展,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的網絡、標識解析、平台、安全等體(ti) 係已初具規模,為(wei) 工業(ye) 企業(ye) 的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有效服務工業(ye) 企業(ye) 尤其是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轉型,為(wei) 新型工業(ye) 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ye) 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智能化、高端化和生態化。趙剛認為(wei) ,隨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技術的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將逐步演變成智能工業(ye) 互聯網,“數據+算力+算法”將成為(wei) 新的智能生產(chan) 力。
同時,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仍麵臨(lin) 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工業(ye) 軟件、高級工業(ye) 分析算法等關(guan) 鍵環節受製於(yu) 人的局麵,離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全價(jia) 值鏈全麵連接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工業(ye) 互聯網將加快邁向產(chan) 業(ye) 鏈高端,並逐步實現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業(ye) 生態的互聯互通,全麵實現工業(ye) 數字化轉型。
趙剛認為(wei) ,要推進工業(ye) 互聯網與(yu) 工業(ye) 經濟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推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在各行業(ye) 的廣泛應用,發揮平台在互聯互通和資源整合中的作用;其次要深化數據開發利用,推進數據采集、計算和分析,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還要深化業(ye) 務應用,把行業(ye) 的業(ye) 務經驗和知識轉化為(wei) 平台能力,持續賦能中小企業(ye) 的業(ye) 務轉型與(yu) 發展。
“要從(cong) 夯實基礎設施、優(you) 化技術供給、深化融合應用、繁榮產(chan) 業(ye) 生態和強化安全保障等方麵發力。尤其是構建多層次、係統化平台體(ti) 係,培育壯大工業(ye) APP集群,積極引導中小企業(ye) 加快利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模式。”宋穎昌說。(記者黃 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